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尼古拉斯憶心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過兩次親王與中央王朝的大規模對抗:一次是漢朝七王之亂,另一次則是西晉的八王之亂。

    這兩次直接導致了全國大戰。 因此,後世千年朝廷都不對藩王權力大規模節制。 二者雖然同為藩王作亂,但結局卻完全不一樣。 七王之亂被很快平定,而八王之亂則是直接導致西晉亡國。 這是為何呢?

    七王皆死。 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因此,七王之亂反而沒有使大漢亡國,反而使得大漢更深一步的加強了集權。 再來看看八王之亂。

    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 由此看來二者差距如此之大,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因便是領導者不一樣,七王之亂是在漢景帝時期,而漢景帝此人十分冷血和強硬,因為本身就是晁錯積極幫他削藩,但是他卻為了讓七王出師無名,竟然腰斬晁錯,並斬其全家。

    再者就是,七國進攻中央王朝時,被漢景帝親弟弟樑王劉武頑強抵抗,吳楚聯軍併力攻城,攻下樑國南面的棘壁。 樑王劉武向朝廷告急,而漢景帝居然用樑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如此一來就讓自己的親弟弟陷入險境。 可見其人夠陰夠狠。 而八王之亂的時候,領導可就不一樣了。 八王之亂,最先之所以爆發,表面是因為賈南風禍亂朝廷,藩王們不滿。

  • 2 # 一貳一橙

    同樣是藩王內部的鬥爭,漢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的後果可比西晉八王之亂要好得多,七國之亂後,漢朝依舊迎來了漢武盛世,對北方一直蠢蠢欲動的匈奴給予了致命打擊,締造了一個盛漢傳說。

    可是八王之亂後,緊接著的卻是五胡接連南下,十六國並立,晉朝衣冠南渡,整個北方地區陷入一片戰火之中,直到隋朝一統南北才得以終結這持續了近四百年的亂世,為什麼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情況?或許我們可以從當時的社會環境得到答案。

    漢朝和晉朝在經過戰亂後的結局不同,其持續時間是一個關鍵

    劉邦建立西漢後,實行了郡縣和分封並舉的兩種制度,在除了了七大異姓諸侯王后,劉邦並沒有選擇秦始皇那樣全面推行郡縣制,畢竟秦朝之亡就在眼前,雖然和郡縣制沒什麼關係,可能規避的還是規避的好一些,所以劉邦繼續大肆分封九大同姓諸侯王,都是劉邦的親戚:

    以海內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而亡藩輔,故大封同姓,以鎮天下。

    同樣的晉朝也是一樣,司馬炎有感於曹魏沒立藩王,還不斷地壓制他們的發展空間,導致最後司馬專權的時候,無一個曹氏宗親能夠出來撥亂的緣故,於是在繼位之處就大封諸王,用以作為晉朝的屏障:

    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錫之山川,誓以帶礪。

    可不論是劉邦還是司馬炎,在面對分封的問題上,也難保剎不住車,造成“分封太濫”的結果:

    劉邦所分的諸王,早期實力並不算強大,像地盤最大的齊王劉肥,其屬國齊國坐擁七十餘城,為諸侯之冠,但齊國的實際權力,卻是掌握在中央所委派的國相曹參手中;晉朝也是一樣的,為了限制藩王的許可權,實力最大的諸侯手裡可動用軍隊不過五千,而且把諸侯分封全部打散,僅司馬炎統一之初,就一口氣封了二十七個諸侯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諸侯向中央發難的可行性;可是當時的漢庭百廢待興,於是開始實行“無為而治”的黃老政策,對地方諸侯王的發展不加干涉,如此一來勢必導致諸侯王的坐大,而在晉朝,司馬炎晚年昏庸貪色,對地方藩王也採取了不管不顧的方針,任憑他們和士族聯姻,擴充軍隊等。

    到最後,漢景帝因削藩緣故,晉庭因賈南風乾政緣故,各自發生了動搖國本的叛亂,但不同的是:吳楚七國之亂僅僅維持了三個月就覆滅了,漢朝國本雖動,但還不至於傷筋動骨,後續還能繼續發展。

    可晉朝八王之亂卻足足維持了十六年,整個晉朝都陷入了戰火之中,農業荒廢、經濟破壞,戰亂已經使得整個晉朝傷到了根本,等到戰火終於平息了,晉庭對各地的控制力早已大幅度減弱,不說要對付北方的匈奴,光是平定四川的李雄等流民勢力,晉庭都已經應接不暇了。

