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保鮮盒

    大勢所趨吧,縱觀蒙古鐵蹄橫掃大陸時幾乎所向披靡,金朝自從宣宗即位以來,一味苟且偷安,政治軟弱,重用小人奸臣,財政空虛,還想從宋朝補充,導致自己內外交迫,這給金哀宗留下一個爛攤子,哀宗繼位後,隨堅定抗蒙,但是國幾經濟已經跟不上了,雖有忠孝軍能更蒙軍抗衡,但其它戰場卻無人可用,而據說忠孝軍編制當時不過七千餘人,而且內部管理制度也出了問題,很多人頂著空銜,多數名將聚在一起,無法獨立領導戰爭,後來行為政局處理不好,忠孝軍首領蒲察官奴作亂,後來雖然平息,可見當時大金是內憂外患,僅靠一支軍隊,是拯救不了一個各方面有已經出問題的國家。

  • 2 # 小熙為人人

    原因如下:

    金國末期地圖

    一、忠孝軍雖然戰力強大,但終究未能拯救大金,實在是因其數量太少。面對強撼的蒙軍,無異於螳臂擋車。

    據零星史料記載,並綜合分析,忠孝軍兵力最多也沒有超過2000人。

    有點像明末的戚家軍,人數少,戰力強大,卻也最終挽救不了腐朽的統治。

    忠孝軍出征,往往數百或上千。相對古代動輒上萬或幾十萬的大兵團作戰,忠孝軍的規模相形見絀。有點類似於現代特種部隊,出奇兵執行區域性艱險任務可以,若要拯救國家危亡,難上加難!

    而公元十三世紀時,蒙古鐵騎獨霸歐亞大陸,他們能用幾萬人打敗十幾萬強悍的歐洲騎士。蒙古鐵騎,西方都會聞之顫抖,更別提腐朽羸弱的金朝了。

    各位看官可能會問,既然忠孝軍很能打,為什麼不擴充兵力呢?

    因為忠孝軍是層層選拔、優中選優的特種部隊,他們擅長衝鋒、長短兵步戰、騎射、步射、火器作戰、水戰等等。技術全能使得忠孝軍能以少勝多,但同時也限制了其數量。

    二、忠孝軍的軍餉三倍於其他本國軍隊。

    《金史》稱,忠孝軍“增月給三倍它軍”。金國給忠孝軍的軍餉,相當於其他軍隊的三倍。這就無形中人為造成了忠孝軍和他軍的矛盾,影響了戰場上的協作。

    雖然蒙古鐵騎令人聞風喪膽,卻有一位金國將領完顏陳和尚,在1228年蒙古進犯金國時,帶領忠孝軍創造了“四百忠孝騎破八千蒙古眾”的軍事奇蹟。

    這是金國與蒙古開戰二十餘年來的第一次勝仗。自此,他和他的忠孝軍“一日名震天下”,打破了蒙古鐵騎不可戰勝的神話。

    之後,他和忠孝軍在區域性戰場上屢立奇功。

  • 3 # 三橫兩豎的毛

    滿族在管理和治理方面一直沒法控制自己的腐敗問題,加上能力不足,導致文管層面的整體依賴於漢族,之後進一步喪失了經濟控制力。軍事層面隨著核心人口的能力下降也喪失了絕對的維持能力

  • 4 # 天藍山水

    首先說說什麼是忠孝軍,這支軍隊是金朝晚期抵抗蒙古軍隊的中堅力量。   

    忠孝軍建立背景:

    金朝自從宣宗繼位開始,採取的是消極避戰策略,而且宣宗皇帝,不用賢臣反倒對奸臣青睞有嘉,經濟日益下滑。然後宣宗覺得可以從南宋那得到財富來補貼,於是和南宋開戰,該打的不打,到處亂打,可想而知內局有多混亂。

    哀宗繼位以後,趕緊著手收拾爛攤子。先是派人去金宋邊界,表示不再南征。然後一邊同西夏講和,一下子和宋朝西夏結束戰爭狀態,接著組建了忠孝軍,全力應付的蒙古。忠孝軍裝備精良,在對抗蒙古時有不匪的戰績,但是也沒有辦法挽救大金滅亡的命運。   

    其實,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金朝腐朽的制度,讓忠孝軍無法避免衰敗的命運。忠孝軍最多時,士兵不到一萬人,但是其中上戰場打仗的卻還要在減掉許多人。因為在裡面設定了許多將校職位,這些人是不上戰場的,如此臃腫,真正做事的少,戰鬥力每況愈下,肯定沒法挽救整個大金的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為什麼要生孩子?生了孩子後是不是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撫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