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賽程安排規則:
NBA總共有30支球隊,分為東部聯盟,西部聯盟,各15支球隊。每個聯盟各有3個賽區,每個賽區5支球隊。
82場常規賽的安排情況:
1、和不同聯盟的球隊打2場比賽,主客場各1場(總計30場)。
2、和同賽區的球隊打4場,各2個主場(總計16場)。
3、和同聯盟不同賽區的4支球隊打3場(總計12)6支球隊打4場(合計24場)。
這其中打3場的球隊是與這支球隊上賽季戰績相差較大的,而且球隊距離較遠,由電腦編排的。故一支球隊總計打82場常規賽。
一個賽季每支球隊在自己的主場至少與其它29支球隊進行一次交鋒,NBA是北美頂級職業運動唯一一個所有球隊在常規賽全部碰面的聯盟。常規賽的賽程比較緊湊,球隊在每個星期有三到四場比賽,而且每個賽季都有不同程度的“背靠背作賽”、連續客場作賽等難度賽程。
排名規則
球隊常規賽排名按勝率從高到底依次排列,當有球隊戰績相同時需要分別考慮情況,
第一種情況:當兩隊勝場差相同時,依次按以下依據排出先後:
1、相互之間戰績好的居前。
2、分割槽冠軍居前。
3、在分割槽中勝率高的居前(僅當兩隊同屬一分割槽時適用)。
4、在各自所屬聯盟中勝率高的居前。
5、與所屬聯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6、與另一個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7、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8、抽籤決定。
第二種情況:當三隊以上勝場差相同時,依次按以下依據排出先後:
1、分割槽冠軍居前。
2、所涉及球隊相互之間戰績好的居前。
3、在各自所屬聯盟中勝率高的居前。
4、與所屬聯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5、與另一個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7、抽籤決定。
三項新規則:
從2006~2007賽季開始,在NBA常規賽季中同一聯盟裡成績最好的兩個隊將不必擔心會在季後賽過早遭遇。這是NBA董事會2006年8月2日修改的3項規則之一。另外兩項是,增加季後賽各參賽隊的球員名和縮短暫停時間。
在前兩個賽季中,東、西聯盟中凡獲常規賽季賽區第一名的隊,全部以種子身份進入季後賽,結果就出現了上賽季同在西南賽區的馬刺和小牛這兩支西部成績最好的隊,在季後賽半決賽中就過早相遇的情形。
而從下賽季開始,季後賽東、西兩聯盟的各4個種子隊,即常規賽季各賽區第一名和一個成績最好的第二名,將按照成績排列其種子順序。這樣做顯然可以避免類似上賽季馬刺和小牛早在聯盟決賽前就遭遇的不合理情形。
季後賽各隊的球員名單將從原來的13位增加到15位。不過,每場比賽可以上場的球員仍然是12位。這個變化使球隊在季後賽使用球員的空間,將比在常規賽中更大、更靈活。
關於暫停的規則變化是,無論常規或加時賽期間,任何隊如果在比賽終場前的最後2分鐘仍有2個60秒鐘的暫停,則其中1次暫停時間從60秒縮短為20秒。此外,任何隊在加時賽中將擁有2次60秒、1次20秒暫停,而不是過去那種3次暫停時間都是60秒。
nba賽程安排規則:
NBA總共有30支球隊,分為東部聯盟,西部聯盟,各15支球隊。每個聯盟各有3個賽區,每個賽區5支球隊。
82場常規賽的安排情況:
1、和不同聯盟的球隊打2場比賽,主客場各1場(總計30場)。
2、和同賽區的球隊打4場,各2個主場(總計16場)。
3、和同聯盟不同賽區的4支球隊打3場(總計12)6支球隊打4場(合計24場)。
這其中打3場的球隊是與這支球隊上賽季戰績相差較大的,而且球隊距離較遠,由電腦編排的。故一支球隊總計打82場常規賽。
一個賽季每支球隊在自己的主場至少與其它29支球隊進行一次交鋒,NBA是北美頂級職業運動唯一一個所有球隊在常規賽全部碰面的聯盟。常規賽的賽程比較緊湊,球隊在每個星期有三到四場比賽,而且每個賽季都有不同程度的“背靠背作賽”、連續客場作賽等難度賽程。
排名規則
球隊常規賽排名按勝率從高到底依次排列,當有球隊戰績相同時需要分別考慮情況,
第一種情況:當兩隊勝場差相同時,依次按以下依據排出先後:
1、相互之間戰績好的居前。
2、分割槽冠軍居前。
3、在分割槽中勝率高的居前(僅當兩隊同屬一分割槽時適用)。
4、在各自所屬聯盟中勝率高的居前。
5、與所屬聯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6、與另一個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7、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8、抽籤決定。
第二種情況:當三隊以上勝場差相同時,依次按以下依據排出先後:
1、分割槽冠軍居前。
2、所涉及球隊相互之間戰績好的居前。
3、在分割槽中勝率高的居前(僅當兩隊同屬一分割槽時適用)。
3、在各自所屬聯盟中勝率高的居前。
4、與所屬聯盟的其他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5、與另一個聯盟的前八名球隊交手勝率高的居前。
6、得失分差高的居前。
7、抽籤決定。
三項新規則:
從2006~2007賽季開始,在NBA常規賽季中同一聯盟裡成績最好的兩個隊將不必擔心會在季後賽過早遭遇。這是NBA董事會2006年8月2日修改的3項規則之一。另外兩項是,增加季後賽各參賽隊的球員名和縮短暫停時間。
在前兩個賽季中,東、西聯盟中凡獲常規賽季賽區第一名的隊,全部以種子身份進入季後賽,結果就出現了上賽季同在西南賽區的馬刺和小牛這兩支西部成績最好的隊,在季後賽半決賽中就過早相遇的情形。
而從下賽季開始,季後賽東、西兩聯盟的各4個種子隊,即常規賽季各賽區第一名和一個成績最好的第二名,將按照成績排列其種子順序。這樣做顯然可以避免類似上賽季馬刺和小牛早在聯盟決賽前就遭遇的不合理情形。
季後賽各隊的球員名單將從原來的13位增加到15位。不過,每場比賽可以上場的球員仍然是12位。這個變化使球隊在季後賽使用球員的空間,將比在常規賽中更大、更靈活。
關於暫停的規則變化是,無論常規或加時賽期間,任何隊如果在比賽終場前的最後2分鐘仍有2個60秒鐘的暫停,則其中1次暫停時間從60秒縮短為20秒。此外,任何隊在加時賽中將擁有2次60秒、1次20秒暫停,而不是過去那種3次暫停時間都是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