    雖然都是諸王叛亂,可七國之亂是有其必然性的,而八王之亂卻是突發性,這造成了朝廷對平亂的應對不一樣

    對其七國之亂的爆發,其實早在劉邦時期就預見到了,劉邦就曾經在和首惡吳王劉濞的交談中,要他好好地守住東南,以防備楚國後代勢力的死灰復燃,為國效力,不要造反。

    當時的劉濞是“濞頓首曰:‘不敢。’”,而到了呂后當政時期,鑑於藩王勢力過強,於是就開始收攏諸侯的權力了。

    呂后是以外戚干政的,所以她最怕的就是這些劉氏子孫起來反對,於是在諸侯王中,呂后挑選了勢力最強、地盤最大,但同時性格也相對比較軟弱的齊王劉肥動刀,在漢惠帝元年就從劉肥的四郡之地中割除城陽郡,賜予親生女兒魯元公主,縮減了劉肥的力量,之後呂后干政,再割濟南郡和琅琊郡給呂家和劉家;到了漢文帝繼位時,群臣大殺諸呂,其中又以齊王肥之子劉襄和劉章出力較多,於是將齊國一分為三:齊國、濟北國和城陽國。之後繼續不斷分割,終漢文帝一朝二十四年,原本擁有四郡七十三城的齊國,被分割為七部:齊國、膠東國、膠西國、城陽國、濟北國、濟南國、菑川國,原本佔有東海魚鹽之便,賦稅佔漢帝國三分之一的舊齊之地,此時的力量已經大為減弱了;在吳楚七國之亂的三個月時間裡,齊國內部也發生了一場“七國之亂”:齊王劉將閭不願從叛,於是佔據臨淄自守,這樣一來讓其他和吳王串聯的六王深感不安,有膠西王劉昂進攻齊王,有濟北王劉志堅守國都不出兵,抵制吳楚等。齊國陷入了內戰,也使得這個強大的諸侯國無法進入中原戰場,給了朝廷平亂的絕佳時機。

    正如賈誼的《治安策》所言,吳楚之亂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所謂“疏者必危,親者必亂”,這一切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所以漢朝自漢文帝以來,就一直都在嚴防這一危害的發生:鎮壓濟北王劉興居的叛亂、剝奪淮南王劉長的封國、以及前面所說的分七齊國,都是漢文帝的削藩手段。

    而到了漢景帝之時,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成為勢力最強的諸侯王,於是漢景帝又繼續削藩:奪了劉戊的東海郡、削去劉遂的河間郡、減去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到後面要動吳王劉濞的時候,卻引起了他的反撲,並聯繫了其他因封地被削而心生不滿的六大諸侯王一起,組成七國之亂。

    雖然這叛亂聲勢浩大,也出乎漢景帝的預料範圍,可這卻是在漢庭的心裡承受範圍之內的,所以在叛亂開始之後不久,朝廷就選好了平叛的人選:太尉周亞夫率主力抵抗吳楚軍隊,曲周侯酈寄主攻趙國,並防備趙國背後的匈奴南下,欒布協助齊王劉將閭平定齊國內亂,得勝後再取道南下,包抄吳楚的後路,加上樑王劉武的奮戰,七國之亂很快就被平定了下來。

    至於平定之後的國家道路要如何走下去呢?其實也沒什麼好糾結的,削藩是勢在必行的,七國之亂與其說是地方反抗中央的叛亂,倒不如說是漢帝在削藩途中所發生的一件插曲,只是這插曲影響規模更大、所浪費的資本也更多而已,而這些絲毫影響不了漢帝們繼續削藩、加強中央實力的既定政策。

    於是除楚國保持封地外,其餘六國土地全部收回中央,而其他的藩王們,經過了這場戰亂後,勢力也有所減弱,於是順理成章的,中央一改之前強枝弱乾的局面,對地方諸侯形成了戰略優勢,漢朝也在這中央集權的優勢下,迎來了被後世們歌功頌德的漢武盛世。

    自從秦始皇確立“朕即天下”之後,皇帝就成了世上最莊嚴不可侵犯的吉祥物,不論是八王還是七國,在他們起兵反抗之時,無一例外地都是打著“清君側”的藉口去的,七國清的是晁錯,而八王清的是賈南風,可是不同於漢朝,晉朝的帝王司馬衷實際上還只是一個生於深宮之中的無知皇帝,他自身並沒有能力可以控制住八王。

