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識小錄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內容,我在其他回答中已作了一些說明。至於為什麼會失敗,還是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吳起在楚國的變法是起到了一定的成效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在吳起變法後,楚國“飲馬黃河”,勢力向北極大地擴張,可以說是吳起變法的直接成效。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吳起的變法,同商鞅變法一樣,都嚴重地觸及到了舊貴族的利益。所謂的舊貴族,就是戰國以前因分封制而遺留下的世家大族。這些世家大族,在春秋時期成為各國政治舞臺的主角,各個國家的卿族掌控了國家大權,也因此發生了諸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樣卿族奪國君之權的現象。

    由此可見,這些舊貴族,是對國君勢力的嚴重削弱。戰國時代的各國相繼變法,而變法的核心精神,其實就是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制度。但是楚國的狀況比較特殊,吳起生前的變法舉措雖然被施行,但是在任用吳起變法的楚悼王死後,吳起被舊貴族群起而攻之,被殺身亡,其變法也未能夠被楚國的繼任者繼續貫徹下去。這就是楚國變法和秦國變法最大的區別所在了。秦國自始至終都貫徹了商鞅的變法舉措和精神,而楚國則在吳起死後旋即廢棄。因此楚國的大權仍舊是掌握在昭、景、屈等幾家卿族手中,他們的實力龐大,嚴重分散了楚君的權力,在戰國中央集權的時代潮流之下,自然就顯得尤為落後了。

    (吳起)

  • 2 # 無風即風

    以前381年,擔任楚國令尹的吳起被保守宗族勢力射殺為起點。

    以矢志恢復吳起變法,但卻大概於楚懷王時期被罷黜的屈原退出歷史舞臺為終點。

    可以清楚得看到,楚國變法失敗,無疑是因為缺乏與保守宗族勢力決裂的決心。

    吳起變法的內容:

    “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史記.吳起列傳》

    總結起來即是:

    制定法律並將其公佈於眾,使官民都明白知曉。凡封君的貴族,已傳三代的取消爵祿;停止對疏遠貴族的按例供給,將國內貴族充實到地廣人稀的偏遠之處。淘汰並裁減無關緊要的官員,削減官吏俸祿,將節約的財富用於強兵。糾正楚國官場損公肥私、讒害忠良的不良風氣,使楚國群臣不顧個人榮辱一心為國家效力。統一楚國風俗,禁止私人請託。 改“兩版垣”為四版築城法,建設楚國國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

    可見其變法內容,是與秦商鞅變法一樣的法家鼎新,是走向統一中國的正確路徑。

    然而,很遺憾的是,發生了楚悼王喪禮上的“麗兵政變”,吳起被殺。

    繼任者楚肅王雖盡殺參與政變的七十餘家宗族,但是在法令上卻也開始迴歸保守,其後的宣王、威王也沒有再捅破這層窗戶紙,這為後來懷王改革的失敗埋下伏筆。

    楚懷王即位,前期任用昭陽、靳尚、上官大夫、昭睢、莊蹻、唐昧、屈原、昭滑、陳軫、蘇代、田忌、公孫衍等人,恢復吳起變法,再度抑制楚國的貴族集團,改革觸動了權貴階層的利益,但是,懷王又一次走到了楚國曆代國君無法解開的死結上面人,他疏遠了曾經與他“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的屈原。

    注:屈原所任的“左徒”一職,是與莫敖、令尹有得一比的要職。

    屈原被架空以後,懷王又因中張儀奸計而被秦所囚,楚齊聯盟也被破壞,至此,楚國已經失去了改革的外部要素,因為其國家案例形勢已經不容其再啟動大刀闊斧的改革。

    所以,結論是:

    楚國的國君不如秦國國君英明和果決。這是文化所使然的,“戰國者,苦不過秦。浪不過楚”——註定楚鬥不過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30歲以上女性使用的護膚品套裝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