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歸帆
-
2 # 妮呢128
《月亮與六便士》是一百年前英國作家毛姆發表的一部小說,主要描述了一個40歲的英國證券經紀人為了兒時夢想拋妻棄子,隻身前往巴黎畫畫,最終在一偏僻的島上靈魂出竅,創作出巨畫,死而無憾並且死後成名。今天讀起來毫無違和感,仍有許多指導意義。不得不由衷感慨:經典就是經典啊!
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冷漠的追求自由的人,也是一個精神境界極高的天才。他悄然到巴黎後才給妻子發了一封分手信,對十七年的婚姻,一個沒有跟他吵過架的妻子和一對十幾歲的兒女,沒有一句解釋的話,更沒有絲毫歉意。“我已決定和你分居另過。我不回來了,我的決定不能更改了。”不在乎所有人都討厭他、鄙視他,不在乎妻子兒女去討飯。五年過去了,從不想妻兒,只為獲得自由而高興。
當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生病時,施特略夫(一個欣賞他、崇拜他的人)把他弄回自己的家裡,全心全意照顧他,並要求自己的妻子服侍他。而他非但沒有說聲謝謝,反而說“我為什麼要內疚?他喜歡為別人服務。”當施特略夫的妻子被他吸引,跟丈夫攤牌要跟他一起走時,我們這位主人公一句話不說,最後說“我沒有強迫他跟著我。”然而,僅僅三個月後,當他發現與他同居的施特略夫太太也像他在倫敦的妻子一樣,想要控制他時,他選擇離開。施特略夫太太為他自殺後,他卻說“不是因為我拋棄她,而是因為她太傻,精神不健全。”與施特略夫先生比起來,主人公渣得不能再渣了。(可也許只有這種冷漠自私的人才有魄力做出偉大的事吧!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標,不惜犧牲自己的或哪怕是別人的利益。)
在塔希堤島上生命的最後三年,是主人公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他和一個土著女人及其一些土著親戚住在山叢中的一條峽谷裡,那女人還為他生了兩個孩子。女人從來不打擾他,做飯照顧孩子,叫她做什麼就做什麼。(看來想控制男人的女人確實是很不明智。)
在巴黎的時候,主人公原本就是一個完全不關心生活上安樂舒適的人,還具有捱餓的本領,過著一種精神生活。他不想成名,不在乎別人的意見,不讓別人看他的畫,只想把所見的畫下來。即便是當嚮導、翻譯和油漆工掙錢,也不出賣自己的畫。他就是生活在夢幻裡。來到塔希堤島後,在峽谷裡的家完全像伊甸園,使他心無二用,名利對他沒有絲毫誘惑,他也不需要對任何人妥協讓步。只管讓埋藏著創作慾望的靈魂掙脫肉體的束縛,用他異於常人的對世界懷著獨特的幻覺盡情創作。在他患麻風病眼瞎後,依然在家中的牆壁天花板上作出了一幅叫人心神不寧的、扣緊心絃的巨畫。臨終前囑咐女人在他死後把房子付之一炬。女人不顧旁人規勸,毅然決然地執行他的遺囑,讓他的畫伴隨著他到了另一個世界。(天才都是孤獨的。)
死後幾年,不知道他的畫是怎樣被人矚目的,由死的時候拍賣5、6法郎一幅,到後來的3萬法郎一幅。
-
3 # 青青子衿0211
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文中的主人公,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他有著穩定的工作,美滿的家庭,但為了心中莫名的創作慾望,他給妻子留下了“晚飯已經準備好了”的字條,便隻身前往巴黎,追求自己的繪畫理想。這是一個敢於聽從自己內心聲音的人,敢於掙脫世俗縛的人。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夢想,不,他甚至都不知這是不是自己的夢想,只是有一種強烈的力量把他往前推,讓他拋家棄子,放棄舒適的生活,獨自一人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雖然我不喜歡這個人物,因為他自私冷酷,不顧妻兒的死活,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搶了真心對待他的朋友---施特略夫的妻子,並導致她的慘死,不過我卻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與反世俗的那些觀點。他是真正不會理會別人想法的人,不因世俗的看法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觀點。一個像是活在原始社會的人,不諳人事,粗暴地對待別人的好意,並極盡其挖苦嘲諷之能事。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繪畫方面的天才,他自己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四十而不惑的年紀,他拋棄穩定的家庭生活,踏上藝術之旅,完全不理會世俗與現實的阻礙。
我們活在一個群體社會中,誰能真正做到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與看法呢?平凡人的生活是安全的,他們循規蹈矩地生活,依賴別人也被別人依賴著。但在這個世界上,偏偏有這麼一些人,以我們無法理解的姿態生活著。思特里克蘭德敢於冒這個險。他果斷地拋棄世俗加在他身上的各種身份:“丈夫”,“父親”,“證券經紀人”,“朋友”,“同事”,甚至“英華人”,他是自私的,他眼裡沒有別人,缺乏責任感,不屑與“社會”發生任何關係。但同時他又是無辜的,他眼裡不但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他被夢想所擊中,並非他選擇夢想,“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他的一生是偉大的,但同時也是不幸的。他體會過靈魂脫離肉體的愉悅感,那是他全身心沉浸於藝術中去;同時他也飽嘗了人世間的艱辛,過著衣不裹體的生活。去世前的那些年,他定居在一個小島上,與當地一個女人同居生子,遠離人群,遠離這個文明社會,把所有精力傾注於他的繪畫中,創造了令後世驚歎的傑作。在得了麻瘋病雙眼失明後,他卻囑咐妻子在他死後把足於震驚畫壇的壁畫付之一炬。
這是偉人的得與失。為了達到人生的顛峰,必定要付出代價。而對於書中的另外兩個人,施特略夫和阿伯拉罕來說,平凡的小幸福已足以讓他們知足,他們為社會貢獻他們小小的力量,同時能在他們喜歡的地方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平平凡凡,卻又趣味無限。偉大的不幸和平凡的幸福,這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無所謂高尚與卑微,不管選擇哪一種人生,只要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自己的夢想負責,就是圓滿的人生。
回覆列表
一個有穩定工作的中年男人,妻子體面,孩子懂事。突然拋棄一切,家庭,工作,揹負拋妻棄子的名,去追求自己的愛好。然後窮困潦倒,中間又負了救了自己的人,將人家害的家破人亡,後來遠赴異國的偏僻小島,同當地女人離群索居。最終病死在荒島。死後畫作大受追捧,升值無限。……這個男人就是斯特里克蘭德。
追隨自己內心,他付出的最多,成就也很高。
我不認為《月亮與六便士》僅僅是刻畫類似高更的生平。
斯特里克蘭德身上有所有中年男人的影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需要追逐的內心。然而,家庭,工作,責任,名聲...能拋卻嗎?未知的未來,能承受嗎?
中年的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掙著六便士,偶爾抬頭仰望月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