    那些有能力控制住諸侯王的:楊駿、司馬瑋、賈南風等人都已經先後死去,而在平賈之亂後奪取勝利果實的趙王司馬倫,又是一個志大才疏的人物,居然逼迫晉惠帝司馬衷禪讓,自己做了皇帝。

    要知道,論關係,司馬倫不過是司馬懿的九子,和司馬衷的關係差了八竿子遠,這樣一個人都能做皇帝,無疑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各地諸侯都是磨拳擦掌的,要來做這“和尚摸得,我也摸得”的勾當了。

    八王之亂持續了十六年,除去賈南風執政的那八年之外,餘下的八年都是在打仗,平均下來:八王分別執掌了一年的朝綱,可以說晉朝的八次可以安穩下來的機會,就這樣被八個諸侯白白錯過了。

    等到諸侯都死得差不多了,東海王司馬越成了最後贏家,本來可以在政治上大展拳腳的司馬越,卻發現整個國家都已經被掏空,最後劉淵入晉,只輕輕地給推了一把,殘破不堪的西晉朝就轟然倒塌了。

    除了持續時間和掌權者的無能外,漢朝和晉朝當時的社會環境也不可同日而語

    自劉邦之後,雖然削藩是歷代統治者的首要任務,可是對於民生、經濟等內銷發展,朝廷也是捉得很緊的。到了文帝時期,晁錯所上的《論貴粟疏》和《言兵事疏》就準確地提出“錢”、“糧”、“兵”這三大穩定社會的重要舉措。

    在漢文帝、漢景帝兩朝近四十年的時間裡,漢朝的發展一直都是呈穩步上升的趨勢的,事實上,吳楚七國之亂是“生不逢時”的,剛好趕上了“海內殷富,興於禮儀”的“文景之治”節點,平定叛亂更像是帝王們在外事已定,社會安穩的情況下所做的收尾工作,所以七個不長眼的藩王作亂其實是很不得民心的,在將他們平定之後,剩下的諸侯王們也就不敢再說什麼廢話了。

    像齊王劉將閭,本來也是要加入叛亂的,可手底下沒人同意啊,只能繼續表明旗幟支援中央政府了。又比如樑王劉武、河間王劉德、廣川王劉彭祖這些藩王,就是堅定的支援中央者,雖然削藩到最後也要削到他們頭上,可中央政府已是人心所向,他們自然也不會笨到去做那叛亂的蠢事了。

    但是西晉朝的社會環境不同,在司馬炎晚年時期,整個西晉朝已經是貪腐成風,攀比成性了,在司馬炎的默許下,士族之間爭相攀比以討好皇帝,以公肥私,為了應付開支,於是政府只能繼續加強對貧窮百姓的剝削,結果造成農民大規模破產,只能紛紛逃入河西走廊和四川這些離天子較遠的地方避難,成為了流民集團。司馬炎時代,國內各地就到處都有流民了,外表光鮮的西晉,內部早已是暗流湧動了。

    而司馬炎死後所留下的爛攤子也沒人去收拾,眾人都忙著奪權,完全不顧百姓死活,這樣一來,整個西晉朝的權威全線奔潰,沒人再願意服從晉朝了,有點志氣的就自己揭竿起義,自己管自己,比如氐族人齊萬年、李特等,沒大本事的就擁立新的主人,到最後沒什麼選擇了,連異族人也行吧,反正有口飯吃比啥都強,到衣冠南渡的時候,晉朝已經丟光了面子,東晉歷代皇帝都不過是士族手裡的傀儡而已,晉朝為什麼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感最低的王朝?原因就是如此。

    總結:漢朝在大亂之後能有大治,而晉朝在大亂之後卻依舊是大亂,很大因素還是取決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如何,漢晉的唐朝、明朝,一樣也經過亂事,而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就開始由盛轉衰,而大明自靖難之亂後卻如浴火重生,其原因也是如此,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言著實不虛

  • 3 # 溫明昊

    秦國奮六世之餘烈,終於在秦始皇這一代統一了全國。然後秦朝卻僅僅存在了十幾年就二世而亡了。

    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因為秦始皇沒有分封宗室,造成了秦始皇宗族勢力的孱弱,這才造成了秦朝的滅亡。

    那麼,是否就意味著分封總是正確的呢?

