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恩吉拉國際早教

    孩子為什麼會哭?因為他們內心有不安,有了需要,或者有不滿的感覺。

    小寶寶通過哭聲來喚起母親的關注,得到了母親及時的響應,他才會有安全感。

    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非常關鍵的時期,在這段時間內孩子得不到媽媽的迴應和安撫,會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都十分不利。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研究兒童人格發展時指出:安全感並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特別是孩子3歲前。

    安全感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比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

    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會比較穩定,性格會更自信,遇到事情不會想逃避,而是想要著手解決,能很好地融入集體。

    三歲前,孩子哭了媽媽一定要抱起來,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

    如果沒有好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就會發展為敏感多疑的性格,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會通過傷害自己或他人來獲得反饋和滿足感。

    不要相信“哭聲免疫法”這已經是被很多父母拋棄的方法。

    網上瘋傳的哭聲免疫訓練法、延遲滿足訓練法,嬰兒獨立完整睡眠訓練法,其核心思想皆源自此。

    行為主義者的理想國就是一個徹底程式化了、光禿禿的,沒有情感的世界--人不是神聖的精神存在,而是機器,環境怎麼塑造和訓練,就輸出什麼樣的結果。

    而這位"大師"本人的家庭被訓練得更是慘不忍睹:

    1928年約翰·華生出版了《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一書。

    在這部書中,他倡導了一種行為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華生認為對待兒童要尊重,但是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這本書改變了美國兒童的養育實踐,整整一代兒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這種風格的教養實踐中長大的。

    他的兒子們對華生的描述是這樣的"沒有同情心和情緒上無法溝通的。他不自覺地剝奪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種感情基礎。"

    約翰·華生在學術圈名聲大噪之時,他痛苦的大兒子雷納卻背叛了行為主義而學了精神分析,成了精神分析家。也許是童年匱乏情感的創傷太嚴重,精神分析也未能拯救雷納。雷納曾多次自殺,後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

    其前妻的二個孩子也一直生活不好,女兒多次自殺,兒子一直流浪,靠華生的施捨才能生活。

    倡導並踐行"行為主義嬰兒訓練法"的華生家族,悲劇同樣在第三代延續:華生的外孫女 Mariette 記憶中,媽媽 Mary 沉默易怒,祕密酗酒,並曾經多次試圖自殺。Mariette 自己也是酒精成癮者,並多次考慮自殺。

    悲劇的種子其實早在華生童年已經種下。華生的父親脾氣暴躁,拋妻棄子,華生受同學欺辱,並因暴力行為而兩次被捕。童年對愛的絕望,讓約翰·華生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個"沒有情感的程式化帝國"。

    哭聲免疫法因為見效快,讓媽媽省心省力,曾在美國風靡一時。被哭聲免疫法修整長大的孩子,後來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國兒童的幸福代價後,此方法終於被歐美深深反思和摒棄,約翰·華生也曾被評為美中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

    如今,在歐美生過孩子的媽媽都會得到助產士和醫生的"親密育兒"的建議。親密育兒,按需餵養,已經成為歐美國家最基本的共識。

  • 2 # 小兒健康管理師單老師

    寶寶哭了,到底能不能抱?

    能,但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

    擁抱會產生大面積的肢體接觸,非常減壓,會讓寶寶快速的感到安全。

    大家都知道 1 歲以前哭基本是孩子唯一的溝通和表達方式。當他們不舒服、餓了、累了都會哭,如果父母能及時走到孩子床邊抱起他們,孩子會獲得很大的心理滿足感,覺得爸媽在,我很安全。這樣的及時迴應非常有助於嬰兒的心理健康。

    看到這裡,肯定有很多支援親密育兒法的媽媽高興了:看見了麼,抱是對孩子有益的。

    但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抱,並不能讓寶寶不哭。

    比方說孩子尿溼了,哭了,你抱他會讓他哭的沒那麼厲害了,但並不會讓他馬上停止哭泣。

    他會繼續哭,因為尿布還是很溼難受。不過放心,這時候的哭跟心理安全就沒關係了,只是因為身體不適,不需要太在意,要你儘快給他換尿布,身體上的不適逐漸消失了,孩子就會不哭了。

