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39739024251

    作品主題

    《古都》是一部充斥著濃郁的日本傳統文化氣息的作品,作品透過對古都的名勝古蹟、傳統節日風俗等的描寫再現了京都的古風名勝,表現了作者對日本傳統文化之美的欣賞和深入骨髓的眷戀。

    但是面對強大的西方文化的入侵,日本傳統文化在逐漸走向衰落,作者為此感到惋惜和孤獨。川端康成積極的對日本正逐漸衰敗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精神的追尋,不是因為他個人所需要,而是作為一個民族,必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隨波逐流,民族性的文化不能輕易放棄,更不能隨意丟棄,川端康成在自己文學創作中也表現出和傳統文化高度的統一。

    《古都》是川端康成末年之作,討論川端康成一貫關心的主題,包括:兩性之間的鴻溝、兩性差異的焦慮、單純無邪的嚮往、人間和自然的結合、環境和個性的結合——古都同時探討居住戰後古都京都的藝術家對現代與傳統的愛憎情理,現代很吸引人,又使人迷惘,社會在變,大眾的文學品味也在變,如何在現代化過程中站得住腳而保留傳統性質是個大問號。

    情感描寫

    《古都》這部小說中的思想基調是虛無和幽玄。川端康成把這對孿生姊妹襁褓中的分離和成人後的重聚加以情感化的處理,使兩個人物始終陷在縹緲、纏綿的感傷之中。在小說中,作者透過她們微妙、細膩的感情變化和思想活動來突出虛無思想的主旨。千重子每每出現,她心頭總有種解不開、剪不斷的“一縷淡淡的寂寞情緒”,“一股難以名狀的痛楚”。她對生活的前途毫無信心,養母向她提起婚事,她“面帶愁容,久不言聲”。姐妹的團聚,沒有沖淡她心頭的寂寥和悲愁,卻給她增添了“新的哀傷”。苗子總是為一種“幻滅”感所主宰,就連自己的雙胞胎姐妹也被她看成“Phantom”。總之,作品就是透過這些人物感情和思緒的描寫給人一種世事無常、縹緲無跡的感覺,體現出作者的虛無思想和頹廢情感。

    《古都》充滿了人類天性中最純真、誠摯的感情,體現了“風雅”的美感本質。日本美學傳統的物哀、風雅和幽玄在川端康成的小說裡得到很好展現,而且融合在《古都》中,相輔相成,使之顯示出令人久久難忘的獨特美感。由於對日本美學傳統的執著和對西方藝術手法的探索,川端康成寫出了不朽的《古都》。作品中,他發揮了作家的主動精神和創造力量,顯示出了繼承與創新相融合的美麗色彩。

    《古都》中千重子和苗子這對孿生姐妹之間至親至愛之情是真摯感人的。姐妹重逢後,她們都把對方當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關心對方的前程。千重子親自選布料為妹妹做和服,並說服養父母,要把她接到家裡來,使她脫離苦境。而太吉夫婦對千重子的愛又體現了深摯的親子之情。千重子雖然不是太吉夫婦的親生女兒,但他們從來沒有把她當棄兒看待,總是像親生女兒一樣關心她。我們不僅為人還對作品中歌頌的純潔愛情讚歎不已。《古都》開篇第—章,作家就以明快的筆調.單純的線條,描畫出在櫻花盛開的節日裡,千重子和兒時的好友夏一之間純真的愛情。儘管這愛情帶有幾分稚氣,但它是那麼自然純潔。

    《古都》充滿了人類高尚而誠摯的感情,這樣的感情,又讓高尚的情操和自我犧牲精神所昇華。例如,當姐妹倆在杉樹林會面時,突遭雷暴雨的襲擊,苗子用自己的身體覆蓋住姐姐的身體;又如,苗子為姐姐的名聲地位,寧可放棄夢寐以求的姐妹團聚的幸福;她拒絕了織工秀男的求婚,打算隱姓埋名地遠遁深山;尤助為愛情而放棄繼承權,這些都給讀者以淨化靈魂的審美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課文《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中寫聞一多先生研究唐詩期間,“目不窺園,足不下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