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這個提問其實提了兩個問題。
一、方臘為何而起義?二、最後是被誰所打敗?
先回答第一個。
按照歷史教科書裡公式化的回答:必須是勞苦百姓不堪忍受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和剝削,揭竿而起,鬧革命,要翻身做主人,因此發動了起義。
實際上,這個回答套用在中國古代歷史任何一場農民起義上都是成立的。
但從細節上看,肯定又各有不同。
下面簡單說一下方臘起義裡幾個不為常人注意的細節。
第一、按照南宋人陳均所著《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劉時舉所著《續宋編年資治通鑑》,還有方勺的《青溪寇軌》及所附洪邁《容齋逸史》等史籍,裡面都記載“方臘家有漆園”。同樣是南宋人的曾敏行,其所著的《獨醒雜誌》更詳細,即方臘“家本中產”,有“漆林之饒”,並當過“里胥”。由此可見,方臘可不是什麼貧苦百姓,而屬於地主階級,並且是政府鄉鎮幹部。
第二、關於起義過程,《皇朝編年綱目備要》說“臘以妖術誘之”;《宋史•方臘傳》說方臘“託左道以惑眾”,“以鬼神詭秘事相扇訹”。《宋會要輯稿》則說:“方寇者,本狂愚無知之民,傳習妖教,假神奇以惑眾,遂謀僭道。”即,種種跡象表明,方臘起義,和張梁、張角黃巾起義類似,都充分利用了宗教迷信的把戲。而方臘能成為起義首領,是因為他在該宗教中的地位。近代學者考證,該宗教為摩尼教,而方臘,本來就是摩尼教教主。
第三、方臘為什麼放著地主階級的安逸生活不過,而要投身於株連九族的造反大業呢?《容齋逸史》寫了一個演義化的情節:“初,方臘生而數有妖異,一曰臨溪顧影,自見其冠服如王者,由此自負,遂託左道以惑眾。”這個情節或許是虛構的,但卻很好的解釋了方臘為何要鋌而走險的原因——他是一個政治的野心家、革命的投機分子。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
方臘起義的發起時間很不好,對宋廷和對方臘都不好。
宋廷方面:宋徽宗為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未競遺業,與新興的金國締結了海上之盟,約好合攻遼國。方臘在這個緊要關頭突如其來地整出這麼一出,合攻遼國計劃無疑被打亂。事後證明,宋廷因為南下焦頭爛額地平定了方臘之亂,大大推延了發兵北上的時間,招致了女真人的不滿。最致命的是,宋軍以步兵為主,平滅方臘的主力是長期與西夏人作戰的邊兵,這些邊兵,自西而南,又由南而北,疲憊不堪,致使在對遼作戰中呈現出的癱軟被金兵盡收眼裡,從而激發了金人後來揮鞭南下、略取中原的信心和決心。
方臘方面:其起事之初,衝州撞府,打擊和殲滅的是宋廷的廂兵、鄉兵,勢力發展很快。沒料到,這會兒宋廷為履行宋金合約,正集結西北精銳北征遼國。這樣,懵懵懂懂的方臘撞在刀口上了。
當時,宋徽宗以童貫任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譚稹任兩浙路制置使,王稟為統制,率領秦、晉蕃漢官兵並京師勁旅十五萬,浩浩蕩蕩,一路向南。
以對遼國作戰的大兵團來征剿未經軍事訓練的農民軍隊,結果可想而知。
方臘很快就遭到了平滅。
方臘“最後是被誰所打敗”的呢?
這個問題,答案可以答:被宋軍所打敗。
再細一點,也可以答:被童貫率領的宋軍所打敗。
其實,在《宋史》中,童貫和方臘的傳記是合在列傳同一卷的(第二百二十七卷)的,這也充分說明:方臘是被童貫平滅的,他們屬於一對生死冤家。
答:這個提問其實提了兩個問題。
一、方臘為何而起義?二、最後是被誰所打敗?
先回答第一個。
按照歷史教科書裡公式化的回答:必須是勞苦百姓不堪忍受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和剝削,揭竿而起,鬧革命,要翻身做主人,因此發動了起義。
實際上,這個回答套用在中國古代歷史任何一場農民起義上都是成立的。
但從細節上看,肯定又各有不同。
下面簡單說一下方臘起義裡幾個不為常人注意的細節。
第一、按照南宋人陳均所著《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劉時舉所著《續宋編年資治通鑑》,還有方勺的《青溪寇軌》及所附洪邁《容齋逸史》等史籍,裡面都記載“方臘家有漆園”。同樣是南宋人的曾敏行,其所著的《獨醒雜誌》更詳細,即方臘“家本中產”,有“漆林之饒”,並當過“里胥”。由此可見,方臘可不是什麼貧苦百姓,而屬於地主階級,並且是政府鄉鎮幹部。
第二、關於起義過程,《皇朝編年綱目備要》說“臘以妖術誘之”;《宋史•方臘傳》說方臘“託左道以惑眾”,“以鬼神詭秘事相扇訹”。《宋會要輯稿》則說:“方寇者,本狂愚無知之民,傳習妖教,假神奇以惑眾,遂謀僭道。”即,種種跡象表明,方臘起義,和張梁、張角黃巾起義類似,都充分利用了宗教迷信的把戲。而方臘能成為起義首領,是因為他在該宗教中的地位。近代學者考證,該宗教為摩尼教,而方臘,本來就是摩尼教教主。
第三、方臘為什麼放著地主階級的安逸生活不過,而要投身於株連九族的造反大業呢?《容齋逸史》寫了一個演義化的情節:“初,方臘生而數有妖異,一曰臨溪顧影,自見其冠服如王者,由此自負,遂託左道以惑眾。”這個情節或許是虛構的,但卻很好的解釋了方臘為何要鋌而走險的原因——他是一個政治的野心家、革命的投機分子。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
方臘起義的發起時間很不好,對宋廷和對方臘都不好。
宋廷方面:宋徽宗為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未競遺業,與新興的金國締結了海上之盟,約好合攻遼國。方臘在這個緊要關頭突如其來地整出這麼一出,合攻遼國計劃無疑被打亂。事後證明,宋廷因為南下焦頭爛額地平定了方臘之亂,大大推延了發兵北上的時間,招致了女真人的不滿。最致命的是,宋軍以步兵為主,平滅方臘的主力是長期與西夏人作戰的邊兵,這些邊兵,自西而南,又由南而北,疲憊不堪,致使在對遼作戰中呈現出的癱軟被金兵盡收眼裡,從而激發了金人後來揮鞭南下、略取中原的信心和決心。
方臘方面:其起事之初,衝州撞府,打擊和殲滅的是宋廷的廂兵、鄉兵,勢力發展很快。沒料到,這會兒宋廷為履行宋金合約,正集結西北精銳北征遼國。這樣,懵懵懂懂的方臘撞在刀口上了。
當時,宋徽宗以童貫任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譚稹任兩浙路制置使,王稟為統制,率領秦、晉蕃漢官兵並京師勁旅十五萬,浩浩蕩蕩,一路向南。
以對遼國作戰的大兵團來征剿未經軍事訓練的農民軍隊,結果可想而知。
方臘很快就遭到了平滅。
方臘“最後是被誰所打敗”的呢?
這個問題,答案可以答:被宋軍所打敗。
再細一點,也可以答:被童貫率領的宋軍所打敗。
其實,在《宋史》中,童貫和方臘的傳記是合在列傳同一卷的(第二百二十七卷)的,這也充分說明:方臘是被童貫平滅的,他們屬於一對生死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