  • 3 # 小可愛寶貝窩

    哭泣和求安慰,是每個寶寶與生俱來的本能。

    對 1 歲以內的寶寶,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無條件迴應」。

    寶寶哭的時候,先告訴、安慰寶寶「我在」,然後再看情況解決他真正的需求。這也是和「無條件滿足」最大的區別。

    「孩子哭了不能抱」,其實就是哭聲免疫法。

    這個方法源於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者——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

    他曾在 1920 年做過一個惡名昭著的小阿爾伯特實驗。在實驗中,華生將 9 個月大的嬰兒,小阿爾伯特,放在有小白鼠和其他毛茸茸的物體旁邊,讓他自由玩耍。然後,只要小阿爾伯特一接觸小白鼠,華生就會立刻用錘子敲打鐵棒,發出巨大的噪音。一次又一次,只要小阿爾伯特觸碰小白鼠,鐵錘敲擊聲就會響起。最後,不需要他們再敲打鐵棒或發出任何可怕的聲音,可愛小動物、毛茸茸的物品等——這些曾經令小阿爾伯特充滿歡樂和好奇心的東西,現在都成了他最恐懼的來源。更殘忍的是,對毛絨物品的恐懼深深地凍結在小阿爾伯特的腦中,以至於他在實驗後仍久久沒有恢復正常。

    這一實驗讓約翰·華生堅信:兒童是可以被訓練的,並由此提出了「嬰兒哭了不能抱」的哭聲免疫法。認為這樣父母養育才會更輕鬆,寶寶長大也會更聽話。

    對每個父母來說,寶寶哭鬧讓人煩躁不安。

    因此,在當時行為主義盛行的社會背景下,華生的哭聲免疫法由於效果顯著,又恰好契合了家長的偷懶心理,受到了熱烈的追捧。

    這套方法也漂洋過海流傳到了中國,經過各種「育兒專家」的大肆傳播和包裝後,「孩子哭了不能抱,否則會寵壞他」的觀念深入人心。

    時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中國家長信奉——抱,會讓寶寶的依賴性更強;不抱,則可以讓寶寶更獨立。然而,哭泣是寶寶內在需求的表現,如果擔心被寵壞而放任不管,無異是在透支他對世界的信任。

    等不到爸爸媽媽的迴應,換來的始終只有漠視。長此以往,寶寶又如何能找到應得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孩子真的不會被寵壞

    一度被追捧的哭聲免疫法後來也受到了諸多質疑。並在 40 多年後,被哈利·哈洛的恆河猴實驗推翻。哈洛將剛出生的小猴放在籠子裡,發現這些小猴即使得到了充足的營養,但在裸露的鐵絲網籠地板上卻無法生存過 5 天。於是,哈洛設計了兩個「代母」。一位像真正的猴子媽媽的絨布媽媽,它溫暖、柔軟而耐心,但卻不提供食物;另一位是金屬絲網媽媽,它裸露出金屬絲,同時為小猴子們提供食物。

    在連續 165 天的測試中,哈洛發現,小猴子們雖然會去金屬絲網媽媽那裡獲得食物,但更願意和絨布媽媽待在一起。

    大部分的時間,小猴子們都依偎在絨布媽媽身上。

    當它們受到驚嚇時,也會立馬衝過去緊緊地抱著絨布媽媽,慢慢安靜下來。

    因為金屬絲網媽媽雖然能夠從食物上「餵養」孩子,卻缺乏絨布媽媽對孩子的接觸、擁抱、撫摸。

    換言之,如果只供給寶寶食物,那僅僅只是寶寶的「食物提供者」,而不是他信任喜愛的「媽媽」。

    在這一場食物供養和接觸擁抱的選擇博弈中,我們同樣可以窺見母愛的本質——對寶Bora說,比起食物,更重要的其實是媽媽溫暖的撫摸和安慰。

    根據這個實驗,哈洛也提出,媽媽的角色之一,就在於能為感到恐懼和危險的嬰兒提供安全的避風港。

    因此,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無條件迴應不會寵壞他。

    一歲內的寶寶還不會很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哭泣和比劃的行為,其實就是對自己內心需求的一種訴說。就像實驗中的恆河猴,當受到驚嚇時,也會撲到絨布媽媽的身上尋求庇佑和安慰。

