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自1941年6月入侵蘇聯至1943年初,已經損失了200萬以上的兵員。除了歷年的徵補外,希特勒在1943年1月13日又釋出了“防衛第三帝國”的總動員令,其中把男子徵召的範圍定在16~65歲。這樣,德軍此刻仍然能在東線保有198個師。雖然素質不如往昔,但是其整體實力仍舊不可輕視。只是軍備的生產一直趕不上作戰的損耗,從而嚴重影響了德軍的戰鬥力。例如1943年1月時,東線全部18個裝甲師竟然只有495輛坦克可用,其困境可想而知。
與德軍形成對照的是,蘇軍方面自從斯大林格勒大勝後,利用潮水般的猛攻解放了許多城市,並從中獲得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充足的兵源。同時,蘇聯龐大的工業能力也源源不斷地供給前線軍備。更值得注意的是,蘇軍T-34坦克的出現使德軍也漸漸喪失了武器上的優勢。這樣,德軍便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面對東線的嚴峻態勢,轉任南方集團軍司令的曼斯坦因,向希特勒提出了兩種選擇:其一是放棄鄧尼茨河附近的土地以引誘蘇軍深入,待蘇軍戰鬥力衰竭後再予以反擊;其二是乘蘇軍尚未完成攻勢準備前先行發動攻擊,藉助大規模的包圍及殲滅戰重創蘇軍。然而,不論是“先攻”或者“後攻”,對曼斯坦因而言,充其量不過是在東線上造成一個和局罷了。
對兼任陸軍總司令的希特勒來說,東線的攻守問題不僅僅是個戰略問題,更是個重要的政治問題。斯大林格勒大敗之後,軸心國之間隱隱產生了一些動搖。希特勒認為,若採取“後攻”,不僅將被迫放棄無數德軍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廣大的土地及資源,更會對巴爾幹半島上的軸心國家產生不良的印象。唯有采取主動攻勢才能重新鞏固“德軍無敵”的神話,以加強各盟國的向心力。而且此時土耳其的問題也很棘手,同盟國及軸心國都想爭取土耳其加盟,德軍勢必要在東線有所表現。凡此種種因素,迫使希特勒作出了“先攻”的決定,而庫爾斯克戰線的突出部分正是攻擊的最佳目標。
斯大林格勒慘敗之後一直苦惱不已的希特勒決定先發制人,以庫爾斯克為突破口,發起新一輪攻勢,殲滅蘇軍主力兵團,保住奧寥爾突出部,為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的進一步東進創造有利條件。希特勒為此將集中50個陸軍師,共90萬人、2000多輛坦克。如此大規模的軍事準備蘇軍豈會視而不見?他們透過有效的情報偵察,對希特勒的企圖瞭如指掌。統帥部決定後發制人,先在庫爾斯克地域以堅強的防禦作戰拖垮進攻之敵,爾後發起反攻,回兵削掉奧廖爾突出部。他們在該地域投入了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共130萬人,坦克也達近3000輛,另有草原方面軍的強大預備隊作後援。
1943年4月15日,德軍開始擬定第6號作戰行動。由中央集團軍及南方集團軍對庫爾斯克一帶的突出部分實施南北夾擊,企圖包圍並殲滅其間的大量蘇軍。依照曼斯坦因的計劃,攻勢應當在5月初融雪期結束後發動,只要蘇軍整補還未完成,德軍便有可能重演1941年的大勝。但是許多的因素使得攻擊發起日一延再延,結果白白地延誤了大好戰機。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坦克數量的不足,重坦克更是如此。德軍入侵蘇聯初期雖然在坦克數量上居於劣勢,但是仍能靠優秀的乘員以及新式坦克打敗蘇聯。但是隨著戰局的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蘇軍在1941年底又研製出了新型T-34型坦克,這種坦克無論在火力、防護力還是機動力方面都比德國坦克優秀。因此,德軍對新型坦克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
