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魏國遷都大梁的目的只有兩個:其一、暫避秦國的鋒芒;其二、與中原列國爭霸。魏國最開始的首都是安邑(山西夏縣),後來為了逃避秦國的鋒芒就遷都到了大梁(河南開封)。魏國強盛後就覺得安邑城太小了,沒有王者之氣,於是開始營造大梁城,準備在適當的時候遷都至大梁,目的也是為了方便與中原群雄爭霸。遷都之前的魏國是霸主,遷都之後的魏國已經不是霸主了,但仍然是一個強國。

    魏國在崛起之初對秦國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將秦國打得差點亡國,其中最著名的是吳起率魏軍在河西擊潰秦軍,全面佔領河西之地。魏國強盛之時,西部領土直接與秦國相接,函谷關、華山都在魏國的直接控制之下。魏國的華山大營直接威脅到秦國的當時的首都櫟陽,因此如果魏惠王能聽從龐涓上將軍的意見,一力滅秦的話,秦國根本沒有變法求存的機會。

    魏惠王認為秦國窮弱不堪,佔領了可能還得倒貼錢治理秦地。因此他認為魏國的發展方向當先統一三晉,再滅齊國,再滅楚國,最後收拾不堪一擊的燕國與秦國,以此來完成魏國的統一大業。魏國的國策給了秦國二十多年的變法時間,這二十多年裡秦國變法變強了,魏國卻四處吃敗仗,衰落了。

    魏國最先攻擊趙國,想先把三晉之一的趙國給滅了,眼看大功告成之際,齊國支援了趙國並透過桂林之戰擊敗了魏國。此戰魏國雖然失敗了,但是並沒有傷筋動骨,幾年後魏國又開始攻擊南韓,想統一三晉中最小的國家。當時南韓變法功成,國富兵強,申不害又殊死抵抗魏軍,最終齊國又支援南韓,透過馬陵之戰消滅了魏國精銳,此戰魏韓兩國皆受傷,齊國撿了大便宜。

    魏國兩次敗於齊國之後,實力大減,秦國衛鞅領軍攻擊魏軍,收復了河西之地。秦軍不僅收復了河西之地,還派兵進駐了少梁邑、距離魏國首都安邑只有百里之遙,秦國騎兵可以一天直逼魏國都城。鑑於秦國的嚴重威脅,大梁王城又早已建好,魏惠王只好遷都大梁。對外宣稱魏國遷都大梁是既定國策,與列國無關。

  • 2 # 熊B貓H不R燒X香

    發一張西漢時的人口分佈圖,自己感受。

    漢朝離戰國不遠,人口分佈情況大體一致。

    古代兼併戰爭的目的,無外乎掠奪人口和土地,其中人口尤其重要,人口越多意味著更廣的兵源、更多的賦稅和更強的綜合國力。而空有土地缺少人口,只能是大而不強。雖然魏國的根基在西部的河東地區,但是主要擴張方向則在東部河內及河南地區,或者說中原的核心地帶。用經濟學思維來看,佔據中原的土地其邊際收益顯然更高,因為這裡有更密集的人口、更優越的經濟基礎,有助於快速提升國力。如果能夠佔據整個中原的土地那無疑將獲得壓倒性的實力。所以難怪古人會說“得中原者得天下”。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中原地帶的得失對一國的興衰如此之重要,這個道理大家都懂,而恰巧這又是一塊四通八達無險可守的平原。易攻難守的地形特點導致中原往往淪為周邊大國紛爭的角鬥場,你來我往、攻伐不斷 ,從而成為戰爭的高發地帶。縱觀整個春秋戰國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霸中原,縱有五霸七雄的先後崛起也只能在短期內保持戰略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又陷入戰亂泥潭,也正因如此才給了地處西陲的秦國慢慢崛起的機會,最後成就橫掃六國的帝業。

    應該說在初期魏國向東擴張的戰略是成功的,遷都大梁意味著在正式在中原站穩了腳跟,而隨著中原國家間的競爭加劇,戰爭的邊際成本不斷攀升,其邊際收益已經越來越小,而此時的魏國卻已經騎虎難下,只能選擇在中原繼續鏖戰下去,保住已有的勝利果實已經勉強,更別論調轉戰略方向,去收服變法圖強前的秦國還是吞併胡服騎射前的趙國,貌似都越來越不現實。所以說魏國霸業衰落的慘淡結局是在這種惡性競爭環境下的必然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自己變得厚臉皮,能夠不在意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