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284724524299
-
2 # 90後小汪
超市主要還是講究便利性,周圍的固定客戶群要多。然後是成本問題,包括租金,這個要自己去談;員工工資,自己決定;進貨成本,這個要看渠道了,你一開始不可能有太多的渠道,也不可能有穩定的渠道,而且由於進貨量小,拿不到較好的價格,建議先到本地較有名的批發配送中心去,他們的發貨價格較公道,量小也可以配送,等到做一段時間,瞭解自己的銷售情況了,銷量好的就可以在一些商品的本地代理那裡拿貨了,價格要便宜一點,銷量上不去的還是找陪送中心,因為你不可能為了很小的量每種商品都去找代理商,價格降不下來還浪費精力,還不如好好想一些促銷或者吸引顧客的手段。還有就是想著貨損防盜問題了,哪個超市都有貨損和丟貨的情況,貨損還好說,找發貨商能調換調換,不能調換以降價或促銷方式處理掉。防盜就看自己怎麼做工作了,捨得投資了搞監控,不捨得了就讓員工看緊點,每人負責一片,誰出問題扣誰錢,不出問題的獎。等你真正開起來的時候會有業務員來找你讓你進貨的
-
3 # 麥田的幸福生活
題主應該是屬於後者,自己找門面,自己上貨,對於貨源,現在一些大的廠家基本在每個地區都有代理,一般情況下,只要開始裝修,門頭做起來,都會有很多供應商直接找上門來,好多供應商都有“掃街”,說白了就是在大街上找客戶,這是一部分,還有就是阿里巴巴,這個也可以作為一個進貨的渠道,第三種,每個地方應該都有批發市場,我是在陝西,比如西安就有西北五省最大的批發市場,國亨市場,很大的,超市裡面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採購到,還有興慶路市場,康復路是批發衣服的。真的有你想象不到的便宜。
在日本有一項研究,六十平的超市,只要周邊有三千人就可以做的很好,肯定賺錢,不過現在生意確實越來後越不好做,有時候有聊天,以前的毛利能做到40個點,現在基本就只能做到20-25個點,而且銷售額也跟以前是沒法比的,我們是做超市收銀的,所以一般超市的賬目,我們是很清楚的,大致分為百分之二十人賺錢,百分之三十的人賺個工資,一半人虧錢!
大致就是這樣,做超市。選地段太重要了,有句俗語,街頭巷尾黃金轉角,就說明了地段的重要!!!
祝你開店大吉!!!多多賺錢
-
4 # 蔬果小王子LG
現在唯一沒被電商撬動的就是生鮮,全國的總量還是蠻大的(2~3萬億的市場吧)。很多電商大佬都盯上了這快蛋糕,用什麼線上+線下模式(盒馬生鮮等),其實吧線上基本上是操作不了的,除一線城市部分割槽塊,他們只不過有資本在運作,一路走的也不是很順。做生鮮其實就是與菜市場搶生意,我專業果蔬20多年了,很清楚菜市場的薄弱環節,要打挎菜市場對我來講很容易,要把這塊東西做成全國聯營,有一起的朋友嗎?切開最後的大蛋糕
回覆列表
開超市聯絡供貨商的辦法:
1、店面開張了,不到一週,就會有各種業務員上門找你推銷,常見的有啤酒、飲料、紙巾、洗滌用品的業務員,如果你開是超市不是很偏的地方的話。這時候你就可以和這些業務員談價格和付款方式了。
2、各城市都有批發市場,這些就是你的進貨渠道。有的地方農貿市場也是你的貨源地之一。比如大米,到農貿市場拿就比在大米批發市場拿更方便,而且更省事。
3、加盟是下策,小超市完全不必搞什麼加盟,浪費錢,用這種心態服務好社群更好。
4、一些不容易壞的日用品,可以網上批貨,別小看這些小日用品,到批發市場拿一點點人家還不待見,直接網上進貨就是了。
1、超市即超級市場,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服務,貨款一次結算,以經營生鮮食品、日雜用品為主的商店
2、超級市場是一種消費者自我服務、敞開式的自選售貨的零售企業。它是二次大戰後發展起來,最先在歐美興起,現在在歐美十幾個國家中己有超級市場2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