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廷

    我們跟那些諾貝爾獎獲得者都不是同一時代的人,對他們幼兒時期,在幼兒園裡是怎麼度過的,只能透過記載或合理的揣測來表述。許多的名人傳記,在記載這位名人的時候,往往都忽視了對名人幼兒時期的記載。這也難怪,因為名人成名的時候,已是壯年,特別是那些科學家,未成名之前是默默無聞的,也許誰也不知道他,誰也不關注他。更不會去關注他的幼兒時期。等他成名了,他的幼兒時期,早已成為過去。別說別人不知道,就是他自己也有記不清的。好在有這麼一位,他不僅記得清,而且記得在幼兒園裡都學到了什麼。他就是前蘇聯物理學家卡皮察。

    卡皮察因為對低溫物理學的研究,獲得了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

    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平靜地回答:“不是在大學,也不是在實驗室,而是在幼兒園。”

    他繼續答道:“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答應小朋友或別人的事要做到;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老人的回答,令許多人感到驚訝和不理解。能拿到諾貝爾這樣的世界級獎項,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幼兒園裡學到的?真是不可思議。

    從卡皮察的回答不難看出,諾貝爾獎得主,幼兒時期,在幼兒園裡,也跟其他孩子一樣,主要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孩子學會了分享,就會朋友多,能合作,顯得懂事,大方。這也是做人的重要一條。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這是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社會是有規則的。一個建立了規則意識的孩子,並不僅僅是“乖”,“聽話”和“好調教”,更重要的是,遵守規則能保證孩子在秩序中成長,讓孩子學會判斷是非善惡,自發地建立良好秩序與和諧的氛圍。

    “東西要放整齊;”培養孩子愛整理的習慣,養成這種習慣能夠有效克服孩子玩具亂扔亂放,做完作業不收拾書包,房間裡亂七八糟不收拾等等壞習慣。不僅如此,把東西放整齊,還有利於鍛鍊孩子思維的條理性。

    “飯前要洗手;”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能減少疾病,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位。

    “午飯後要休息;”良好的作息習慣,能夠讓人精力充沛,思維敏捷。

    “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知錯認錯善莫大焉。這對於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的人際交往有很大幫助。

    “答應小朋友或別人的事要做到;”承諾是金,孩子從小養成誠實守信的品格,長大信譽度就高。

    “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愛學習的習慣,要靠有目的訓練,一旦養成了愛學習的習慣,孩子將受益終生。

    這八句話,高度概括了人生應該具備的良好行為習慣。這些行為習慣還必須從小培養和鍛鍊。

    所以說,從卡皮察的回答,我們可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的去揣測諾貝爾獎獲得者,幼兒時期,在幼兒園裡是怎麼度過的?

    我覺得,他們也跟其他孩子一樣,都是在養成教育的課堂與課間活動中度過的。

    不同的是,一般人,把這些學習和養成的良好習慣,走著走著就變了,甚至,好習慣沒保持住,壞習慣卻佔了上風。

    而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把這些能讓人享用終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保持了一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硫酸鋁的主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