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談心

    自拍是現代人自娛自樂或人際交往的有效方式,它擁有以下特點:

    操作方便,容易上手。

    體驗順暢,反饋迅速。

    自由度高,可隨心修圖。

    自拍是一件男女老少都可以輕鬆入門,快速升級,並且工具繁多的娛樂專案。很難不讓人喜歡上,並且沉迷其中。

    通訊技術不發達的時候,幾塊錢一條的彩信人們也會付費傳送,當技術壁壘被突破,圖文

    、影片等等素材成為了網路社交的重要部分。這和人們的溝通方式有很大關係,相比較單純的文字溝通,面對面溝通的效率更高,所以文字配上圖片的溝通,會更好的傳達個人的情緒。自拍也傳達出個人的心情。無論是發給朋友還是釋出在社交網路上,自己美好形象被人觀摩、點贊,都是一種被他人認可的行為,都很容易獲得內心的滿足感。人們願意展示自己的外貌,渴望被他人肯定,好看的形象進行社交,可以突破許多障礙,讓人快速獲得他人好感。

    一些沉迷於自拍的人,因為沉迷,對於自己的自我認識可能不夠清晰,不能客觀看待自己的,導致對自己過分的迷戀,比如有人的生活就是以朋友圈為追求,每天沉迷在釋出展示自己優質生活的照片上,和實際生活完全脫離。對事物有所喜愛是正常,但沉迷進去就跑偏了。

  • 2 # 環球旅遊咖

    自拍可以讓人更加自信,也可以記錄生活點滴。讓我們更好地記錄生活和工作,還能讓自己成為風景中的一部分,以後回憶起來更深刻

  • 3 # 縱橫視覺ZoneFoto

    自拍”不只是年度關鍵詞,也是各大社交媒體網站(比如Instagram)的熱門帖子。隨著內建拍照功能的智慧手機的普及,發自拍照也開始盛行,甚至連國家領導人的葬禮也沒能逃過這場流行風暴。但這是否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影響?我們來剖析一下沉迷自拍小夥伴們的心理。

    第一點

    自戀:在自我的人像中陶醉。

    比如朋友圈不知何故,最近乎似颳起了一股懷舊風,很多人不止把“此次此刻”的當下生活場景裝進手機相簿裡,而且還扒出年代久遠的兒時照片,翻拍上傳和分享,非要圍觀者猜猜其中哪個是他。恐怖的是最近,廣場舞在不少中年女性中有失寵的可能性,因為,她們集體愛上了自拍。於是,在大街小巷,在各式旅遊景點,她們強勢進入。就連一個小朋友,手機裡都下載了20幾個不同的美圖、修圖APP,理由是每個APP的功能都有所不同,剛好各個形成互補。她堅持如此信條:不美圖怎麼可能發朋友圈呢?

    第二點

    自我:你怎樣看不重要,重要的是照片記錄了我這就夠了。

    “到此一遊型”可能是華人自拍照裡最為顯著和具有代表性的一類了。這類自拍又以兩類人群最為特別,一是表情木訥型,一是各式跳躍型。你仔細觀察你的朋友圈。你會發現在哪你朋友圈裡的朋友無論哪個地方出現,雙手都攏放在肚子前方,動作永恆不變。在不同的照片裡,他的表情基本一致,看不出他有太明顯的情緒起伏。我在想,如果把所有的背景都去掉,恐怕會看到一個奇異的景象,那就是,他去了很多地方,但彷彿又都是在同一個地方拍照。我想,他或許並不在乎自己的動作是什麼、臉上是否微笑,重要的是,照片記錄了“我曾經去過那裡”,這已經足夠了。

    第三點

    自由:自拍是一種能量,自拍的過程我們都是藝術家。

    在一部曾頗為流行的美國網路短劇《有話好好說,不要發自拍》裡,一個年輕女孩在衛生間裡,幻想出另一個自我,那個“我”在不斷催促她自拍。那個“我”告訴她:“自拍是一種能量,它幫助年輕女孩重新定義美麗。你知道自拍意味著什麼嗎?自我畫像。藝術家,就像梵高。”的確,在自拍的過程中,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藝術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月裡打雷閃電.下大雪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