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知道寶寶一般在什麼時候可以新增輔食:
國外建議是4個月以上,國內建議是6個月左右。不要問我為啥有差異,每個國家建議都是根據本國寶寶的身體情況來規定的,供參考就可以了。有些寶寶可能會早一些,會有一些明顯的對輔食感興趣的症狀:比如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不再有挺舌頭的現象等。
一般建議輔食新增從米粉開始。為啥是米粉呢,因為米粉屬於澱粉類食物,比較好消化,對大多數寶寶是不容易過敏的。
但是對於寶寶的情況,建議可以選擇水解過的米粉。為啥要水解的,因為很多月齡小、腸胃差的寶寶對於米粉的蛋白分子是吸收不了的。水解工藝就是將蛋白分子從大分子變成小分子,更適合寶寶吸收。說白了,如果你家娃吸收不了大蛋白分子,吃了米粉也是白搭。因為營養沒吸收嘛。國內銷售的水解過的米粉有2個:一個是嘉寶,一個是瑞氏麥。前者是中國產,後者是進口。這兩個都可以參考下。
選米粉的本質是家長想給寶寶新增輔食。很多消費者對於怎麼選米粉會有困惑,因為不知道有啥標準。其實很簡單,首先記住3個原則:從細膩到粗糙、從少量到多量、從單一到多種。
從細膩粗糙:剛開始新增米粉,一定要細膩,衝出來是糊狀的,寶寶接受度會更高,消化起來也更容易。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初段米粉都很細膩,這個沒啥好比較的。但是,各位家長需要注意,剛開始可以給寶寶吃細膩的流食,但是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需要有意識地喂一些粗糙的食物給寶寶。這樣會鍛鍊他的咀嚼、吞嚥、消化的能力。
從少量到多量:這個就需要家長來控制了,跟吃啥品牌沒關係。給寶寶新增輔食,剛開始,肯定有抗拒行為的,不要因為這樣就覺得娃不愛吃,就放棄。不要急,慢慢來,一點一點喂。適應了,再逐漸加大一些量,慢慢地寶寶就願意吃了。
從單一到多種:這個跟品牌有關係,但是跟家長關係更大。很多家長給娃吃米粉,總是吃一種。這是不對的。為啥捏?因為大多數家長給娃吃的米粉都是初段米粉,就是很細膩的那種。後面就懶得換了。這種做法是要不得的,因為寶寶大一點,需要新增不同種類的食物。
目前符合這個新增規則,並且根據寶寶月齡分段的米粉品牌,還是嘉寶和瑞氏麥。其他的米粉大多不分段,只有單一的配方,只不過有不同的口味(穀物)而已。
順帶講一下米粉的品質選擇的技巧。好的米粉需要符合輔食新增原則,同時在品質上要過關。這個品質上過關,從質量把關上,整體來講,進口優於中國產。原因很簡單,正規進口每一批產品都需要都檢疫證和報關單,達標產品才能進入中國。中國產的米粉能不能做到每批產品檢驗,很難說。
儘量選擇有機的米粉。有機認證的米粉,從食材原料到加工都是有機的,從源頭就避免了化肥、農藥殘留等汙染。而且有機的產品一般都是非轉基因的。
最後留意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鈉一定要低,最好低於3mg每100g。最好不要新增糖。鈣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要有,因為這些微量元素是寶寶生長髮育必須的,如果是嬰幼兒食品,是必須要新增的。至於有些商家講什麼很多種不同的維生素、煙酸之類,可有可無。為啥,這些營養素不是屬於必須強制新增,一般食品都會自帶,寫出來,無非讓消費者覺得好看。
主要的,基本上就這些吧。
首先,需要知道寶寶一般在什麼時候可以新增輔食:
國外建議是4個月以上,國內建議是6個月左右。不要問我為啥有差異,每個國家建議都是根據本國寶寶的身體情況來規定的,供參考就可以了。有些寶寶可能會早一些,會有一些明顯的對輔食感興趣的症狀:比如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不再有挺舌頭的現象等。
一般建議輔食新增從米粉開始。為啥是米粉呢,因為米粉屬於澱粉類食物,比較好消化,對大多數寶寶是不容易過敏的。
但是對於寶寶的情況,建議可以選擇水解過的米粉。為啥要水解的,因為很多月齡小、腸胃差的寶寶對於米粉的蛋白分子是吸收不了的。水解工藝就是將蛋白分子從大分子變成小分子,更適合寶寶吸收。說白了,如果你家娃吸收不了大蛋白分子,吃了米粉也是白搭。因為營養沒吸收嘛。國內銷售的水解過的米粉有2個:一個是嘉寶,一個是瑞氏麥。前者是中國產,後者是進口。這兩個都可以參考下。
選米粉的本質是家長想給寶寶新增輔食。很多消費者對於怎麼選米粉會有困惑,因為不知道有啥標準。其實很簡單,首先記住3個原則:從細膩到粗糙、從少量到多量、從單一到多種。
從細膩粗糙:剛開始新增米粉,一定要細膩,衝出來是糊狀的,寶寶接受度會更高,消化起來也更容易。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初段米粉都很細膩,這個沒啥好比較的。但是,各位家長需要注意,剛開始可以給寶寶吃細膩的流食,但是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需要有意識地喂一些粗糙的食物給寶寶。這樣會鍛鍊他的咀嚼、吞嚥、消化的能力。
從少量到多量:這個就需要家長來控制了,跟吃啥品牌沒關係。給寶寶新增輔食,剛開始,肯定有抗拒行為的,不要因為這樣就覺得娃不愛吃,就放棄。不要急,慢慢來,一點一點喂。適應了,再逐漸加大一些量,慢慢地寶寶就願意吃了。
從單一到多種:這個跟品牌有關係,但是跟家長關係更大。很多家長給娃吃米粉,總是吃一種。這是不對的。為啥捏?因為大多數家長給娃吃的米粉都是初段米粉,就是很細膩的那種。後面就懶得換了。這種做法是要不得的,因為寶寶大一點,需要新增不同種類的食物。
目前符合這個新增規則,並且根據寶寶月齡分段的米粉品牌,還是嘉寶和瑞氏麥。其他的米粉大多不分段,只有單一的配方,只不過有不同的口味(穀物)而已。
順帶講一下米粉的品質選擇的技巧。好的米粉需要符合輔食新增原則,同時在品質上要過關。這個品質上過關,從質量把關上,整體來講,進口優於中國產。原因很簡單,正規進口每一批產品都需要都檢疫證和報關單,達標產品才能進入中國。中國產的米粉能不能做到每批產品檢驗,很難說。
儘量選擇有機的米粉。有機認證的米粉,從食材原料到加工都是有機的,從源頭就避免了化肥、農藥殘留等汙染。而且有機的產品一般都是非轉基因的。
最後留意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鈉一定要低,最好低於3mg每100g。最好不要新增糖。鈣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要有,因為這些微量元素是寶寶生長髮育必須的,如果是嬰幼兒食品,是必須要新增的。至於有些商家講什麼很多種不同的維生素、煙酸之類,可有可無。為啥,這些營養素不是屬於必須強制新增,一般食品都會自帶,寫出來,無非讓消費者覺得好看。
主要的,基本上就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