    如果寶寶害怕哭泣時,在最親密的媽媽這裡都無法得到安慰和迴應,他該是怎樣的絕望。不斷有新的科學研究證明了,如果寶寶連最正常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滿足,他的成長將受到難以估量的影響。

    1. 長大後更容易依賴別人

    很多人會以為,寶寶哭了不抱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加獨立。恰恰相反,不及時給予安慰可能會導致寶寶哭的聲音更大。父母在早期給予及時迴應,不僅能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還能防止他們情緒崩潰。

    2. 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The importance of touch in development》一書的作者認為,缺乏接觸會導致寶寶停止或減少合成生長激素。因為對這些寶Bora說,在缺少大人關心幫助的情況下,只有先努力活下來,然後才有資格在身高、體重、認知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

    3. 長時間哭泣可能會損害寶寶的認知水平發展

    研究發現,出生後前三個月哭鬧時間較長的嬰兒,他們智商測試的結果比對照組低了 9 個百分點,並且精細運動能力明顯較差。對於寶Bora說,媽媽及時迴應所帶給他的安全感,是一件無與倫比的禮物。

    相信寶寶對媽媽依戀的本能。 寶寶哭的時候,爸爸媽媽最好及時抱起安撫,並找到寶寶哭的原因,解決原因就好了,千萬不能讓寶寶一直孤單地哭著。

    抱他,並不會寵壞他,而是在幫助寶寶,成為一個更好更健全的人。

  • 4 # 柒妮橙

    第8次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都哭成那個樣子了,你能忍得住,不去抱抱孩子嗎?大孩子得抱,小孩子更要報,尤其是一週以內還不會講話的寶寶,特別是小嬰兒。

    因為有需求才會哭,又不會講,只能哭。是寶寶害怕了,肚子餓了,尿尿了。臭臭了!不管什麼原因,就算剛清理過臭臭,剛餵過奶,孩子剛睡幾分鐘又哭了。也得抱抱。孩子哭當然是需要大人的安撫。為什麼大人抱過之後孩子就不會哭的那麼凶呢?慢慢的安靜下來。

    媽媽的懷抱無可替代。我生女兒的時候,我女兒哭月嫂讓我不要抱,說會把孩子慣壞。小寶寶,那麼小的寶寶哭,忍住不抱,我做不到。我去抱了,孩子慢慢的就安靜了,不哭。放下來睡得很香。我女兒也沒有被我慣壞。也沒有動不動就哭。

    恰恰相反,我女兒還很懂事。我不管那個國家的哪個什麼定理。我女兒哭了我就去抱合情合理。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有一次我女兒哭的時候我正好在衛生間上廁所。沒有及時去辦孩子。

    孩子哭了很久很傷心,直到我好了,我去抱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情緒都很激動了,安撫了很久才平靜下來。尤其是小孩子不會講話的,小孩子不會表達只能哭的時候,我認為,趕緊去抱抱吧,此時此刻孩子需要的就是媽媽的懷抱。媽媽的懷抱更有安全感。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馬上抱,這是必須的。抱。

    育兒有妙招

  • 5 # 家有雙胎萌崽崽

    這個問題太籠統了,而且這樣的提問方式反映出這類父母的一個很大的誤區:

    在育兒的相關問題上,總想找出一個簡單、快捷、有效、甚至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來。養育孩子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學習養育常識;觀察、分析、瞭解自己的孩子;不斷嘗試、總結、改進自己的養育方式。

    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不同的情況,怎麼可能有這麼省心的事?這樣的心態就給了一些昧良的心的育兒培訓機構、不科學的育兒理念生存的空間,到頭了受害的還是孩子和孩子的父母。

    回到問題,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馬上抱?這哪是要不要可以直接回答的。

    寶寶哭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同的原因得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晚上睡覺醒了哭

    特別是在嬰兒期、幼兒期,孩子的睡眠週期短,1歲以前1個小時候會醒來一次,有時候翻個身就繼續睡了,有時候會一動不動繼續睡了,有時候還會哭一下。

    這個時候去抱,只會打擾到孩子的睡眠,應該先節奏輕拍或撫摸孩子的手臂、背面或屁股(至於拍哪裡合適,是拍好還是撫摸好,得自己多試,多瞭解孩子),還可以輕輕的、有節奏的念一些哄寶寶入睡的話。

