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03104704128

      高陽——居古高河之陽故此得名!  魏家佐,明成化年間魏由中從山左(即山東)遷來建村,故名.原屬裡縣,民國29年入屬高陽  高陽縣傳為顓頊故都,八才舊裡.商代即有人群聚落.漢高祖六年始置高陽縣.明洪武年間由舊城遷豐家村至今.此前的高陽,其時是舊城,這也是舊城的來歷.  南關其實包括黃莊,李家莊,中華民國時併入高陽.  北蔡口,因位於蔡家口北稱北蔡家口,後簡北蔡口.蔡家口亦改南蔡口.明(1404~1412)王,常二姓由山西,劉,高二姓由本縣劉莊(今無)遷來建村.  於八,宋初陳姓建村於魚壩口之北稱北魚壩口,後簡北於八口,後簡北於八.相傳此地西分唐河之水形成壩口,稱魚壩口.張,王建村之南稱南於八.  趙堡店,宋末當地豪強志士為抵抗外族侵攪,建堡自衛,因打趙王棋號,名趙王堡。明永樂年間設官道於村北,民沿道設店無數,故名。之前,亦稱北趙堡。又一說,此為古水域,名趙堡澱,後乾涸。明,山西遷來定居,稱趙堡店。  尖窩,宋代甄姓在此建村,以熬鹽為生,稱村為煎鹽窩。清簡稱煎窩。1958年改尖窩  邊渡口,好像因為在縣邊上,有渡口而名。  趙堡店,宋末當地豪強志士為抵抗外族侵攪,建堡自衛,因打趙王棋號,名趙王堡。  明永樂年間設官道於村北,民沿道設店無數,故名。之前,亦稱北趙堡,此為古水域,名趙堡澱,後乾涸。明,山西遷來定居,稱趙堡店。  北沙,因南有大片沙地,風吹沙起,不見天日,殺氣凜凜(笑談) 故名  團丁,相傳此處為水泊,姓馬的 姓桑的走到這 船擱淺走不了了 定居 民俗稱船丁 後叫團丁 ,又一說 該村形狀像船 叫船丁後叫團丁  岳家佐,因為嶽姓建村而名,不是岳飛.後衰落.楊家務有人搬來定居,但仍叫岳家佐.所以,該村於楊家務有千絲干係.  蘇果莊,於1404年蘇姓建村,村人以"哥"互稱(有點怪怪的),故名蘇哥莊,後演變成蘇果莊.  趙官佐.此地原屬官田,叫官屯.運河,(指趙王河,不是京杭運河,)貫川此地,改稱趙貫屯.明建文年間,王氏定居,朝廷有人,挺牛,不納糧還佐收稅,又改趙貫佐,後再改趙官佐.  古有安洲八景之說,指:雲錦春遊,齊雲遠眺,石臼停舟,白洋垂釣,柳絮飛灘,蒲口落花,板橋曉月,易水秋歌,八景.其中,蒲口落花就是蒲口村,因靠近蒲水渡口,固名  莘橋,傳為唐代司馬殷嶠建,也可能是他後代,叫殷嶠,後諧音新橋.清改為莘橋.老有歷史的一個村啊  光緒年間,東趙堡村民離村另建,稱趙堡新莊,後改為趙堡辛莊  南圈頭,元代始有人居住.山西移民於明代遷來擴建,因居馬家河南橋頭,名南橋頭,後改南圈頭.  趙通,北魏時已有人居住。趙王河流經此地,起名趙通。  季朗,為宋兵寄存糧餉之地,故稱寄糧莊。後改季朗  布里,原屬趙王堡(即趙堡店)管轄,後漸成村,稱堡裡,後改布里。曾分南,北布里。其中,北布里亦叫安瀾村(很美的名字),有座安瀾橋的,布里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地方,布里人有理由自豪。在中國革命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蔡和森,在這裡工作一年多,毛澤東也相當重視。原於李石曾,段子均建立的留法學校。這也是我們的驕傲。  於堤,唐朝吧,韓氏由陝西去不定哪(慚愧,記不得了),途徑本縣,定居,因有愚堤,故名愚堤村。  高陽本屬九河下潲,十年倒有九年澇的,經常修葺水利。康熙年間,直隸巡撫于成龍督修愚堤,就改為於堤,村名亦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含元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