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海客

    1.春節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的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

    春節習俗:臘月三十日,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掛旗、蒸年糕、吃餃子、放鞭炮,除夕守歲,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如今,漫長的歷史歲月已使春節成為象徵華人民團結、幸福、希望的傳統佳節

    2.元宵節

    每年中國農曆正月十五都是華人民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的得名,是因為它的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

    元宵習俗有賞花燈、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節

    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要的節日就要數“清明節”了,時間在公曆的4月5日前後。它流行於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清明節俗活動有禁火寒食、掃墓踏青、插柳帶花、盪鞦韆、蹴鞠(踢球)、放風箏、拔河、打馬球等。清明這一節氣正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等習俗,才形成節日。自西周(公元前1000左右)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掃墓或墓祭習俗。

    4..端午節

    中國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午節,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鬥百草、驅五毒,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5.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少女節。相傳起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據《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這種乞巧既是樂戲,也是希望心靈手巧和幸運的到來。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青年女子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

    6.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按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相傳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代。唐太宗與群臣歡度中秋時,手持吐蕃商人所獻圓餅,指著空中明月笑道:“應將胡餅邀蟾蜍。”隨即將胡餅分與群臣共食,從此就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華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中秋節寄託了人們“花好月圓人團聚”的祈望。

    7.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

    重陽登高,是節日主要習俗。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中國古人認為折以插頭,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燻後可以避蟲咬,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燻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燻雄黃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衛生習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程建設專案全過程管理的六個工作階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