    但也不是說一定不可以抱,如果之前確認過有效的方式用過了,孩子還是無法再次入睡,那就要抱起來哄了。

    光這一種哭法,都不說是一定要抱或一定不能抱。得自己瞭解自己的孩子。

    基礎需求沒被滿足哭

    基礎需求包括餓了、撐了、熱了、冷了、身體不舒服哪裡痛了。

    這也不是說一抱了事的,餓了得喂、撐了得幫助消食、熱了要降溫、冷了要加衣、身體不舒服要判斷原因採取措施(判斷不出要送醫院)。

    摔倒了哭

    這種哭本身就有爭議,有人說摔倒了哭不用管,有人說必須管。哪有這麼簡單嘛!

    父母必須瞭解自己的孩子,不同年紀的孩子、不同性格的孩子、不同的摔法、家長應對的方式都可以不一樣。

    而且應對方式也不一定是要抱,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安撫。

    為了引起父母關注哭

    還是那句話,得分事,不得分父母自己當時的狀態。

    比如說父母在忙重要的事,孩子無聊了哭,就沒一定必須抱了,如果手裡的事很快能完,讓孩子哭下問題也不大。如果手裡的事不能很快完事,可以用別的辦法安撫孩子。比如說放到推車裡擺在自己身邊,讓孩子知道父母再忙也是關注孩子的。情況很多,方法很多,這裡就不展開了。

    無理取鬧的哭

    這個時候抱都不能解決問題,要考慮的就不是抱不抱,而是孩子為什麼事無理取鬧,怎麼解決。

    ......

    就不逐一展開了,孩子哭的原因太多,象我們家寶寶,父母離開一下也會哭,通過觀察,我發現完全不管,大多數時候,他自己哭幾聲就沒事了,都談不上是哭,更象是一種條件反射。而且這種時候,父母離開的時間也很短,馬上就能回來。

    所以孩子哭的時候,父母首先想的不應該是要不要抱,而是要確認孩子為什麼哭。

    我們為人父母,在學習育兒理論的同時,必須以瞭解自己的孩子為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學習就只是生搬硬套。

    而且一定要認真、客觀理解,不能斷章取義,不要代入固有偏見。

    就象有老師說“孩子三歲以內,父母要做到無條件接納和及時滿足,來幫孩子建立安全感”,就簡單理解成孩子三歲以內一哭就要馬上抱,無條件接納和滿足不單指抱,如果簡單理解成一哭就抱,往往容易忽略寶寶哭的真正原因。

  • 6 # 正方體812

    首先很開心回答您的問題,自己的一些觀念結合了看的一些書本,不管是任何人的回答甚至是專業的學者對您家包被的建議都不會完全準確,最瞭解孩子的孩子的還是你們,結合下大家的意見再自己結合寶貝的情況決定哦

    這個問題還是要看孩子的時間段,一般說來兒童學家是建議6個月的寶寶一定要立馬迴應,關鍵在於這個年紀的孩子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他的一切都要依賴媽媽或者代替媽媽的親密撫養人,低年齡段的孩子哭泣一定是因為遇到了麻煩,他需要你的幫助,你的迴應幫助越及時越會增加他對世界的安全感。如果你家寶貝表達能力運動能力稍差那麼這個時間段還可以推遲。

    等年紀大一些,一歲左右可以試著慢慢增加回應的時間,找到孩子哭的原因,首先要肯定他的情緒,如果是真的有難過的感覺的也允許他繼續哭。其實我自己以前孩子一哭總是立馬說哦沒事沒事,這樣的方法是錯誤的,沒什麼沒事,充分關注孩子理解孩子他以後才會更好的學會關注別人,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 7 # 育兒喜事多

    問這個問題的人,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當你生氣、難過、哭泣的時候,你希望得到老公的安慰和擁抱嗎?

    我相信99.9%的人都會這樣回答:肯定想啊,除非我沒老公!

    但是,你肯定也會問:

    我是大人,孩子是孩子,大人和孩子能一樣嗎?

