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欺人太甚,中俄聯合發起正面挑戰。而太空旅遊則是兩回事
2021年3月9日,中國國際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經理羅戈津,透過影片簽署了《中俄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諒解備忘錄》。兩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建設月球科研站,並向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和國際夥伴開放,加強科學技術交流,推動人類和平利用太空。可以說,在月球計劃上,中俄兩國正式聯合,跟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槓上了,正式向美國的太空霸權發起挑戰。
2020年10月13日,美國聯合意大例、澳洲、加拿大、日本、盧森堡、阿聯酋、英國這7個國家,簽署《阿爾忒彌斯計劃協定書》,正式啟動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該計劃打算在2024年進行登月,並且還要在月球建立空間站和地面基地。但是這份計劃,對月球進行包乾劃分,參與國可和美國一道,獲得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並在建造月球基地後,在周圍確立安全區,已阻止其他國家、公司對開採工作進行破壞。可以說要繞開其他國家搶佔月球領土和資源,進行事實上的瓜分月球。
阿爾忒彌斯計劃登月用的SLS運載火箭,計劃今年首次發射
“阿爾忒彌斯計劃”完全可以說是欺人太甚,美國妄圖憑藉自身太空技術上的優勢,在月球上跑馬圈地,造成搶佔領土以及資源事實,其他國家想要分一杯羹,只有加入美國團伙。特別是在受控核聚變技術越來越實現可能的情況下,單月球上的氦3資源就可以說是未來能源的高地。而中俄的聯合月球科研站計劃,則是向美國“阿爾忒彌斯計劃”遞交的宣戰書。
長征九號的立項以及500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試車也標誌著中國正式吹響向月球進軍的號角
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實力穩步下降,已經無力承擔開發月球這樣級別開發所需的鉅額資金。但作為人類太空先驅、老牌宇航大國,俄羅斯技術底蘊還是相當深厚。而中國雖然近些年,在航天方面異軍突起,取得豐碩成果,但技術和經驗積累還有相當欠缺。兩國共同執行月球計劃,可以說是優勢互補,可以大大提速兩國月球開發計劃進度,共同挑戰美國的霸權。
據說美劇《太空部隊》是紀錄片
並且中俄聯手推進月球國際科研站計劃,也給國際上其他國家以另外選擇,特別是歐空局的核心法國。法國和德國同樣沒有參與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串聯起歐洲,就差不多會讓“阿爾忒彌斯計劃”變成五眼同盟及其附庸自嗨計劃。
至於太空旅遊是兩回事,目前情況下,即使排除經濟因素,也很少有人能夠承擔標準宇航員所需要的技能和身體要求。俄羅斯曾用聯盟號飛船送過幾個富豪上太空旅遊賺錢,但也進行半年多的專業訓練。火箭發射和飛船返回時要承受巨大的過載,而人體長時間處於失重環境下,大腦前庭平衡系統會受損,骨密度和肌肉密度也會流失,需要經過嚴格系統的訓練才能,並使身體達到理想值才能減輕“太空病”造成的危害。
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火箭
所以現在謀劃的太空旅行更多是針對近太空開展,像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已經臨近門檻。造型非常和諧的“新謝潑德”可重複利用火箭,計劃飛到距離地面100公里的的“卡門線”再返回,11分鐘旅程讓乘客體會4分鐘失重太空感覺。
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欺人太甚,中俄聯合發起正面挑戰。而太空旅遊則是兩回事
2021年3月9日,中國國際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經理羅戈津,透過影片簽署了《中俄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諒解備忘錄》。兩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建設月球科研站,並向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和國際夥伴開放,加強科學技術交流,推動人類和平利用太空。可以說,在月球計劃上,中俄兩國正式聯合,跟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槓上了,正式向美國的太空霸權發起挑戰。
2020年10月13日,美國聯合意大例、澳洲、加拿大、日本、盧森堡、阿聯酋、英國這7個國家,簽署《阿爾忒彌斯計劃協定書》,正式啟動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該計劃打算在2024年進行登月,並且還要在月球建立空間站和地面基地。但是這份計劃,對月球進行包乾劃分,參與國可和美國一道,獲得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並在建造月球基地後,在周圍確立安全區,已阻止其他國家、公司對開採工作進行破壞。可以說要繞開其他國家搶佔月球領土和資源,進行事實上的瓜分月球。
阿爾忒彌斯計劃登月用的SLS運載火箭,計劃今年首次發射
“阿爾忒彌斯計劃”完全可以說是欺人太甚,美國妄圖憑藉自身太空技術上的優勢,在月球上跑馬圈地,造成搶佔領土以及資源事實,其他國家想要分一杯羹,只有加入美國團伙。特別是在受控核聚變技術越來越實現可能的情況下,單月球上的氦3資源就可以說是未來能源的高地。而中俄的聯合月球科研站計劃,則是向美國“阿爾忒彌斯計劃”遞交的宣戰書。
長征九號的立項以及500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試車也標誌著中國正式吹響向月球進軍的號角
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實力穩步下降,已經無力承擔開發月球這樣級別開發所需的鉅額資金。但作為人類太空先驅、老牌宇航大國,俄羅斯技術底蘊還是相當深厚。而中國雖然近些年,在航天方面異軍突起,取得豐碩成果,但技術和經驗積累還有相當欠缺。兩國共同執行月球計劃,可以說是優勢互補,可以大大提速兩國月球開發計劃進度,共同挑戰美國的霸權。
據說美劇《太空部隊》是紀錄片
並且中俄聯手推進月球國際科研站計劃,也給國際上其他國家以另外選擇,特別是歐空局的核心法國。法國和德國同樣沒有參與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串聯起歐洲,就差不多會讓“阿爾忒彌斯計劃”變成五眼同盟及其附庸自嗨計劃。
至於太空旅遊是兩回事,目前情況下,即使排除經濟因素,也很少有人能夠承擔標準宇航員所需要的技能和身體要求。俄羅斯曾用聯盟號飛船送過幾個富豪上太空旅遊賺錢,但也進行半年多的專業訓練。火箭發射和飛船返回時要承受巨大的過載,而人體長時間處於失重環境下,大腦前庭平衡系統會受損,骨密度和肌肉密度也會流失,需要經過嚴格系統的訓練才能,並使身體達到理想值才能減輕“太空病”造成的危害。
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火箭
所以現在謀劃的太空旅行更多是針對近太空開展,像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已經臨近門檻。造型非常和諧的“新謝潑德”可重複利用火箭,計劃飛到距離地面100公里的的“卡門線”再返回,11分鐘旅程讓乘客體會4分鐘失重太空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