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常規運動
-
2 # 知我心理學
走在大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盯著手機微笑,但放下手機後有幾個人能開懷大笑呢?網路社交不僅僅在讓人們變的沮喪,它也在一步步摧毀我們現實之間的社交,使我們變得孤獨。於是孤獨和沮喪纏繞著我們,慢慢地進入惡性迴圈的怪圈。
-
3 # 容安心理psy
在看到這組資料的時候一個想法掠過腦海:這會不會是醫生過度診斷的結果?抑鬱症的自殺率很高,醫生會不會對症狀過於敏感,會傾向於給出抑鬱症的診斷以便“早期干預、治療”。但是,下面這組資料也令人瞠目結舌——過去十幾年間美國15-19歲青少年的自殺率,高亮提示請注意,這組資料統計的是自殺成功的人數,那些“自殘”、“自傷”、“隨便說說”、“死個試試”或是“成功挽救”的自殺人數都不被計算在內!
這組資料與第一組資料大相徑庭,男生自殺人數遠遠高於女生,那是因為男生通常對自己更狠一點,以開槍、跳樓、自縊這樣無法挽救的方式結束生命,而女生會用服藥、煤氣中毒這樣相對溫和溫和、有可能被及時搶救的方式離開人世。
如果您對資料敏感會發現,十幾年的時間裡,美國青少年自殺率幾乎增加了一倍之多。
容安沒有找到文獻闡述近十幾年來中國抑鬱症發病情況,雖然與美國國情不同,但抑鬱症發病增加應該是精神科醫生的直觀體感。
那麼這十幾年來發生了什麼呢?
1991年,中國有了第一個BBS站;
1999年,QQ火遍全國;
2007年,第一批智慧手機在中國量產;
2015年,新浪微博日活使用者量超過100000000
這確實是一個智慧手機獨霸天下,社交網路橫行於世的年代!
而這與抑鬱症有什麼關係呢?
一項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看電腦、手機的時間(螢幕時間)超過2個小時,“螢幕時間”與抑鬱症有正相關,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電腦、手機上的社交網路侵佔了人與人面對面溝通的時間。那些每天“螢幕時間”超過2小時的人如果能夠多參加社會活動,哪怕是對抗性的體育專案,抑鬱症風險就會降低。
為什麼女生抑鬱症患者增加比例遠遠高於男生呢?
因為女生更看重社交網路這個“江湖”。
沒錯,就是這樣的,男生女生天然不同,不僅僅是生理差異,更是心理差異!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 & Greg Lukianoff(2018)曾經指出:如果你想殺死很多美國男孩,你可以給他們每人發一把槍;如果你想殺死許多中國女孩,你可以給她們每人一部智慧手機(配上社交App效果更佳)。
使用社交網路的初心或許是用更加經濟、綠色、環保的方式與人建立聯結,而事實上,任何文字、圖片甚至是語音的溝通都無法取代面對面的真情實感的交流。
抑鬱症固然有其生理的甚至是基因的基礎,在預防與治療方面而我們能做的並不多,但至少可以不為抑鬱症發病創造環境。
此刻,或許你可以放下手機,抬起頭,對旁邊的同事或家人或寵物說一句”聊聊好嗎?”
回覆列表
如果人們常與好友見面,那麼會更加滿意現在的生活,對別人也更加信任,顯然,長期呆在社交網路上的使用者會對別人更加猜疑,
網路上歧視和仇恨的輿論在社交網路使用者的心裡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總之,社交網路能將使用者保持聯絡,但是對個人的影響是負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