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資料庫A
-
2 # 空泥機哇
加塞走位:1。基本常識:a。在母球正對擊球者的圓面上中間取一點,另八個平面方向上各取一點共九點看作擊球點。則擊打中心點的杆法稱為中杆(即無旋轉),擊打上、下兩點的杆法分別稱為高杆和低杆(即上旋和 下旋),擊打左、右兩點的杆法稱為偏杆(分為左偏杆和右偏杆,即左側旋、右側旋),另有四點為複合擊球點。
b。當採用中杆即無旋時,母球撞擊目標球后,其分離角應為90度(可由動量定理證明),母球觸庫(即撞牆)後,其出射角應等於入射角(與光路反射同理)。
2。單一杆法產生的效果:高杆和低杆主要在母球遇到目標球時產生效果,高杆前跟低杆後退;另:高杆觸球母球與目標球分離角減小,低杆觸球母球與目標球分離角增大(相對於中杆而言)。偏杆(即側旋)主要在母球觸庫(即撞牆)時產生效果,右塞回球路線偏右,左塞回球路線偏左。3。複合型杆法產生的效果:綜合以上單一杆法效果可知。比較特殊的是:低杆加側旋觸庫後效果相反,如:低杆加右旋觸庫後母球回球角度偏左。4。現實差異:以上均為理想狀態下的理論效果。一般影響效果的因素有:a。因球檯質量如檯面是否水平,b。臺庫上各處彈性是否均衡,臺呢上絨毛的傾斜角度(即倒絨與順絨)。還有一些無法避免的 必然現象:a:球與檯面摩擦形成上旋效果或抵消部分下旋效果,b:母球與目標球撞擊時的瞬間摩擦造成側旋效果(保持球隊清潔很重要)。
以上因素可透過練習熟悉,在擊球時考慮計算在內而基本上消除誤差。至於扎杆
簡單的說 扎杆就是使球側下旋轉
打法
挺複雜 涉及力道 球杆角度 擊球點
力道
首先它不是爆發力 是那種很惰性的力量 就是說 出速不快 但是力量大 相當於發動機裡的扭力
當然 上述的這種力道越大 弧度就越大
球杆角度
大體的角度就是 後把比前肢高
後把約高 弧度越大
擊球點
這個東西我感覺是要根據力量和球杆角度來說的 後把越高 點月靠上
其實這個東西沒什麼神奇的 等你打出來了 就會因為總是把弧度打大而煩惱 我現在就是這個階段
以上說的是扎弧線 還有一種扎跳球 這個不是斯諾克用的 花式九球裡比較常見 就是後把高於前肢 擊打球得正上方 力量是爆發的還是惰性的我也沒搞清楚 因為不常用。
-
3 # ak體育賽事諮詢
應該注意抹點巧粉兒 還有杆尾不要抬得過高 加塞球的練習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從直線球入手。當然打之前先讓點,而你瞄的點也是讓完點之後的位置。簡單來說比如加左塞,那麼瞄準點位就是進球點往左平移!右塞則相反。
打之前站位也隨之改變,重心腳站在擊球加塞點與讓點後瞄準點的線上,而非平常打球站在主球中心線與進球點的這條線上。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需細心體會!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
4 # 石頭上的螞蟻
我認為主要有2點原因。1:前手架杆離母球太近2:後手太過僵硬,不放鬆除去這2點之外,出杆用力過猛和沒塗抹巧粉也會造成滑桿!
回覆列表
應該注意抹點巧粉兒 還有杆尾不要抬得過高 加塞球的練習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從直線球入手。當然打之前先讓點,而你瞄的點也是讓完點之後的位置。簡單來說比如加左塞,那麼瞄準點位就是進球點往左平移!右塞則相反。
打之前站位也隨之改變,重心腳站在擊球加塞點與讓點後瞄準點的線上,而非平常打球站在主球中心線與進球點的這條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