    西漢初期,劉邦為了增強宗室的力量,大封同姓王,以至於過了數代以後,諸侯的勢力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中央,到了漢景帝時期更是爆發了“七王之亂”。無獨有偶,西晉初期司馬炎也大肆分封諸侯,結果到了西晉末年,爆發了“八王之亂”。

    這兩者的起因是相同的,都是藩鎮諸侯的勢力太強影響到了中央的統治,但是結局卻相差甚遠。

    七王之亂之後是漢武帝盛世,而八王之亂以後則是五胡亂華,西晉滅亡。

    這是為啥呢?

    比如說呂后亂政以後,諸呂叛亂,劉邦手下忠心的老臣合力平定了這次的叛亂。

    而西晉的開國方式就簡單多了。

    西晉的開國方式,嚴格來說就只有一次事變,高平陵事變。在這次事變之前,司馬懿除了在士族中威望高一代外,沒有任何篡位的跡象。

    正是因為司馬家得國太容易,所以司馬炎建立西晉以後並沒有好好珍惜。建立西晉以後的司馬炎很快就在紙醉金迷中沉迷,奢侈之風十分流行。

    反觀西漢。劉邦是從秦朝末年一路殺過來的皇帝,所以他深知百姓疾苦。因此他在建立西漢以後,就一直奉行著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

    包括隨後的漢文帝、漢景帝都是如此。

    西晉就不同了,本就貧困的國力在八王之亂的衝擊下直接瓦解了,以至於發生了後面的五胡亂華。

    二、皇帝不同

    七王之亂爆發之時,西漢的皇帝是漢景帝,而八王之亂爆發之時,西晉的皇帝是晉惠帝司馬衷。

    漢景帝,文景之治的開創者,不說雄才大略,也是有點實力的守成之君。雖然在他即位期間,因為削藩力度過狠才爆發了這才的七王之亂,但是這依舊無法改變他為人民所作出的貢獻。

    反觀晉惠帝司馬衷,他是個傻子。換句話講,他腦子是有問題的,這是當時所公認的。更無語的是,晉惠帝還有一個野心勃勃的皇后,賈南風。

    也正是因為賈南風野心太大,到處樹敵,這才引起了八王之亂。

    一個是盛世明君,一個是腦子不行的皇帝,還有惡後干政,造成這樣的後果也是意料之中的吧。

  • 4 # 好奇觀古今

    1、漢短時間平定,給予諸侯王勢力以致命一擊,國家元氣未損。

    晉室朝廷卻無力制止諸侯王,致使天下長期動盪,士庶不安,諸侯王輪番入主洛陽,挾持天子,以致於朝綱不振,皇威淪喪。

    2、七國之亂時,匈奴動作遲緩,而漢室反應迅速,在匈奴回過神之前,就已經削平逆王,安定天下,使匈奴無可趁之機。

    而八王之亂時,正值夷狄內附,胡漢雜居,諸侯王為加強勢力,紛紛大力武裝異族,而漢人勢力卻漸漸消耗殆盡,此消彼長,從而導致神州陸沉,衣冠南渡。

    3,國亂時,漢天子可以控制朝廷大局,使萬眾一心,維繫士氣; 外則有名將周亞夫臨陣,天下無敵手,更有強藩樑王,使吳楚折戟於睢陽城下,望而興嘆。

    晉則不同,君王昏悖,權臣無能,外無禦敵之策,內則爭鬥不休,致使藩王輕易入京,綱常淪喪,中央權威掃地,再無力平定地方,亂世由此而始。

    4,漢時貴族勢大,而貴族在中央; 晉時士族勢大,而士族在地方,此中懸殊,將會導致何等後果,不言自明。

    5.漢傳承有序,天下共主。晉得國不正,民心思變。

  • 5 # 人生自由路

    這兩件事的本質是不一樣的,七國之亂是漢景帝深思熟慮,想要打壓藩王才釋出的詔令,目的就是為了讓藩王們因不滿而反叛,好將他們一網打盡。而八王之亂,卻是藩王們籌謀已久,準備充足後才向國家發動的戰爭,國家本身是不知曉的,沒有準備,應付得急迫,所以損傷重大。

    我們先來說說七國之亂的具體情況,這場戰役是發生在漢景帝在位時的西漢時期,當時有位名叫晁錯的人,寫了一篇關於如何借用削藩而讓本國愈加強大的策論,寫得甚合漢景帝的心意。因此被漢景帝徵用了,《削藩》顧名思義就是弱化周邊諸侯國,從而達到母國一家獨大的景象,漢景帝以此策論為由頭,下了削藩的詔令。

