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頗具距離接觸

      元朝疆域特點概括:空前廣大,橫跨亞洲.   元朝疆域面積廣大,比前蘇聯的面積還要大,橫跨歐亞兩個大洲,而且是空前的,也有可能絕後。  元朝疆域空前遼闊。從今天的地理情況來看,自東部沿海到西部今新疆地區,從南部的南海地區到北面的西伯利亞大部,從西南的西藏、雲南到東北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統一政權範圍之內。  《元史·地理志》記載:“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唐朝時期邊疆地區的羈縻州縣,在元朝幾乎都同於內地,以往由少數民族政權統治的地區,也正式劃入了元朝的版圖。  疆域範圍:  元朝的前身為蒙古汗國,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成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貝加爾湖一帶)。經由成吉思汗等蒙古諸汗的經營,以及三次西征之後,蒙古汗國東達日本海與高麗、北達貝加爾湖、南到安南、西達東歐、黑海與伊拉克地區。成吉思汗時期分疆裂土給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東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大多分封於塞北東部與東北地區,從屬性很高,西道諸王是鐵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長子朮赤於鹹海、裡海以北的欽察草原,後由拔都成立欽察汗國;封次子察合臺於錫爾河以北的西遼舊地,史稱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分封於乃蠻舊地,後由海都建立窩闊臺汗國;蒙古本部由幼子拖雷獲得,後由蒙古大汗直轄。至於又稱漢地的華北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區、伊朗地區與吐蕃由蒙古大汗直轄。  1279年元世祖滅亡南宋一統中國,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記載,今漢地、東北(包括外東北和庫頁島)、新疆、西藏、內蒙古、外蒙古、澎湖,濟州島及南海等皆在蒙元統治範圍之內。自滅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與爪哇等國有所衝突,然而疆域大體趨於穩定。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與察合臺汗國瓜分窩闊臺汗國,元朝取得窩闊臺汗國的漠西領土,國土面積達1400萬平方公里。  蒙元統一後的疆域是:東起日本海,西至天山,北包貝加爾湖,南抵南海,東南包括今南海諸島與澎湖群島,西南包括今青藏高原和緬甸北部,西北至準噶爾盆地及額爾齊斯河,東北達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鄂霍次克海,全國劃分為由中書省所直接管轄的首都附近的腹裡地區(即河北、山東、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區)、由宣政院(初名總制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今西藏自治區及青海、四川西部地區,以及10個行中書省,分別為嶺北、遼陽、甘肅、陝西、河南江北、湖廣、四川、雲南、江浙、江西行省。  藩屬國  元朝的藩屬國有高麗、緬甸、安南、占城及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國。北有漠北諸部、南有南洋諸國、西有四大汗國。其中有兩個直屬的藩屬國,即高麗王朝與緬甸蒲甘王朝,分別建立徵東行省與緬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窩闊臺汗國的海都意圖奪回汗位而聯合欽察汗國與察合臺汗國反元,史稱海都之亂。直到1304年元成宗時期,元廷與這三大汗國達成和議,並與伊兒汗國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成為元朝的藩屬國,而元朝設立的行政機構(如行中書省和宣政院)也未包括這些領土。而且元成宗並賜伊兒汗國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等漢文印璽,實質上也承認其獨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臺汗國先後攻滅窩闊臺汗國,於元文宗年間編纂《經世大典》時,將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與伊兒汗國作為元朝的藩屬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表機成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