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退二線幹部”,是對達到一定年齡由領導職務轉任非領導職務的幹部的俗稱。這類幹部在職在編,享受原任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但不再承擔領導職責。他們既不同於退休幹部,也不同於正常晉升為非領導職務的幹部,在相關法規規定的公務人員序列中無法對號入座,屬於特定時期由各級黨委政府透過自定政策予以調整的特定幹部群體。一、“退二線”的來源為加快乾部年輕化程序,不少地方出臺政策,對領導幹部的最高任職年齡進行限制,到了最高任職年齡後必須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轉為非領導職務(俗稱“退二線”)。這一規定的實施在一定時間內對實現機關幹部年輕化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任務非常繁重、公共行政資源和公共財政資源較為緊缺的形勢下,這一規定帶來的負面作用逐步顯現,各部門要求增加人員編制的申請逐年增多,不少部門正常執行受到影響。二、“退二線”的影響退二線造成大量“在編不在崗”的人員,相當一部分就是“退二線”吃空餉的人。“退二線”如此盛行,自有其道理。在現實中,財政編制應該算是鐵飯碗,一旦捧上,只要不犯法、不犯大錯,編制就可以跟著人走,很難被端掉。而工作時間一長,缺乏進取精神、敬業精神的問題往往日益突出。人情世故和現行制度的缺陷交織作用在一起,對這種現象幾乎很難進行大刀闊斧改革。於是,出於短期的考慮,為了騰出工作崗位,為了照顧那些工作年限較長的人,各地就想出變通的辦法,,把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提前,讓一部分先退下來,由其他的人來頂替他們的工作。為了不引起上級單位、相關部門的追究,就稱之為“改非”“退二線”“內退”,其實就是退休不做事,照拿工資,是一種事實上的退休。在局外人看來,這樣做的確不公,不做事卻享受工資照發的待遇;在局內人看來,這就是編制帶來的最大好處,雖然一些地方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並不高,能享受到提前退休,退休金有保障的待遇,這是編制最大的“隱性福利”。這也解釋了許多人寧可暫時沒有編制也要排隊等候的原因。諸如此類的“退二線”實質上是突破相關政策底線的“提前退休”。讓公務員提前離崗,工資照發不誤,相應的再從社會上招考人員進行補充,額外增加了相應人員的工資,增加了財政負擔,一個鄉鎮不多,一個縣不多,但是全國累計起來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此輕鬆自在的“退二線”,實際上是制度性的吃空餉。其中核心的一點是編制所導致的身份固化,因為缺乏必要與嚴格的獎懲機制,最終導致“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成為一個頑疾。中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如何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設定合理的退休年齡,科學有序開發勞動力資源的潛力,正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率先消除體制內外退休制度的不公平現象,才能真正凝聚社會共識,共同為實行更為合理的退休制度掃清現實障礙。因此,針對享有編制就享有退休特權與特殊福利的相關制度改革的緊迫性就日益突顯。現實中很多單位都提前5年甚至更長時間讓公務人員在退休之前“退二線”,而理論上專家卻提要“延遲5年退休”。一提一延,5年正好互補。看來,“退二線”才是勞動力短缺的主要病因。所以,要想彌補勞動裡短缺的問題,延遲退休不是好的方法。筆者認為應該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管理,提升勞動效率,特別是嚴格執行現有的退休制度,杜絕“退二線”等眾多影響勞動力不足因素的存在。這樣才不至於讓人們在“退二線”與“延遲退休”這對矛盾面前徘徊,才不至於讓人們懵圈。
所謂“退二線幹部”,是對達到一定年齡由領導職務轉任非領導職務的幹部的俗稱。這類幹部在職在編,享受原任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但不再承擔領導職責。他們既不同於退休幹部,也不同於正常晉升為非領導職務的幹部,在相關法規規定的公務人員序列中無法對號入座,屬於特定時期由各級黨委政府透過自定政策予以調整的特定幹部群體。一、“退二線”的來源為加快乾部年輕化程序,不少地方出臺政策,對領導幹部的最高任職年齡進行限制,到了最高任職年齡後必須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轉為非領導職務(俗稱“退二線”)。這一規定的實施在一定時間內對實現機關幹部年輕化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任務非常繁重、公共行政資源和公共財政資源較為緊缺的形勢下,這一規定帶來的負面作用逐步顯現,各部門要求增加人員編制的申請逐年增多,不少部門正常執行受到影響。二、“退二線”的影響退二線造成大量“在編不在崗”的人員,相當一部分就是“退二線”吃空餉的人。“退二線”如此盛行,自有其道理。在現實中,財政編制應該算是鐵飯碗,一旦捧上,只要不犯法、不犯大錯,編制就可以跟著人走,很難被端掉。而工作時間一長,缺乏進取精神、敬業精神的問題往往日益突出。人情世故和現行制度的缺陷交織作用在一起,對這種現象幾乎很難進行大刀闊斧改革。於是,出於短期的考慮,為了騰出工作崗位,為了照顧那些工作年限較長的人,各地就想出變通的辦法,,把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提前,讓一部分先退下來,由其他的人來頂替他們的工作。為了不引起上級單位、相關部門的追究,就稱之為“改非”“退二線”“內退”,其實就是退休不做事,照拿工資,是一種事實上的退休。在局外人看來,這樣做的確不公,不做事卻享受工資照發的待遇;在局內人看來,這就是編制帶來的最大好處,雖然一些地方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並不高,能享受到提前退休,退休金有保障的待遇,這是編制最大的“隱性福利”。這也解釋了許多人寧可暫時沒有編制也要排隊等候的原因。諸如此類的“退二線”實質上是突破相關政策底線的“提前退休”。讓公務員提前離崗,工資照發不誤,相應的再從社會上招考人員進行補充,額外增加了相應人員的工資,增加了財政負擔,一個鄉鎮不多,一個縣不多,但是全國累計起來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此輕鬆自在的“退二線”,實際上是制度性的吃空餉。其中核心的一點是編制所導致的身份固化,因為缺乏必要與嚴格的獎懲機制,最終導致“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成為一個頑疾。中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如何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設定合理的退休年齡,科學有序開發勞動力資源的潛力,正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率先消除體制內外退休制度的不公平現象,才能真正凝聚社會共識,共同為實行更為合理的退休制度掃清現實障礙。因此,針對享有編制就享有退休特權與特殊福利的相關制度改革的緊迫性就日益突顯。現實中很多單位都提前5年甚至更長時間讓公務人員在退休之前“退二線”,而理論上專家卻提要“延遲5年退休”。一提一延,5年正好互補。看來,“退二線”才是勞動力短缺的主要病因。所以,要想彌補勞動裡短缺的問題,延遲退休不是好的方法。筆者認為應該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管理,提升勞動效率,特別是嚴格執行現有的退休制度,杜絕“退二線”等眾多影響勞動力不足因素的存在。這樣才不至於讓人們在“退二線”與“延遲退休”這對矛盾面前徘徊,才不至於讓人們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