回覆列表
  • 1 # 佛龕0

    謝謝邀請,但老夫就是一介草民,所以不清楚富豪們是如何教育子女理財的。現實生活中唯一走的近的有錢人就是我的老闆了,身價大概幾個億。老闆有個兒子,在澳洲唸書,他們全家移民過去的,有一次,老闆帶著他兒子回來,叫公司各部門老大晚上聚聚。晚上吃飯的時候,菜上了,但是可能不太符合國情,我無意中聽到老闆在教他兒子加菜點酒。這也是我人生唯一一次聽到有錢人教自己孩子

  • 2 # 家族企業雜誌

    羅恩·韋納和妻子維姬擁有一家投資者關係公司,現在運營著一個面向女性借貸的非營利機構,他們長期堅持每年都對女兒進行財富繼承的教育。不過那是個緩慢的過程。

    威明頓信託銀行(Wilmington Trust)由杜邦(Du Pont)家族創建於20世紀初,現已被M&T銀行(M&T Bank)收購,該銀行進行的調查顯示,在57位受調者中,三分之二的人稱,他們“對討論財產繼承的細節感到不安”。所有受調者的資產淨值均超過2000萬美元。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說,已經將財產繼承的全部資訊告知繼承人——很顯然,那些沒有將這些資訊告知繼承人的人,擔心此舉會讓繼承人的職業倫理受損。

    他們的理由看起來並非沒有道理,至少,從表面來看如此。不過他們還擔心,財產繼承人過於年輕,無法掌控即將到來的財富——擔心孩子在等待那些不會消失的財富時就此決定“暫停”自己的生活。

    傑瑞德·戈斯(Jared Goss)的母親有杜邦家族的血統,他說,他從不記得家裡曾討論過財產繼承的問題。不過他還記得,在舊金山上小學的時候他就知道了家裡的財富規模。“在舊金山的時候,學校所有的孩子都去翻看《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我還記得,有人說出杜邦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時的情景。”他談道,“我記得當時我對之報以一笑,覺得我們不過是普通人而已。”戈斯先生談到,他的父母雖然沒說出財產的具體數額,不過告訴他,家裡會對他渴望的任何職業生涯提供足夠的財務支援。他照做了,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當了20年的館長。

    財富諮詢顧問認為,第一代富有家庭和財富代代相傳的家庭之間有根本性的差別。首先,財富代代相傳的家庭擁有金錢應該如何支出的制度;其次,這樣的家庭注重家族的期望代代傳承的共同歷史。雖然這些並不能替代坦率的交流,不過它們確實扮演著家庭財富管理支柱或指導原則的角色。

    把關於金錢的討論大大推遲,也就是等子女們四五十歲的時候,也有自身的問題。幫助大約70個家庭管理資產的WE家族辦公室(WE Family Offices)總經理和執行合夥人瑪麗亞·艾倫娜·拉格馬西諾談到,當父母保持緘默的時候,成年子女往往會自己刺探細節——這會讓父母感到煩惱。

    “在被告知他們將要得到的具體數額之前,成年子女確實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麼—或者得不到什麼。”拉格馬西諾談道。在那之前,成年子女會擔心父母會在哪些地方支出,或者擔心父母是否會切斷對自己的支援。

    在大通銀行(Chase Bank)初入職場的拉格馬西諾女士結識了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洛克菲勒家族很清楚自己有很多金錢,不過他們的家族對子女談的是投資和為社群的服務。”她談道。“他們將金錢放到家族的背景下來討論。”她說,洛克菲勒先生曾對她說:“我父母曾教育我金錢的價值,無論我是花掉、掙到還是給了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改掉拖延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