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11377627188
-
2 # 北京藝術品
學習書法,不管是那個大家的貼,認真學習就行,主要在於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不行。
王羲之的書法,是屬於聖人境界的,練習哪一個基本沒有什麼區別。
-
3 # 臨河再敘
王羲之《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此帖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視為國寶,為中國書法界所知不過百餘年。
此帖用筆挺勁,結體縱長,輕重緩疾極富變化,完全擺脫了隸書和章草的殘餘,成為十分純粹的行草體。書寫時先行後草,時行時草,可見其感情由壓抑至激越的劇烈變化。
王羲之《二謝帖》 摹本,縱28.7釐米。5行,行草書。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
兩個法帖都是王羲之書法的經典代表作品,二謝帖是摹本,字跡清晰,可以看清字的行筆軌跡和墨色變化,是不可多得的臨習王羲之書法的法帖,十七帖是刻本,字跡有的比較模糊,但是他的章法和氣息非常好,而且字數也比較多,兩者結合起來學習會更加方便。
-
4 # 真誠QQQ
十七帖是王羲之的手信,也就是說裡面不僅是一個帖,裡面是很多合拼在一起的,其中以首帖開頭幾個字得名,“十七日先~~即“十七”二字。所以說就數量上來比較十七帖更難要學習的東西更多。
其二,《二謝帖》為行草,《十七帖》是草書,草書相對更難。
其三,二謝為墨本,細節比較清晰,學習起來更容易,而十七帖為拓本很多細節欠缺,需要細看與理解。
其四,十七帖選帖難,十七帖有十幾種版本,有宋拓的不同本有日本收藏版本還有各大家臨摹的版本。而二謝就一種唐摹本。
但是有一點二謝帖相對難。即是章法比較難,二謝的節奏感很強,字的大小與字與字之間的呼應與空間處理更靈動。
-
5 # 子衿書法
學習王羲之《二謝帖》比學習《十七帖》的難度大還是小?
從臨摹的相似度來比,《十七帖》的難度要小,《二謝帖》的難度要大很多。從學習筆法方法來講,則《二謝帖》更有優勢。
《十七帖》是刻本拓片,小草書。按理說,草書的學習難度比行草書的難度大。但因為刻本在細節方面的缺失,這就大大降低了在筆法方面的表現。臨摹時由於省略了筆法細節,所以比較容易達到形似的目標。而因為細節上的缺失,要學到王羲之書法的用筆神韻,《十七帖》的學習就困難很多。
《二謝帖》為墨跡,行草書。因為是墨跡,很多隨機性的東西流露出來,要達到形似,即便是王羲之本人來寫也難做到。但從學習筆法的應用上來說,分毫畢現的鋒芒,提頓挫折的痕跡,使我們能夠揣摩到王羲之運筆的精妙,從而掌握到筆法的應用方法。因為《二謝帖》在細節上不必讓大家去傷精費神的推測,只要細心的觀察分析,筆法的學習上就比《十七帖》容易。
容易只是相對而言,並不是簡單的就能做到。《十七帖》的難度,正是因為在筆法細節方面的缺失,僅憑刻本上的痕跡來學習筆法,功夫不到的人是不可能學到的。所幸《十七帖》中還有《遠宦帖》與《遊目帖》的墨跡圖片。從墨跡圖片中,我們就能領略到王羲之筆法的風彩。《遊目帖》只有圖片,原跡存在日本,在二戰時,被美華人投下的原子彈摧毀。
要學習王羲之書法,不學習墨跡,連皮毛都學不到。雖然說他的墨跡已經沒有,但從唐代雙鉤填廓的摹本中,依然能窺其精妙的用筆。
回覆列表
《二謝帖》用筆爽利,遒勁之力盡顯。十七貼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學習書法在於韌性,堅持不懈必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