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小慶

    看到“黴”這個字,職業性的想到黃麴黴菌,因為這是糧食發黴的主要真菌之一,而黃麴黴毒素是致癌性極高的毒素之一,這也是反應糧食倉儲品質的重要指標,當然也是反應農產品和農產品加工產品的重要品質指標之一。要是黃麴黴毒素指標超標,那肯定是要退出市場的。那麼為了防黴,除了後期的倉儲管理外,從源頭防止黴變則更為重要。

    玉米黴變的一個重要誘因就是玉米籽粒的不完整性,而這種不完整性由玉米螟等害蟲咬食造成的話則更易成為各種病菌的入侵途徑。所以,我們會看到被蟲咬的玉米穗子經常會伴隨黴變。

    所以,針對這個農業生產上的現實問題,抗蟲轉基因作物應運而生。以抗蟲玉米為例,轉入一個有機農業裡常用到的蘇雲金芽孢桿菌的一個蛋白基因即可賦予玉米抵抗玉米螟的能力。那麼抗蟲玉米本身籽粒完整,所以帶有的黴菌就大大減少了。這樣,同樣倉儲條件下,抗蟲玉米黴變的機率肯定會大大降低。

  • 2 # 糧油市場報

    進行烘乾玉米或晾曬玉米時,該如何防黴?

    眾所周知,農民朋友們都喜歡在玉米收穫以後貯存起來,等待時機賣個好價錢,因此玉米儲存很重要,如果儲存出了問題,將嚴重影響玉米品質及農戶收益。

    一般而言,避免玉米發生黴變,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措施:

    第一,儘可能去除玉米的雜質;

    第二,及時做好乾燥防潮可以減少黴變機率;

    第三,防治病蟲同樣能夠減少玉米黴變的可能性。

    減少玉米黴變,可提高玉米售價

    事實證明,玉米能不能賣上一個好價錢,除了儘可能的降低水分以外,避免其黴變粒超標也是重要的一點,畢竟這一項可是決定玉米品質的重要指標,和最後的賣糧價格也是息息相關。

    根據目前的市場監控資料顯示,一般而言,現在很多企業對於水分超過35%及以上的玉米都是拒收,同樣,對於黴變粒過高的玉米也是用同樣的待遇來對待。

    所以,儘可能的在玉米烘乾和晾曬期間避免黴變的情況發生也就顯得非常重要。

    三種舉措,可儘量降低玉米黴變風險

    一般來說,玉米收穫後必須過篩除去雜質後,再入庫儲藏,然後進行烘乾或者晾曬,能夠減少黴變粒的出現。 

    玉米收穫後應充分暴曬或烘乾處理,即便是是在晾曬或者烘乾完畢後的儲藏期間,也需要注意通風散溼,否則也有黴變的可能。  

    如果到了儲存期間,也要注意防蟲,儘量進行密封儲存,降低黴變風險。

    不管怎麼說,如果能夠將自家的玉米儲存好,在儘可能降低含水量的同時還是保證黴變粒的比例在國標三等以上的範疇,對於企業也好這是優質糧源,利於生產加工,對於農民而言,這是優質糧食,能夠賣上一個好價錢。

  • 3 # 豐收啦

    每年秋收時節,農民們就喜歡把收穫的糧食儲存起來,等待時機來買個好價錢,取得收入。這是農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的成果,所以糧食的儲存很重要。比如玉米,在儲存之前,進行烘乾或晾曬,這時候該如何防黴呢?

    首先,在晾曬前就一定要去除玉米中的雜質,這樣可以減小黴變的機率。

    其次,環境一定要乾燥防潮,注意通風散溼。在烘乾玉米時,一定要使玉米的含水量降低到11%以下。在儲存時,存放環境的溼度也要求在75%以下,因為一旦超過75%的溼度,就是發黴菌的最佳滋生條件。

    另外,防治病蟲也能減少玉米黴變的可能性。

    玉米發黴是因為黃麴黴菌,它容易在潮溼的環境中滋生,所以一定要注意環境乾燥,等乾透了再儲存。只有做到這幾點,農民的玉米才能賣個好價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下象棋時,如何準確判定對方是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