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
粵語流行歌曲,一般指香港的用粵語(廣東話)唱的流行曲,由於香港的原創作曲家是廣東人,又叫廣東歌。一般所指是近代的“粵語流行音樂”,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所帶動的一股潮流,其後蓬勃發展的粵語流行歌曲;這一定義亦正符合了大部分1970年代或以後出生的香港人對“粵語流行歌曲”的認知範圍。一如其他流行音樂,粵語流行曲是一種商品;一種反映某段時期社會面貌和價值觀的商品。
中文名
粵語流行歌曲
外文名
Cantopop
又稱
廣東歌
定義1
用粵語(廣東話)唱的流行曲
帶動潮流
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
定義2
反映某時社會面貌和價值觀的商品
代表歌手
許冠傑,陳百強,張國榮,譚詠麟,Beyond
開山鼻祖
許冠傑
起源
一般說法流行曲源於1950年代初期,但確切的源頭仍然莫衷一是,有著不同的說法。惟初期的粵語流行曲脫胎自粵曲中的小曲,乃不爭的事實。小曲是傳統粵劇的過場譜子,除原有的廣東譜子外,大量套用易於上口及流行的國語時代曲、歐西流行曲以至外省民歌,填上粵語曲詞,以粵曲的唱腔及配樂出現。
發展史
1950年代
1950年代前的香港社會結構大致可分三為階層:上層是英國殖民政府高官、外資商行高層與一小撮華人商辦與富商;中產階層只佔少數;下層是傭工、文員、和佔大多數的勞動人口。各階層的交往與流動不多,涇渭分明,絕少互相溝通。但1949年大量移民湧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萬人,是戰前的四倍多。新移民之中,除了少數的資本商家和專業人士外,絕大部份都是操粵語的廣東農村居民,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樂是粵曲。
從粵劇滋生出純演唱的粵曲歌壇,將全出粵劇化整為零,在民間流傳,一般歌壇附設在茶樓之內,供人品茶聽曲,消費尚算普及,平民可以負擔,在五十年代初期,十分興旺。
1960年代
及至1960年代時,也是香港粵語電影流行的年代,不少香港電影更賣埠東南亞等地而大受歡迎,譚炳文、鄧寄塵和鄭君綿等當時的電影演員均曾推出唱片。當時粵語流行音樂只是粵語電影的附屬品,未能獨當一面成為藝人發展的事業。而且一般香港粵語片中粵劇風格的唱腔亦不易受年輕人的喜歡,被認為是陳舊和市井的,好像“廟街王子”-尹光就是其中的代表。當時的大部份年輕人還是依舊偏好於英文歌曲和國語歌曲。1960年代後期,來自新加坡的鄭錦昌和麗莎開啟香港市場,當時的鄭錦昌有“粵曲王子”之稱、而麗莎被稱為“粵曲王后”。他們的經典名曲包括《新禪院鐘聲》、《唐山大兄》、《相思淚》等,可是仍未令粵語流行音樂走出低下階層音樂的形象。其他當時的主要電影演員如陳寶珠、胡楓、呂奇、蕭芳芳等也有不少歌曲作品,主要是電影插曲。
早期香港的娛樂場所如酒廊、夜總會被英文歌曲及國語歌曲所主導,當時本地著名歌手較為現時香港人所熟悉的包括祖·尊尼亞(Joe Junior)與黎愛蓮(Irene Ryder)和泰迪羅賓(Teddy Robin)等。英文歌曲主要流行的原因是演唱這類高階娛樂場所以上流社會的洋人為主,只有少數華人較有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來負擔這類高階消費。
粵語歌
粵語流行歌曲,一般指香港的用粵語(廣東話)唱的流行曲,由於香港的原創作曲家是廣東人,又叫廣東歌。一般所指是近代的“粵語流行音樂”,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所帶動的一股潮流,其後蓬勃發展的粵語流行歌曲;這一定義亦正符合了大部分1970年代或以後出生的香港人對“粵語流行歌曲”的認知範圍。一如其他流行音樂,粵語流行曲是一種商品;一種反映某段時期社會面貌和價值觀的商品。
中文名
粵語流行歌曲
外文名
Cantopop
又稱
廣東歌
定義1
用粵語(廣東話)唱的流行曲
帶動潮流
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
定義2
反映某時社會面貌和價值觀的商品
代表歌手
許冠傑,陳百強,張國榮,譚詠麟,Beyond
開山鼻祖
許冠傑
起源
一般說法流行曲源於1950年代初期,但確切的源頭仍然莫衷一是,有著不同的說法。惟初期的粵語流行曲脫胎自粵曲中的小曲,乃不爭的事實。小曲是傳統粵劇的過場譜子,除原有的廣東譜子外,大量套用易於上口及流行的國語時代曲、歐西流行曲以至外省民歌,填上粵語曲詞,以粵曲的唱腔及配樂出現。
發展史
1950年代
1950年代前的香港社會結構大致可分三為階層:上層是英國殖民政府高官、外資商行高層與一小撮華人商辦與富商;中產階層只佔少數;下層是傭工、文員、和佔大多數的勞動人口。各階層的交往與流動不多,涇渭分明,絕少互相溝通。但1949年大量移民湧入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萬人,是戰前的四倍多。新移民之中,除了少數的資本商家和專業人士外,絕大部份都是操粵語的廣東農村居民,在1950年初期,真正流行的音樂是粵曲。
從粵劇滋生出純演唱的粵曲歌壇,將全出粵劇化整為零,在民間流傳,一般歌壇附設在茶樓之內,供人品茶聽曲,消費尚算普及,平民可以負擔,在五十年代初期,十分興旺。
1960年代
及至1960年代時,也是香港粵語電影流行的年代,不少香港電影更賣埠東南亞等地而大受歡迎,譚炳文、鄧寄塵和鄭君綿等當時的電影演員均曾推出唱片。當時粵語流行音樂只是粵語電影的附屬品,未能獨當一面成為藝人發展的事業。而且一般香港粵語片中粵劇風格的唱腔亦不易受年輕人的喜歡,被認為是陳舊和市井的,好像“廟街王子”-尹光就是其中的代表。當時的大部份年輕人還是依舊偏好於英文歌曲和國語歌曲。1960年代後期,來自新加坡的鄭錦昌和麗莎開啟香港市場,當時的鄭錦昌有“粵曲王子”之稱、而麗莎被稱為“粵曲王后”。他們的經典名曲包括《新禪院鐘聲》、《唐山大兄》、《相思淚》等,可是仍未令粵語流行音樂走出低下階層音樂的形象。其他當時的主要電影演員如陳寶珠、胡楓、呂奇、蕭芳芳等也有不少歌曲作品,主要是電影插曲。
早期香港的娛樂場所如酒廊、夜總會被英文歌曲及國語歌曲所主導,當時本地著名歌手較為現時香港人所熟悉的包括祖·尊尼亞(Joe Junior)與黎愛蓮(Irene Ryder)和泰迪羅賓(Teddy Robin)等。英文歌曲主要流行的原因是演唱這類高階娛樂場所以上流社會的洋人為主,只有少數華人較有社會地位和經濟能力來負擔這類高階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