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經作家邱恆明
-
2 # 張小帥說理財
我回答過很多關於P2P的問答,也說過很多關於P2P行業真正應該有的業務。再次簡單說下,P2P應該是金融資訊服務中介機構,他依靠自身的風控措施和手段,識別合格的借款人,並且利用自己平臺的影響力將出借人和借款人進行撮合最終實現匹配,以達到撮合交易的目的,並且收取管理費或者服務費。
而對於平臺來講它是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間的一道屏障,而這道屏障到底能否實現事先約定的義務,就需要看這個平臺的誠信、道德和技術手段了。而如果平臺處於自身目的放棄本來應該有的稽核、風控模型和催收手段,將不合格的借款人釋放並沒有給出對應的預警,或者自己虛構借款人並給出較高的收益,那麼資金的實際用途將不可辨別,另外也將觸犯法律。
而目前很多的平臺除了頭部平臺依靠自身的大資料、風控模型匹配等方式,可以實現有效風控,並展示優質借款人,匹配合理利率。而很多平臺都是投資方設立的融資平臺,為自身公司的目的提供資金的通道,這種情況下,難免出現資金使用後無法歸還的情況,而因為借款人實際就是平臺自己活著平臺的投資方,那麼這筆資金更加無法催收。
所以,很多平臺都或多或少存在這類問題。而監管部門真的要起到作用,付得起責任,需要將稽核門檻和事後監管作為重點,別等到出了問題再解決,為時已晚啊。
-
3 # 程蟬
真的真的。不過馬老師想得還是太好,金融機構完全ai化還是很遙遠的。
不過現在大量p2p在做的事情確實跟網際網路大數法則關係不大。基本都是在賺利差。最可怕的是市場還不健康,基本都算是次貸市場。之前的說法是中國的次貸市場規模遠遠超過國外,現在經濟發展速度就放慢這麼一點點次貸市場就被打回原形。
可以看看今年上半年各家的財報,都非常難看,去槓桿背景下,獲得資金成本奇高,使用者心理預期也不好管理。更不用說目前缺乏真正的獲利渠道,除了短暫的過橋和臨時性的各種資金拆借,基本沒有什麼長期貸款能撐住這麼高的利率。
所以,絕大部分P2P在做的必定是非法金融服務,因為如果合法早就倒閉了。而且這種服務只能加劇金融系統的不對稱,對扶助小微的幫助幾近於零。
馬雲認為,不是透過網路就是網際網路金融,今天絕大部分P2P公司是披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外衣在做非法金融服務,真正的網際網路金融是依靠資料技術、依靠資料風控體系和資料信用體系。“當你擁有大量資料的時候,必須用AI機器智慧來源進行風控。”
回覆列表
從會聽話的角度看,馬雲說的有道理。網際網路金融,主要是依靠資料,依靠AI來做風控,是不會走到擠兌、破產這一步的。
從抬槓的角度看,馬雲說得就太不人道了,也太馬後炮了,什麼叫絕大部分P2P?這個“絕大部分”是80%?還是90%?那些大銀行,網際網路巨頭成立的金融新公司,有沒有P2P業務呢,當然是有的,這些為什麼沒倒閉?這些算入“P2P”,是都在做非法金融服務嗎?如果有那麼大比例都非法了,之前監管部門怎麼就准許它們存在呢?這是極大的疑問。
總之,直接涉及到錢的業務,就拉大了人性的貪婪,就如同區塊鏈一樣,好好的可以產業化的東西,多了個炒幣流程,就要波折好幾年了。大家都忙著發幣,忙著割韭菜,實際專案沒人落地了,都想著發幣之後拿著幾百萬幾千萬直接辭職撤退了。
P2P業務其實沒那麼貪婪,就是井口比井蓋多,一邊吸收普通民眾的理財金錢,一邊需要從銀行倒出來一部分錢,當銀根收緊,或者當商業普遍不好做,不賺錢時,瞬間就平衡被破壞,貸出去的錢不回來了,就擠兌破產,就變成了金融騙局呢,其實也有多少冤屈無處呻呀。
最痛苦的還有些上市公司的老闆,把自己的股份抵押了,然後股價急跌,不得不補倉,再急跌,把幾十年好不容易套現出來的錢都吐出來了,還揹負億萬元的債,變成了真正的富翁。
P2P爆倉害苦了很多人,馬雲要早知道,或者很多人願意相信像馬雲這類先知的話,估計就能避免這場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