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山虎嗅薔薇

    史書和後人對其的評價基本都是讚美之詞,比如一代英主、勵精圖治、雄才偉略、沉毅有智等等詞語。我們可以對其生平大事進行分析,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

    1. 隱忍十二年誅殺權臣宇文護。宇文邕是宇文泰四子,在兩個哥哥孝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先後被宇文護殺掉後,他沒有和宇文護硬碰硬對抗,而是選擇韜光養晦,等待時機,他一直將宇文護當做至親尊長,當做王朝的頂樑柱 ,從不違背宇文護的意見,他只是傾力發展宇文護淡化的教育、農業等事業,似乎對軍權和政治毫無興趣。如此和平相處12年後,宇文邕首次出招,在設好的局中用玉笏擊殺宇文護,而後迅速清理殘餘勢力,穩定大局,開啟了自己當政的新局面。真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 穩定政局後,宇文邕便大刀闊斧地開啟了改革之路。軍事上,推行府兵制,取消兵源種族限制,擴大軍事力量;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原大冢宰等過大的權力,同時打擊地方豪強的割據發展;經濟上強力推行均田制,興修水利,重鑄貨幣,穩定社會發展。這些措施都為北周的強勢崛起做好了基礎工作,或者可以說隋朝的強大富有是繼承了宇文邕的大部分家底。

    3. 理性滅佛。南北朝時,歷代君主篤信佛教造成佛教過度發展,失去原有弘揚佛法的初衷。以致當時佛寺有四萬餘、僧侶300萬,幾乎佔掉全華人口1/6,寺廟不僅不參軍、不納稅,還趁機圈佔大量土地,加重國民負擔。宇文邕看到當時佛教氾濫的弊端後,決心大力滅佛,但是他吸取了魏太武帝滅佛的教訓,採取的措施更加理性,先後幾次召集有為高僧、道士、百官等坐而論道,探討儒、佛、道之優劣,而後才欽定國策,廢佛而尊儒,滅佛時只是毀寺而不殺僧,眾多的僧侶還俗和土地回籠促進了國家的生產力和軍隊戰鬥力恢復,也使得國家日益富強。

    4.合理制定統一天下國策。宇文邕有統一天下的雄心,但不急躁,他北與突厥和親,南與陳朝交好,先集中有生力量消滅北齊,而後做好準備發兵出征突厥,只可惜英年早逝,病倒在出徵之前,未能宏圖大展,可以想象,如若北定突厥,那麼征服南方羸弱的陳朝、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5.除了英年早逝,宇文邕還有一大憾事就是對兒子的教育。太子宇文贇繼位後沒有珍惜父親的成果,整日沉湎酒色,大肆修建宮廷,1年多後便撒手而去,向父請罪去了。只可惜留下孤兒寡母,聽人擺佈,歷史就是這樣奇怪,好像冥冥之中父子二人都是在為楊堅的登基讓路。

  • 2 # 心向青山

    如果說唐朝繼承了隋朝的財富,那隋朝繼承的便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

    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北周最重要最偉大的帝王。

    公元560年,宇文邕在宇文護擁立下即位,十二年後,宇文邕誅殺權臣宇文護,獨掌朝政。

    即位後,宇文邕經濟上推行均田制,軍事上改進宇文泰建立的府兵制,將府兵的指揮權收歸皇帝所有。

    在宇文邕治下,北周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勢日漸強盛。

    公元577年,宇文邕率軍滅北齊,一統北方,此時的南陳只剩下江南一隅之地。

    公元578年,宇文邕分兵五路,討伐突厥,可惜病於出征路上,還軍長安後病逝,年僅36歲。

    宇文邕比楊堅尚小兩歲,正常來說楊堅絕無機會篡位,如果宇文邕沒有英年早逝,天下不會有隋朝,統一天下的便是北周。

    宇文邕是南北朝時期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且生活簡樸,能關心民眾疾苦,無奈天不假年!

    北周武帝宇文邕與近400年後的後周世宗柴榮一樣,都是英年早逝,都為他人做了嫁衣裳,奈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工作到底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