    我知道,你糾結的是這兩種說法:

    一種說話是“不能抱”。

    因為孩子一哭馬上抱,會讓孩子“被寵壞”,今後他遇事就會哭,通過哭聲來“要挾”父母,父母會變得被動,失去在育兒上面的主動權和決定權,比如通過哭鬧來強迫家長買玩具、看動畫片、買零食。

    第二種說法是“一哭就要抱”。

    因為孩子一般是因為恐懼、疼痛、飢餓等原因而哭泣,而哭聲是他向家長髮出的“求幫忙”訊號,所以家長應該及時迴應。

    抱,會讓寶寶的依賴性更強;不抱,則可以讓寶寶更獨立。

    獨立,被大多數媽媽當成了一個至高無上的能力,它意味著做事情有主見、有想法、能照顧好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孩子還只是孩子,離開了家人的照拂,他只有死路一條!在這種情況下,你居然想通過讓他哭,來養成獨立的品格?

    這就好像,你老公,不給你買花,不給你擁抱,不誇你好看,卻要要求你美豔動人、溫柔體貼,還能上廚房能上廳堂。

    遇到這樣的老公,你可能會覺得他是神經病!

    同理,在孩子這裡,也是一樣的道理:媽媽,你給了我生命,給了我一個家,但卻在我最需要呵護的時候,忽視我的需求——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的心智發育是不健全的。

    那孩子一哭就抱,到底會不會寵壞他?

    並不會!

    不斷有新的科學研究證明,如果孩子連最基本的求抱抱的需求都不能滿足的話,他的成長會受到很多影響。

    第一,就是長大後容易依賴人。因為童年時沒有得到滿足,他會更想得到呵護,因此就會一直要求別人、依賴別人,正所謂“缺什麼就更想要什麼”。第二,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身高延遲、體重落後,這些問題都肯呢個會發生。第三,經常哭,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一個孩子如果經常哭泣,他就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玩耍、探索世界了,自然在感知力、認知力上就會落後。

    所以,當你的孩子哭泣的時候,趕緊抱抱他安慰他,告訴他媽媽在身邊,永遠會保護他吧!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人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8 # 毛豆媽愛分享

    毛豆生下來的第一天,護士就告訴我老公說,孩子喝完奶,要給孩子拍嗝,不然寶寶嗆奶會有危險,於是我就看到了毛豆第一次被他爸扛在肩上拍嗝。嗝是拍出來了,但也為他喜歡豎抱打下了不好的基礎。

    拍嗝就是豎抱的一種,孩子一旦喜歡上了被豎抱的感覺,就很難在接受橫抱了。和橫抱在懷裡相比,豎抱時孩子的視野不同,風景也更豐富。所以不要頻繁的豎抱寶寶,不然你就會和我一樣,有一個必須豎抱才行的高需求寶寶。

    有些家庭甚至還會因為這件事出現分歧,有些長輩認為,只要托住孩子的脖子豎抱就沒關係,以前養孩子都是這樣抱的,但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太小了,還沒發育好,過早豎抱肯定有害無益那麼,究竟多大可以豎抱呢?過早豎抱對孩子到底有沒有傷害呢?

    其實,在孩子頸前曲還沒形成之前,加上脊背力量還很薄弱的時候,脊柱是沒有力量支撐整個頭部和背部的。如果過早豎抱,脊柱承受的壓力過大,肯定是一種傷害,所以孩子的壞習慣可能是我們無意間養成的。

    在孩子發育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以月齡來和別人家孩子作比較,覺得到了某個月齡就一定該做或該學會某個技能。

    實際上,這樣是不科學的,孩子的發育有早有晚,不能一概而論。月齡不是衡量寶寶能不能豎抱的依據,而要以自家孩子的發育速度來判斷。當孩子能夠抬頭、抬胸,並且能保持這個動作一段時間時,意味著脊柱的頸前曲已經形成,頸背肌肉力量也足夠支撐寶寶的頭部了,這時才可以開始豎抱。

  • 9 # 嘿呦喂哦

    轉自網路:

    哭泣和求安慰,是每個寶寶與生俱來的本能。

    這個年齡的孩子不會被寵壞。

    因為這時候小寶寶的思維發育和對世界的認識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沒有高階到利用假哭來指使別人,學不會“耍心機”的小本領。

