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蕾生命智慧

    “聽話教育”一直都是中國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生氣時講小孩:“你一點都不聽話”!出差時叮囑小孩:“在家聽話哈!”。在英語相類似的情境中,“聽話”沒有對應的表達,比較相近的是Be nice! 想想可能跟華人民這五千年來都被獨裁統治有關係,本身就缺乏民主意識。在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追求的都是正確答案,極少注重學生的思考過程,因此,中國孩子的短板普遍在於缺乏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到了民眾的自我意識越來越覺醒的今天,做爹媽其實已經不願意自己的小孩只是“聽話”、“遵從權威”,而更是希望他成為會思考、有獨立判斷力的人。基於此,“孩子聽話”這個目標顯然就不合適了。

    父母之所以要小孩聽話,是因為認為自己都是對的,孩子按自己做的就是一定是對的。可問題在於第一父母不一定總是對的,要求“聽話”本身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過程;第二容易埋下他日孩子逆反的“禍根”:“小時候老子欺負兒子,長大兒子欺負老子!”

    不要求孩子聽話,而要求他做明智的選擇

    在吳蕾親子情商,有一項情商能力叫做“負責任地做決定”(Responsible Decision making)。老師一直跟孩子強調的是——“你不需要聽話,而是要思考和權衡,並做出明智的選擇”。 比如,小孩子下了課收拾自己位置周圍的垃圾,並不是因為他們聽從老師的要求,而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尊重課堂環境”和“尊重大家”的行為。

    在家裡也是,你讓你女兒去刷牙,她認真按時去刷了,並不是她聽話,而是她做出了負責任的決定,如果她不認真愛護牙齒,她就可能面臨一口爛牙的風險,再也當不成“美麗的公主”。

    “負責任地做決定”是一項綜合情商能力,包括自控、思考、評估後果和採取行動的過程。比起“聽話和遵從”,要複雜許多。但是,一但學會負責任地做決定,你孩子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

    吳蕾親子情商分享家庭操作貼士

    1-跟你孩子解釋什麼是“做明智的選擇”或“做負責任的決定”。你兒子現在選擇天天練枯燥的鋼琴,不是為了你,聽你的話,而是為了以後可以充分地享受音樂,並且感染他的朋友、未來的妻子和小孩;

    2-教給你孩子停止—思考—權衡的步驟,讓他理解選擇跟後果的關係;培養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不是做自己想做的,而是做自己應該做的;

    3-如果孩子沒有做出明智的選擇,不要說教和指責,僅僅表達惋惜——“下一次,你就知道如何做聰明的決定了”,你表示同情的時候,孩子會後悔自己做了愚蠢的決定;但是一旦你開始說教和指責,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你,忙於反感你的嘮叨而非反省自己了。

    4-在有危險的情況下,比如在馬路上玩,就不能讓孩子自己思考做決定了。

    有一個非常”技巧“的情況:有時後果不是馬上出現,而做這件事對孩子又很重要。比如,你的孩子不刷牙,牙齒並不會馬上爛掉,但是如果她真的決定不刷牙,後面的後果會很嚴重,這時,你就要要求孩子去刷牙後才能上床,並且告訴她,因為你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媽媽,在孩子沒有學會“負責任的選擇”之前,媽媽要幫助自己的小孩做。一旦孩子某天自己主動去刷牙,記得稱讚她“做了聰明的選擇”!

    總之,用要求孩子“做明智的選擇”代替“聽話”,你不僅徹底消除孩子會逆反的潛在風險,還培養了孩子獨立思考和自我決定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以上的男人喜歡什麼樣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