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fuei30299

    詩歌作為一種經久不衰的語言藝術,和音樂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自古以來,吟誦一直是學習詩歌的一個有效途徑。那麼,吟誦詩歌時要注意那些方面的問題呢?首先,要仔細揣摩詩歌的情感。許多詩歌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詩歌的情感也是特定時代,特定人物,特定場景之下的特定的情感。如果脫離這一點,就很難準確地把握詩歌的情感,更談不上恰當的吟誦。所以,吟誦時,我們要“口誦心悟”,設身處地地想像作者所處的特定環境和詩歌所描繪的特定場景,把自己當成詩歌的抒情主人公。只有這樣才能恰如其分地傳達出文章所蘊涵的情感。例如,《六月,我們看海去》體現了20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青年不安於現狀的探索精神和勇於闖蕩的生命渴望。在吟誦這首詩歌時,我們只有把自己想像成當時的青年,真正沉浸到詩歌特定的環境中去,才能準確的傳達出詩歌的情感。其次,恰當做好詩歌內外在韻律的轉換。情感是詩歌的一種內在的韻律,吟誦出來就成了外在的節奏。“音者,產乎人心者也,感於心則蕩乎音”。情感的不同,表現在節奏上也有差別。一般情況下,輕鬆愉快的心情,節奏應明快;緊張恐懼的心理,節奏要短促;悲傷痛苦的情感,節奏當緩慢;狂喜振奮的激情,節奏要加快。例如,《六月,我們看海去》節奏要明快,要和著一群風風火火的青年奔向大海的腳步聲來讀,甚至可以採用搖滾樂“說唱”的節奏形式,來表現詩句中那種天然的節奏。第三,準確把握詩歌的停頓。不同的詩歌體材,停頓的方式往往也不同。《詩經》以四言詩為主,切分時往往採用“二二”式,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騷體詩的停頓,一般根據句中助詞的位置確定,如“步餘馬兮/山皋,抵余車兮/芳林”。律詩和絕句的停頓也有一定的規律,五言詩一般採用“二一二”或“二二一”式,七言詩一般採用“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式。而現代詩歌的停頓相對來說就比較靈活,它一般要根據句子的語意而定,例如《相信未來》的第五節“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這一節不能在每一句之後停頓,而要抓住關聯詞語“不管……是……還是……”一氣呵成。第四,吟誦詩歌還要處理好語調和重音。語調,根據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可分為四種:升調、降調、平調、曲調。升調,前平後高,語勢上升,一般用來表示疑問、反問、驚訝、興奮等語氣。降調,先平後低,語勢漸降,一般用於陳述、感嘆、祈使等語氣,表示肯定、堅決、感嘆、讚美、祝福、痛苦等感情。平調,語勢平穩舒緩,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用於不帶特殊感情的陳述和說明,還可表示嚴肅、平靜、莊重、冷漠等感情。曲調,全句語調彎曲,或先升後降,或先降後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詞語拖長著念,這種句調常用來表示諷刺、厭惡、反語、意在言外等語氣。重音,則一般用於需要強調的內容。例如《相信未來》前三節的每一節末尾的“相信未來”,要用重音和曲調,字字拖長,一字一頓,且逐次遞進。這樣可準確表達出作者在那個是非混淆、黑白顛倒的時代裡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除了上述技巧以外,吟誦者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透過使用顫音、鼻音、喉音、氣聲、體態等來增強吟誦的效果。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防止把吟誦當成一種純技巧性的東西,因為吟誦本身就是一種十分個性化的活動,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結合一些朗誦的技巧,創造性地對詩歌進行個性化的吟誦。

  • 2 # sfuei30299

    詩歌作為一種經久不衰的語言藝術,和音樂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自古以來,吟誦一直是學習詩歌的一個有效途徑。那麼,吟誦詩歌時要注意那些方面的問題呢?首先,要仔細揣摩詩歌的情感。許多詩歌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詩歌的情感也是特定時代,特定人物,特定場景之下的特定的情感。如果脫離這一點,就很難準確地把握詩歌的情感,更談不上恰當的吟誦。所以,吟誦時,我們要“口誦心悟”,設身處地地想像作者所處的特定環境和詩歌所描繪的特定場景,把自己當成詩歌的抒情主人公。只有這樣才能恰如其分地傳達出文章所蘊涵的情感。例如,《六月,我們看海去》體現了20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青年不安於現狀的探索精神和勇於闖蕩的生命渴望。在吟誦這首詩歌時,我們只有把自己想像成當時的青年,真正沉浸到詩歌特定的環境中去,才能準確的傳達出詩歌的情感。其次,恰當做好詩歌內外在韻律的轉換。情感是詩歌的一種內在的韻律,吟誦出來就成了外在的節奏。“音者,產乎人心者也,感於心則蕩乎音”。情感的不同,表現在節奏上也有差別。一般情況下,輕鬆愉快的心情,節奏應明快;緊張恐懼的心理,節奏要短促;悲傷痛苦的情感,節奏當緩慢;狂喜振奮的激情,節奏要加快。例如,《六月,我們看海去》節奏要明快,要和著一群風風火火的青年奔向大海的腳步聲來讀,甚至可以採用搖滾樂“說唱”的節奏形式,來表現詩句中那種天然的節奏。第三,準確把握詩歌的停頓。不同的詩歌體材,停頓的方式往往也不同。《詩經》以四言詩為主,切分時往往採用“二二”式,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騷體詩的停頓,一般根據句中助詞的位置確定,如“步餘馬兮/山皋,抵余車兮/芳林”。律詩和絕句的停頓也有一定的規律,五言詩一般採用“二一二”或“二二一”式,七言詩一般採用“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式。而現代詩歌的停頓相對來說就比較靈活,它一般要根據句子的語意而定,例如《相信未來》的第五節“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這一節不能在每一句之後停頓,而要抓住關聯詞語“不管……是……還是……”一氣呵成。第四,吟誦詩歌還要處理好語調和重音。語調,根據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可分為四種:升調、降調、平調、曲調。升調,前平後高,語勢上升,一般用來表示疑問、反問、驚訝、興奮等語氣。降調,先平後低,語勢漸降,一般用於陳述、感嘆、祈使等語氣,表示肯定、堅決、感嘆、讚美、祝福、痛苦等感情。平調,語勢平穩舒緩,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用於不帶特殊感情的陳述和說明,還可表示嚴肅、平靜、莊重、冷漠等感情。曲調,全句語調彎曲,或先升後降,或先降後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詞語拖長著念,這種句調常用來表示諷刺、厭惡、反語、意在言外等語氣。重音,則一般用於需要強調的內容。例如《相信未來》前三節的每一節末尾的“相信未來”,要用重音和曲調,字字拖長,一字一頓,且逐次遞進。這樣可準確表達出作者在那個是非混淆、黑白顛倒的時代裡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除了上述技巧以外,吟誦者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透過使用顫音、鼻音、喉音、氣聲、體態等來增強吟誦的效果。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防止把吟誦當成一種純技巧性的東西,因為吟誦本身就是一種十分個性化的活動,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結合一些朗誦的技巧,創造性地對詩歌進行個性化的吟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安全意識?做到高高興興上學去,平平安安回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