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Rodin’s The Thinker 思想者青銅,198×129.5×134釐米,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創作於1880-1900年,藏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思想者》的創作出自於《地獄之門》,那是為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而做的大門。羅丹在設計《地獄之門》銅飾浮雕的總體構圖時,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這一尊後來成為他個人藝術的里程碑的圓雕《思想者》,它是被預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獄之門》的門頂上的,原來被一些淺浮雕圍繞著,這些浮雕是根據但丁的《神曲》而創作的。後來獨立出來,放大3 倍。最初羅丹給這尊雕像命名為《詩人》,意在象徵著但丁對於地獄中種種罪惡幽靈的思考。為了這個形象,羅丹傾注了巨大的藝術力量。 1988年,《思想者》第一次在哥本哈根展出,尺寸同《地獄之門》的相當(0.72m),名字叫做《詩人》。1889年,這尊以《思想者--詩人》為名的石膏像,在莫奈--羅丹巴黎連展中展出。從此以後,《思想者》成為唯一的名字,在世界各地無數的展覽中出現。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倫敦第一次展出。同年銅雕像在巴黎的的全國美術展中展出,它被放在大宮殿中心穹頂下貴賓的位置。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個強有力的勞動男子。這個巨人彎著腰,屈著膝,右手託著下頜,默視下面發生的悲劇。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頭觸及嘴唇的姿態,表現出一種極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絕對”的冥想,努力把那強壯的身體抽縮、彎壓成一團。他的肌肉非常緊張,不但在全神貫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惱之中。他注視著下面所演的悲劇,他同情、愛惜人類,因而不能對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後的判決,所以他懷著極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體現了偉大詩人但丁內心的苦悶。這種苦悶的內心情感,透過對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藝術處理,生動地表現出來,例如那突出的前額和眉弓,使雙目凹陷,隱沒在暗影之中,曾強了苦悶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緊緊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痙攣般彎曲的腳趾,有力地傳達了這種痛苦的情感。這種表面沉靜而隱藏於內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關於羅丹為什麼要用這尊粗壯結實的裸體形象來創造《思想者》,並準備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門飾《地獄之門》的頂上,不妨用羅丹自己的幾句話來解釋,他說:“一個人的形象和姿態必然顯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體表達內在精神。對於懂得這樣看法的人,裸體是最具有豐富意義的。”雕刻家在這件作品中,一方面採用了現實主義的精確手法,同時表達了與詩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義思想,他們對人類的苦難遭遇寄予了極大的同情和悲痛。 《思想者》奠定了奧古斯特·羅丹在世界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思想者》石膏原模的展出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據說《思想者》曾被翻模澆注過近50件,遍佈世界各地。此次參展的石膏原模不僅出自羅丹之手,甚至還保留著他的指紋。 另一代表作《青銅時代》、被喻為“新時代的大衛”的男性人體雕塑,是一個平凡青年男子的真實寫照,它表現的是人類從矇昧、野蠻中脫離出來而逐漸具有清醒意識的精神狀態。在作品中運用人體來表達情感和揭示人性,是羅丹跨出了他藝術道路上關鍵性的一步。 羅丹被譽為西方傳統雕塑集大成者,自羅丹開始,雕塑才成為西方藝術的重要一脈,羅丹也是西方藝術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工作室和雕塑工廠,能夠成批生產複製作品的藝術家。藝術家的價值,是讓作品說話。雕塑家,首先是思想家。
英文名稱:Rodin’s The Thinker 思想者青銅,198×129.5×134釐米,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創作於1880-1900年,藏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思想者》的創作出自於《地獄之門》,那是為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而做的大門。羅丹在設計《地獄之門》銅飾浮雕的總體構圖時,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這一尊後來成為他個人藝術的里程碑的圓雕《思想者》,它是被預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獄之門》的門頂上的,原來被一些淺浮雕圍繞著,這些浮雕是根據但丁的《神曲》而創作的。後來獨立出來,放大3 倍。最初羅丹給這尊雕像命名為《詩人》,意在象徵著但丁對於地獄中種種罪惡幽靈的思考。為了這個形象,羅丹傾注了巨大的藝術力量。 1988年,《思想者》第一次在哥本哈根展出,尺寸同《地獄之門》的相當(0.72m),名字叫做《詩人》。1889年,這尊以《思想者--詩人》為名的石膏像,在莫奈--羅丹巴黎連展中展出。從此以後,《思想者》成為唯一的名字,在世界各地無數的展覽中出現。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倫敦第一次展出。同年銅雕像在巴黎的的全國美術展中展出,它被放在大宮殿中心穹頂下貴賓的位置。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個強有力的勞動男子。這個巨人彎著腰,屈著膝,右手託著下頜,默視下面發生的悲劇。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頭觸及嘴唇的姿態,表現出一種極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絕對”的冥想,努力把那強壯的身體抽縮、彎壓成一團。他的肌肉非常緊張,不但在全神貫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惱之中。他注視著下面所演的悲劇,他同情、愛惜人類,因而不能對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後的判決,所以他懷著極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體現了偉大詩人但丁內心的苦悶。這種苦悶的內心情感,透過對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藝術處理,生動地表現出來,例如那突出的前額和眉弓,使雙目凹陷,隱沒在暗影之中,曾強了苦悶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緊緊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痙攣般彎曲的腳趾,有力地傳達了這種痛苦的情感。這種表面沉靜而隱藏於內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關於羅丹為什麼要用這尊粗壯結實的裸體形象來創造《思想者》,並準備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門飾《地獄之門》的頂上,不妨用羅丹自己的幾句話來解釋,他說:“一個人的形象和姿態必然顯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體表達內在精神。對於懂得這樣看法的人,裸體是最具有豐富意義的。”雕刻家在這件作品中,一方面採用了現實主義的精確手法,同時表達了與詩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義思想,他們對人類的苦難遭遇寄予了極大的同情和悲痛。 《思想者》奠定了奧古斯特·羅丹在世界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思想者》石膏原模的展出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據說《思想者》曾被翻模澆注過近50件,遍佈世界各地。此次參展的石膏原模不僅出自羅丹之手,甚至還保留著他的指紋。 另一代表作《青銅時代》、被喻為“新時代的大衛”的男性人體雕塑,是一個平凡青年男子的真實寫照,它表現的是人類從矇昧、野蠻中脫離出來而逐漸具有清醒意識的精神狀態。在作品中運用人體來表達情感和揭示人性,是羅丹跨出了他藝術道路上關鍵性的一步。 羅丹被譽為西方傳統雕塑集大成者,自羅丹開始,雕塑才成為西方藝術的重要一脈,羅丹也是西方藝術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工作室和雕塑工廠,能夠成批生產複製作品的藝術家。藝術家的價值,是讓作品說話。雕塑家,首先是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