    可長期養尊處優的各諸侯們,哪裡肯被這突如其來的削藩治壓,眾人心中不平,便想到大家聯合在一起,以策論太過針對諸侯國為由,而謀逆反叛。可他們哪裡想到,漢景帝早已準備好充足的糧草、精銳的精兵,就等著他們上鉤呢。

    如此一來,雙方陷入大戰,本就是突然謀逆造反的諸侯國,不管是糧草還是戰士都沒有準備好,這場大仗打下來,自然是漢景帝取勝,而且漢景帝還藉此徹底解決掉了這些諸侯們,吞併了他們的勢力,從而使大漢強盛更勝從前。

    而反觀八王之亂,是發生在時局本就十分混亂的西晉時期,彼時的君王才初登王位不足三年,根基很是不穩,這也讓藩候們心中生起了歹念,一早就在暗中備下精銳戰士,軍械糧食,只待時機成熟就對年輕的帝王發起進攻。

    帝王對此是毫不知曉的,所以也根本沒做任何準備。導致藩候來襲時,造成大規模的混戰,此混戰歷經了十七年,使得整個國家的經濟都遭受重創,國之根本也被虧空殆盡,到最後,苦苦支撐不下去的國家只得滅亡了。

  • 6 # 風雨奕生局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採用御史大夫的建議開始削蕃,這個時候吳王劉濞聯合其他六王以“清君側”的名義開始作亂。我認為“七國之亂”後是盛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漢景帝本身就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

    二:漢朝經過文帝一朝,國力逐步強盛,國庫逐步充盈,讓漢景帝有才力去打這一仗;

    三:漢朝自建立開始就與匈奴採取了和親的政策,漢景帝為了打贏這一仗更是嫁出了自己的親身女兒,讓匈奴在景帝打仗的時候沒有乘人之危,避免了景帝的腹背受敵;

    四:平定叛亂用時較少,由於樑國的堅守和周亞夫指揮得當,三個月就平定了叛亂,避免了國家陷入長期混亂的局面;

    而“八王之亂”發生的歷史背景則不相同。它的發生由於皇后弄權,八王為爭奪中央權利所爆發的動亂。它分為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公元291年的三月到六月,第二個階段是公元299年到公元316年。我認為八王之亂後是動亂的原因也有以下幾點:

    一:晉朝之前有著近百年的動亂,國家人口極具減少,可用戰力也不多,晉朝統一三國才11年就發生了八王之亂,國家的元氣還沒有恢復;

    二:“八王之亂”的動亂時間太長,極大的消耗了國家的有生戰力,導致外族打進來時沒有了兵力去抵抗,而且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 7 # 包頭魚之樂

    從雄漢到盛唐前期是一個由盛到衰的歷史週期。七國之亂時的漢,相當於這個週期中的青壯年時期,身體好當然扛得住。八王之亂時晉,已經到了這個週期的晚年時期,身體弱當然一把就推倒了。

  • 8 # 大言身寸

    七國之亂是地方亂,中樞無損;八王之亂是中樞亂,損害朝廷的權威。

    想想看,中樞不過一座城,幾棟宮室,憑什麼號令天下,都是因為權威,每一次兵亂,都削弱一次中樞的合法性。

  • 9 # 面朝大海1225

    主要是外部環境不一樣,漢庭掌握中原地區,可是塞外的匈奴也是統一的,他的主要目標是向外延伸,對於大漢而言就是在邊疆地區的危害,晉朝時,皇族後裔之間大戰,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把原本在外的少數民族的人引進了過來,那時經過幾百年漢化的匈奴人有大的發展,學聰明瞭,而且發現漢人沒有想象的那麼強大,晉朝的主要軍事力量在內鬥中喪失殆盡,為沒有強有力的政府和領導對抗外敵,自己就先跑了,過了長江了,所以才有了五胡亂華

  • 10 # 小龍女5505

    雖都是皇族內亂,但西漢七國叛亂很快就被漢景帝平定,歷時短危害小。而西晉八王之亂,卻因惠帝的痴呆無能、賈南鳳的專業,權禍國,八王為爭皇權發動叛亂,又自相殘殺,歷時長危害大,直接葬送了西晉江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國家允許擺攤了,我們想擺攤要怎麼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