    心理專家S·弗雷伯格在《魔法歲月》裡曾詳細描述:“要學會用哭來控制父母,小寶寶必須要有思想、有感知客觀世界的能力、能理解因果關係。而6個月之前的嬰兒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這時候孩子的哭聲是告訴爸爸媽媽:她的身體不舒服,需要爸爸媽媽的照料。

    除了幫孩子檢查是否舒服,及時給孩子愛的抱抱還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6個月後的孩子不要一哭就抱

    很多媽媽會發現:6個月以後的寶寶喜歡對著某個特定的人哭,而且還會變著花樣哭,有時大哭、有時尖叫、甚至會變著調子哭···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因為6個月,這個小機靈鬼的認知和情緒飛速發展,他們慢慢明白哭聲能讓爸爸媽媽過來。

    這時候他們的哭聲就不單純是不舒服了,還可能是覺得無聊,想用哭聲吸引大人的注意。

    如果寶爸寶媽還是一哭就抱,就會強化孩子用哭聲要挾父母的意識,導致很多大人說的“越大越難帶”。

    那寶爸寶媽應該怎麼應對這個磨人的小煩精呢?

    粗暴的“哭了不抱,不哭才抱“是不對的,因為0-1歲嬰兒寶寶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兒”,就是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我們應該以”不影響寶寶的安全感“為原則,適度迴應。

    6個月後的孩子不一定要每次都及時迴應,只要穩定有規律的迴應就好了。

    這樣做一方面告訴孩子,媽媽一直在這裡,媽媽會在固定的時間來看你,不會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另一方面也是告訴孩子不是你的每一次哭鬧都能換來父母的哄哄抱抱,隨意哭鬧是沒用的。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能分辨出來孩子哪些哭鬧是因為不舒服哪些是因為無聊,這就要靠寶爸寶媽日常的經驗積累了。

    注意,一定不要心情好的時候,迅速滿足孩子的需要;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忽略他們。

    這樣會損害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因為父母給他們的迴應不穩定、不規律,導致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傳達資訊和需要才能得到父母的迴應。這些孩子會更沒有安全感。

    當寶寶一直被其它感興趣的事情吸引時,就不會不依不饒的哭鬧折磨父母了。

    寶爸寶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安全、適合孩子玩的玩具,引導孩子探索新玩具,這樣孩子就會把精力放在玩具上,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孩子探索發現的能力。

    3.教寶寶用其它方式表達需求。

    教會寶寶用除了哭以外的方式表達需求。比如用肢體語言表達。

    寶爸寶媽可以這樣做:當寶寶想喝水時,引導寶寶指著自己的嘴巴,等寶寶學會了這個動作,再喂寶寶喝水。

    多次重複以後,寶寶覺得渴了,就不會單純哭鬧,而是學會指著嘴巴告訴爸爸媽媽自己的需求了。

    (轉自網路)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10 # 孩子王的育兒談彈堂

    要抱。可以理解為孩子發出“求救”的訊號。怒傷肝,哭傷心,孩子不能哭得太久。

    1.哭的原因

    家長去做別的事情,孩子哇哇地哭了。沒有無緣無故的哭。孩子不會說話,只能哭。哭在有的時候,它是孩子在呼喊家長過來抱他。

    我家娃哭有一種原因,可能孩子都差不多。我家孩子怕熱,稍熱一點,身上長紅點,是蓋得厚了,或者穿多了。所以我得給他減溫。抱他到陽臺感受涼快,或開空調,他就立馬不哭了。

    2.哭的時長

    一旦孩子哭了,就得放下手中的活兒。因為孩子吃飽穿暖喝足了,他一定不會脫手就要抱。

    不要讓他哭的時候,開始拉開嗓子哭。如果哭開了,孩子就不好收口。哭要費力氣,還要動用情緒,這對孩子情緒的培養非常不利。孩子哭了,就去抱抱他吧。

    3.哭的地點

    如果在家哭,倒還好。如果在外面,推著孩子。他在推車裡開始哭泣,他可能坐著不舒服,一定要抱起他。孩子坐久了,對脊椎發育有不良影響。

    為孩子準備好吃的和用的,解決孩子所需要的東西,這樣在外面也不怕他哭了。抱起孩子,是孩子的呼喊得到了關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西方輕音樂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