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玩石462
-
2 # 使用者中醫生活
中醫思維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要系統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在此基礎上臨床工作中自覺的運用中醫辯證思維方式剖析病證辨證施治,日久天長自然會遵循中醫思維方式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3 # 六氣往來
單獨研究中醫的思維體系,到最後恐怕你會吃虧。搞物理研究,分為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愛因斯坦是搞理論物理,楊振寧、李政道是搞實驗物理)那是很正確的學術研究方式。而中醫不同——源於東方智慧,它的理論源於長期把人跟自然合在一起的觀察、實驗、思考,中醫是技術,是藝術,更是自然之道。沒有較大的格局,是無法形成真正的中醫思維體系。真正要學懂中醫,必須用系統工程方法和學徒形式。說得直白點,要離開學院體系去拜明師。
-
4 # 易眼看世
中醫思維體系建立在兩個基礎上面,古已有之,只不過近現代因種種原因未能得到進一步完善罷了。具體情況不作展開,只從個人角度闡述一些看法,不正確的地方還請高手指點。
首先是哲學基礎,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基本的是道家陰陽五行學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之間插入轉化項,成五行。木火土金水,木火屬陽,金水屬陰,土為轉化。五行細分為六經,少陽,陽明,太陽,少陰,太陰,厥陰。由此匯出十天干十二地支。不用想這樣複雜,一切的目的只是為了文字描述簡單。只記住趨勢即可,陰極必陽,陽極必陰。迴圈往復,不停轉化。不要停在一點上,上述那些東西體現的是天地人合一的觀點,也就是不同人,不同地,不同時應區別對待,也就是對症治療,不可套用。按時間分,子午流注法。按地區分,東南西北人不同治法變化。也解釋五運六氣對環境和人的影響。這也是使人陰陽調和的醫治方法的基礎,欠則補之,過則瀉之。
由此,引入了氣的觀點。氣是中醫和其它醫學最大的分歧,中醫講氣,玄而又玄,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近現代飽受排斥,信者迷茫,不信者以此作為攻擊點。那麼氣是什麼?古人沒有能量這個名詞,代之以氣。能量本身就看不到摸不著,但你一定有切身體會。萬事萬物因其生,因其死,一輩子儲存轉換它,但它卻是最難把握的。目前各國對它的研究越來越重視,但誰敢說己經完成對能量的認知呢?古人對氣,尤其是人體內氣的執行已有很深刻的理解,並且用其對身體進行調節,以達平衡之狀態。這種方法,只中醫有幾千年的使用記載。其它文明儘管也在用,但沒有形成系統的文字記錄。
第二點,中醫的思維體系建立在大量的臨床驗證下。漢民族是很早進入農耕社會的民族,這個條件使民族文化得以充分發展。首先是文字,漢文字是最複雜,最直接的圖形符號。對於記錄來說,西方的字母拼詞和這個先天條件相比,遜色很多。農耕社會相對人口而言,利於繁衍。大量的人口,為醫學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封建制度又促進了其進一步發展,帝王對長壽的渴望和醫學的需要是必然的。更刺激了這門學問的進步。另外,連年的戰亂和疫病也催生了大量醫術高超的人士邊行醫邊研究。幾乎所有的名家,門派,學術著作都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醫是經驗醫學。並且這些臨床是以活生生的人為物件,不是什麼老鼠猴子狗。每一個經方,每一組穴位,每一種症狀都是用無數患者和醫士驗證過的。不管用的早就淘汰了,能流傳至今的都是精華。
所以,中醫的思維體系之形成離不了實踐和真理的互相檢驗,互相發展。也正是這兩點,讓中醫能至今無人超越。要想將其發揚光大,必須以此兩點為依託,用經過時間考驗的思維模式,加入新的臨床範例,補充新的研究發現,才能更好的將中醫體系傳承下去。
回覆列表
中醫學的思維體系早就形成,正是中醫學的辨證論治思維決定了中醫學能夠帥先完成醫學的終極思考:細胞蠕動減慢是所有疾病的病症。治療是可以用一方治癒所有的疾病包括癌症。辨證論治思維必然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