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元芳有看法
-
2 # GO鄉村佛系老曹
進入3月份,各地玉米價格上漲“好戲連連”,並一度掀起“高潮”。
內蒙古玉米達到了1968元/噸,東北產
區目前已突破1900元/噸,華北部分產區玉米價格更是達到2000元/噸,南方港口玉米價格突破2000元/噸大關。2018年初的玉米可以說是一路猛漲,高歌猛進。
那玉米價格下一步走勢如何呢?
我認為,到4月中旬或者四月底之前,玉米價格還是有所上漲,最多可以漲到2200元/噸,但是未來價格應該會快速下降,回到1600元-1800元/噸的區間。
原因如下:
1、春節後養殖企業大量購買飼料,導致飼料價格上漲,間接促進了玉米價格的上漲,所以我認為現在玉米價格高不僅僅是因為簡單的供需關係,市場的短期炒作也佔了很大的原因;
3、玉米作為常規的經濟作物,進口玉米對於中國產玉米的衝擊還是十分巨大的,一旦進口玉米大量到港,會,快速拉低玉米的價格。
我認為,玉米價格2000元左右/噸的價格已經屬於十分適合出售的價格的,不建議大量囤積玉米,未來風險還是挺大的,近期價格合適能出就出的,安全第一。
-
3 # 陶陶然觀察
經歷一個多月追“漲”,國內玉米突然流出3月末4月初“定向”+“拍賣”投放2014、2015年產玉米的傳聞。受此訊息影響,從東北到華北,各大玉米收購主體漲價圈糧的情況戛然而止,個別地方,價格小幅下調20元/噸,但也不能說玉米行情就此將一蹶不振,預計國儲拍賣前,玉米市場行情或以穩為主。
其一,剛需仍在。深加工產能增加,對玉米的消費能力穩步增強。據統計,2016-17年度玉米深加工企業消耗玉米6800萬噸,比上一年度增加1400萬噸。玉米深加工企業備貨以5月為目標,而當前庫存尚未到預期,個別企業備貨僅能維持半個月生產。剛需仍在,支撐玉米價格很難大幅跌落。
其二,供給不足。去年種植結構調整使玉米種植面積下調,再加上個別地區遭受蟲害、自然災害等使2016、2017年產玉米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減產,連續2年的減產使玉米總產量減少。而進口方面,受中美“雙反”貿易影響,當前進口玉米及替代品一定程度受阻。國內供給低於需求,玉米已由此前過剩轉為緊缺。
雖然中場已過,但有分析認為很有可能還有高點,目前停漲或可視為終點前的緩衝。但大家也不可過於樂觀,國儲拍賣蓄勢待發,即便回暖上漲,空間也將十分有限。
回覆列表
目前的趨勢來看,持續看漲。
我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一個規律,玉米價格和生豬價格是明顯倒掛的,生豬價格漲玉米肯定便宜,生豬價格一旦跌下來,那麼玉米價格肯定會漲起來。
雖然我離開農村很多年了,但和老百姓交往的機會很多,最近幾年,絕大多數的農產品都不景氣,價格一直萎靡不振,特別是我們這邊主要以花生作為經濟作物的農民們,更是深受其害,到現在花生米的價格居然才三塊出頭,賺錢談不上了,根本就是個虧多虧少的問題。
玉米這幾年的價格是更低,一直沒走出行情來,因為這幾年的生豬價格一直高居不下,好行情持續了得三年左右,這三年也是玉米價格低價執行的時候,不過隨著年後生豬價格的跳水,玉米行情突然間開始不斷攀升。
玉米作為生豬的主要口糧,按說應該是水漲船高才對,不知為啥會出現這種價格倒掛的現象。有明白的三農專家給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