德軍自1941年6月入侵蘇聯至1943年初,已經損失了200萬以上的兵員。除了歷年的徵補外,希特勒在1943年1月13日又釋出了“防衛第三帝國”的總動員令,其中把男子徵召的範圍定在16~65歲。這樣,德軍此刻仍然能在東線保有198個師。雖然素質不如往昔,但是其整體實力仍舊不可輕視。只是軍備的生產一直趕不上作戰的損耗,從而嚴重影響了德軍的戰鬥力。例如1943年1月時,東線全部18個裝甲師竟然只有495輛坦克可用,其困境可想而知。
與德軍形成對照的是,蘇軍方面自從斯大林格勒大勝後,利用潮水般的猛攻解放了許多城市,並從中獲得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充足的兵源。同時,蘇聯龐大的工業能力也源源不斷地供給前線軍備。更值得注意的是,蘇軍T-34坦克的出現使德軍也漸漸喪失了武器上的優勢。這樣,德軍便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面對東線的嚴峻態勢,轉任南方集團軍司令的曼斯坦因,向希特勒提出了兩種選擇:其一是放棄鄧尼茨河附近的土地以引誘蘇軍深入,待蘇軍戰鬥力衰竭後再予以反擊;其二是乘蘇軍尚未完成攻勢準備前先行發動攻擊,藉助大規模的包圍及殲滅戰重創蘇軍。然而,不論是“先攻”或者“後攻”,對曼斯坦因而言,充其量不過是在東線上造成一個和局罷了。
對兼任陸軍總司令的希特勒來說,東線的攻守問題不僅僅是個戰略問題,更是個重要的政治問題。斯大林格勒大敗之後,軸心國之間隱隱產生了一些動搖。希特勒認為,若採取“後攻”,不僅將被迫放棄無數德軍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廣大的土地及資源,更會對巴爾幹半島上的軸心國家產生不良的印象。唯有采取主動攻勢才能重新鞏固“德軍無敵”的神話,以加強各盟國的向心力。而且此時土耳其的問題也很棘手,同盟國及軸心國都想爭取土耳其加盟,德軍勢必要在東線有所表現。凡此種種因素,迫使希特勒作出了“先攻”的決定,而庫爾斯克戰線的突出部分正是攻擊的最佳目標。
斯大林格勒慘敗之後一直苦惱不已的希特勒決定先發制人,以庫爾斯克為突破口,發起新一輪攻勢,殲滅蘇軍主力兵團,保住奧寥爾突出部,為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的進一步東進創造有利條件。希特勒為此將集中50個陸軍師,共90萬人、2000多輛坦克。如此大規模的軍事準備蘇軍豈會視而不見?他們透過有效的情報偵察,對希特勒的企圖瞭如指掌。統帥部決定後發制人,先在庫爾斯克地域以堅強的防禦作戰拖垮進攻之敵,爾後發起反攻,回兵削掉奧廖爾突出部。他們在該地域投入了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共130萬人,坦克也達近3000輛,另有草原方面軍的強大預備隊作後援。
1943年4月15日,德軍開始擬定第6號作戰行動。由中央集團軍及南方集團軍對庫爾斯克一帶的突出部分實施南北夾擊,企圖包圍並殲滅其間的大量蘇軍。依照曼斯坦因的計劃,攻勢應當在5月初融雪期結束後發動,只要蘇軍整補還未完成,德軍便有可能重演1941年的大勝。但是許多的因素使得攻擊發起日一延再延,結果白白地延誤了大好戰機。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坦克數量的不足,重坦克更是如此。德軍入侵蘇聯初期雖然在坦克數量上居於劣勢,但是仍能靠優秀的乘員以及新式坦克打敗蘇聯。但是隨著戰局的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蘇軍在1941年底又研製出了新型T-34型坦克,這種坦克無論在火力、防護力還是機動力方面都比德國坦克優秀。因此,德軍對新型坦克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