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步武堂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條件的提高,尤其是在擺脫了“集體模式”的生產生活方式之後,春節的內涵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我們這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儀式和儀式感幾乎消失了。尤其是在繁華的都市。

    傳統的春節,是建立在農耕模式的基礎上,幾乎所有的人,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高度相似,而辭舊迎新的春節(過年)的儀式也是與高度認同的傳統文化相映襯。

    除夕拜祖,守歲,包餃子,闔家團圓,基本上是以一個長者或尊著為核心的家族聚會。

    初一的拜年,更是在新年伊始溝通和融合鄰里相親關係的最有溫度的儀式。

    對於孩子們來講,“穿新衣戴新帽,吃餃子放鞭炮,拜大年接紅包”就是過年的完整儀式,也是一年當中翹首以盼的儀式。

    但是如今,生活環境和社會背景的變化,使得傳統的春節儀式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儀式感變得淡漠了,而儀式變得不開放反而封閉了。

    以前,大年初一,街面上遇到行人,甭管認不認識,一句“過年好”顯得是那麼的有溫度,那麼的和諧喜慶,如今呢?假如你對一個迎面而來的陌生人說聲“過年好!”沒準人家會嚇一跳……

    要說現在,最有意義也只有人情味的活動也就剩下全家人一起吃頓年夜飯了。春節的核心含義就是一句話:“回家過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餃子的詩詞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