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若是談到人性問題,中國傳統文化裡有三種學說,就有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告子的“性不善不惡論”等。印度佛教則是非善非惡論,知道善惡一體的人,就會懂得轉化,轉染成淨,本性流出一個真我來,這時候連解脫人都不知道了,那個清淨法身又是什麼呢?但是,中國儒家、佛家對人性善惡之總結,其相似性是非常高的。所以,清淨無汙染般若,是從佛性中流露出來的智慧。
佛教的“共業(識)”說,是群體共同具有的刻有時代特點的人性。個體未變,仍由業力牽引決定。人性本質在於自身從內對外的影響,善惡就在人的一念之間。我們若說人之初性本善,那為何人性後行惡之舉。若說人之初性本惡,惡與善又是怎麼定義的,有惡必有善焉。言惡必有善之對照,方顯出惡行,才能定其為惡。在這個世界中,若能夠容易分清善惡,那是最好不過的。可是有幾個人明辨是非,別說善惡終有報,能夠跳出利己來看善惡的有幾個人?知道利他就是利己,能夠捨生取義的又有幾人?我是想不通,因此才要這樣常思常想。
人性最大特點是善的,為善者必有好報,結善緣得善果。一切好與壞,都是自己的造成,所謂自作自受,好也是自作自受,壞也是自作自受,這就是因果報應的道理,或者是因緣果報原理。明代袁了凡居士這樣說,“命我自立在”。所以,命有己造,福自我求?因此,人要有智慧,要有謀略和果斷,這樣膽大才有用,否則就是莽夫。讓自己充滿勇氣膽量就是最大的智慧。林語堂說,如果智不生勇便毫無意義。
人最大的罪惡,就是惡口兩舌,再加上無事生非,心裡不乾淨(不清靜),看任何東西都是不乾淨的,他心裡黑暗,看任何東西都是黑暗,他心裡齷齪,看任何東西都是齷齪。惡人所看的東西都是惡的,善人所看東西都是善的,環境隨心而轉變之。一般而言之,佛看眾生,眾生都是佛,都可以成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化解災難的任何方法,就是放下,放下自己心中的不平,放下自己心中的仇恨,放下一切,過去的恩恩怨怨。
什麼叫做業,謂作業,業力,包括善業惡業無記,就是善的力量、惡的力量,可以感召結果的力量,成為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這就是因果報應的思想理論。相信因果報應,是做人的基本的準則,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開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做利益社會利益人群的事情,建設人間淨土,社會和諧圓滿。
善良可以從外在的行為舉止,內心的友善和同情心,外表和內心都善良的人,他已經得到了回報,他那一份安詳平靜自在和無憂無慮的心態,就是自己的善良所擁有的那一份東西,這樣善良的人具備了佛教的“福德因緣”四和字,有福德因緣的人,就擁有未來美好的人生,和幸福美滿的家庭。
人最大的罪惡,就是對自己親情的冷漠和親人的莫視,這不是兒女對自己父母的不孝,而是對自己父母的冷漠和莫視。子女對自己父母的不孝是不道德,是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子女對自己父母的冷漠和莫視是一種罪惡,是一種滔天的罪惡,你對自己父母的所做所為,將影響到自己的子女對於你未來的走向,這好像就是一種報應,所謂人在做天在看?
能忍者成大事,忍字頭上一把刀。忍不是忍聲吞氣,而是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一種化災難的方法,也是提高自己的道德品德的一種方法。因此,一個人有一個很好的職業和崗位,一個是自己有本事,一個是人家關愛她,給他機會和機遇,若不能夠珍惜,一切惘然的。然而,畢福劍,就是一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再加上他自己的嘴賤,哪裡有福報呢?
我們若是談到人性問題,中國傳統文化裡有三種學說,就有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告子的“性不善不惡論”等。印度佛教則是非善非惡論,知道善惡一體的人,就會懂得轉化,轉染成淨,本性流出一個真我來,這時候連解脫人都不知道了,那個清淨法身又是什麼呢?但是,中國儒家、佛家對人性善惡之總結,其相似性是非常高的。所以,清淨無汙染般若,是從佛性中流露出來的智慧。
佛教的“共業(識)”說,是群體共同具有的刻有時代特點的人性。個體未變,仍由業力牽引決定。人性本質在於自身從內對外的影響,善惡就在人的一念之間。我們若說人之初性本善,那為何人性後行惡之舉。若說人之初性本惡,惡與善又是怎麼定義的,有惡必有善焉。言惡必有善之對照,方顯出惡行,才能定其為惡。在這個世界中,若能夠容易分清善惡,那是最好不過的。可是有幾個人明辨是非,別說善惡終有報,能夠跳出利己來看善惡的有幾個人?知道利他就是利己,能夠捨生取義的又有幾人?我是想不通,因此才要這樣常思常想。
人性最大特點是善的,為善者必有好報,結善緣得善果。一切好與壞,都是自己的造成,所謂自作自受,好也是自作自受,壞也是自作自受,這就是因果報應的道理,或者是因緣果報原理。明代袁了凡居士這樣說,“命我自立在”。所以,命有己造,福自我求?因此,人要有智慧,要有謀略和果斷,這樣膽大才有用,否則就是莽夫。讓自己充滿勇氣膽量就是最大的智慧。林語堂說,如果智不生勇便毫無意義。
人最大的罪惡,就是惡口兩舌,再加上無事生非,心裡不乾淨(不清靜),看任何東西都是不乾淨的,他心裡黑暗,看任何東西都是黑暗,他心裡齷齪,看任何東西都是齷齪。惡人所看的東西都是惡的,善人所看東西都是善的,環境隨心而轉變之。一般而言之,佛看眾生,眾生都是佛,都可以成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化解災難的任何方法,就是放下,放下自己心中的不平,放下自己心中的仇恨,放下一切,過去的恩恩怨怨。
什麼叫做業,謂作業,業力,包括善業惡業無記,就是善的力量、惡的力量,可以感召結果的力量,成為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這就是因果報應的思想理論。相信因果報應,是做人的基本的準則,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開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做利益社會利益人群的事情,建設人間淨土,社會和諧圓滿。
善良可以從外在的行為舉止,內心的友善和同情心,外表和內心都善良的人,他已經得到了回報,他那一份安詳平靜自在和無憂無慮的心態,就是自己的善良所擁有的那一份東西,這樣善良的人具備了佛教的“福德因緣”四和字,有福德因緣的人,就擁有未來美好的人生,和幸福美滿的家庭。
人最大的罪惡,就是對自己親情的冷漠和親人的莫視,這不是兒女對自己父母的不孝,而是對自己父母的冷漠和莫視。子女對自己父母的不孝是不道德,是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子女對自己父母的冷漠和莫視是一種罪惡,是一種滔天的罪惡,你對自己父母的所做所為,將影響到自己的子女對於你未來的走向,這好像就是一種報應,所謂人在做天在看?
能忍者成大事,忍字頭上一把刀。忍不是忍聲吞氣,而是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一種化災難的方法,也是提高自己的道德品德的一種方法。因此,一個人有一個很好的職業和崗位,一個是自己有本事,一個是人家關愛她,給他機會和機遇,若不能夠珍惜,一切惘然的。然而,畢福劍,就是一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再加上他自己的嘴賤,哪裡有福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