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松說電影

    變形計到底拯救了誰?

    自芒果TV創《變形計》這檔節目以來,收視率一直可觀,節目也越做越"精彩"。然而,節目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已經是《變形計》第十六季了,這檔節目為什麼會這麼火?一連出了這麼多季。反觀之前幾期節目,比較後發現,節目越來越注重給觀眾帶來娛樂效果,為了達到效果而故意炒作,終極目的不過是為了賺收視率。節目的套路其實很容易看穿,搜尋《變形計》,出來的永遠都是那些備受關注的城市孩子,他們憑藉清秀的面容,良好的家世,以及節目開始對他們壞孩子的描述到最後發現他們內心的善良,輕易的獲得了一大批粉絲的推崇。

    然而,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如果有一個人每天打你,有一天他不打你了,你會感激他;如果有一個人每天給你一顆糖,有一天他沒給你糖,你會恨他。於是,在觀眾眼裡,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城市孩子性格惡劣,所以即使他們之前做了再多壞事,只要有一件事表現出了內心的善良或者孝順,我們就會包容他,從而覺得,他只是個孩子,本心還是是好的,壞不到哪兒去。作為觀眾,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僅憑這短短七天裡城市孩子的微改變,以及即將離別時他們的感動、悔恨,從而斷定他們本性不壞,期待他們與父母的和解團圓,並因此而深感滿足。這正是中國觀眾最常見的心理,《變形計》很好地抓住了這一點。

    參加變形計之後,這些孩子的生活有了什麼變化呢?我想,這是所有觀眾最關注的問題。我們總會習慣性地把節目的結局當作故事的結局,城市孩子幡然醒悟,從此改好;農村孩子開闊眼界,更加勤奮努力。多麼美好的結局,完全符合華人口味的完美結局。但故事並不是就此結束啊,這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對於城市孩子來說,這短則七天長則一個月的變形生活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兩個字——體驗。就是他去體會一下別人的生活,感受一下別人生活的貧窮不易,從中獲得收穫。但最後,他們終究是要回歸到自己的生活,貧窮苦難於他們而言不過是一次農村遊,於其它農村孩子而言,有可能就是一生。於是,變形過程中的感動可能就和看一次電影,旅一次遊,看一次《感動中國》的效果差不多,頭一天熱淚盈眶,第二天就拋之腦後。當然,我不願這麼偏激的懷疑變形的效果,我更期待的是,這種好的效果不僅體現在節目當中,更多的體現在他們對人生未來道路的規劃上。

    透過網路上這些孩子曝光的生活現狀來說,《變形計》於他們而言與其說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倒不如說是一次對“夢想”的探索,對於紅,做明星藝人的渴望。另一方面,在眾人的焦點都聚焦在光鮮亮麗的城市孩子身上時,那些農村孩子現在怎麼樣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人們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見識過了繁華,富裕,你還耐得住貧窮,艱辛嗎?更別說農村家長和城裡家長的教育方式了。我們都知道城裡的家長由於長期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陪孩子,所以願意在金錢方面去彌補孩子。這一點,在農村孩子剛剛進入城市時,城市父母大方的給了幾千塊零花錢這裡就很好的體現了。然而,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沒有問題嗎?對於年級幼小、純粹善良、見識短缺的農村孩子而言,這樣的行為對他們建立三觀,認識世界一定有著極大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是好是壞,誰也說不準。

    最後,拋卻浮華,那些參與變形的孩子都是未成年人,他們或善良,或暴躁,都是單純的孩子。我們更要思考的是當前社會,城市與農村強烈的貧富分化下,每一個人如何獲得自己的人生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務派遣制度的確立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