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童話是孩子的童年樂趣,怎樣科學有效的讓孩子閱讀童話提高孩子的閱讀想象能力
1
回覆列表
  • 1 # 秋嫣旅行

    眾所周知,童話故事的濡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家長朋友在與孩子共讀童話故事時,要打破禁錮孩子創造的“圍城”,從“咬文嚼字”的僵化學習中解脫出來,引領孩子置身於作品所描述的境界,與作者對話,與文字對話,讓孩子的思想感情隨著故事內容波瀾起伏,領悟其意蘊,吸收其精華。

    同時,在閱讀過程中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如《灰姑娘》這個童話故事,讀完要與孩子在非常輕鬆愉悅的對話交流中,讓孩子領悟到辛黛瑞拉的後媽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家長要讓學生領悟到,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們應該有很多很多的朋友。更讓孩子領悟到辛黛瑞拉因為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覺得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創造機會! 這樣的審讀,完全沒有破壞童話本身的美感,相反讓學生更加人文地理解包容作品中一些反面角色。  

    還如《蒲公英》這則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太陽公公囑咐種子們要落進泥土,但兩顆種子卻受到了外界的誘惑,一顆落進了金光閃閃的沙漠,一顆落進了波光粼粼的湖泊;而大部分的種子聽從了太陽公公的囑咐落進了黑黝黝的泥土,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家長不要強調兩位不聽話種子的下場,“乾死、淹死”和綠色的“茁壯成長”成鮮明對比,不要強調“它們活該!誰讓他們不聽話呢。”“聽話教育”不是童話的價值取向。

    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雷文直言,中國學生最大的缺點就是“太聽話”了,“中國的學生一般不敢對老師說不,美國學生雖然也很尊重老師,但會和老師爭論”。對作品錯誤的解讀,會嚴重誤導孩子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2 # 荷陽之歌

    能夠完整地讀完一篇童話,證明孩子已經越過了拼音識字的門檻。童話可以讓孩子純淨的心靈不受汙染,感受充滿趣味的外部知識。

    在閱讀童話時,可以就童話內容對孩子提出一些問題。比如你能重述一下故事的經過嗎?故事裡面有哪些人物(動物)?主角是誰?故事是如何發生的,如何結束的?假如你是主角,你會怎麼樣?你從故事裡學到了什麼等等。還可以讓孩子續寫或改寫故事的內容,以增強孩子的文字書寫能力和對語文的興趣。

    在閱讀童話時,可以讓孩子聲情並茂地朗讀,並加上形體動作,模仿裡面的人物(動物)的語言動作,以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完整故事的記憶力。

  • 3 # 成長的栗鼠

    首先要看您的孩子多大了。如果還處於不會說話的階段,那麼還是需要父母讀給孩子聽,培養父母和子女的感情。同時也是培養起閱讀的興趣來。

    其次,如果孩子已經是會說話的年紀。可以首先從孩子感興趣的書入手,家長陪著一起讀。正常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處於比較喜歡提問的階段。(參考《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這個階段應該是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尤為關鍵的時期。對於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都給予認真對待,認真交流。而不是像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如果問東問西,父母常常是不管青紅皂白的訓斥一通,或是說小孩子不懂問什麼問。基本上孩子以後都不想問你問題了。這不能怪父母,當時的環境以及他們收到的教育就是這樣。慶幸的是現在越來越重視兒童教育,我們做了父母可以改進很多方面。因此鼓勵孩子問問題非常關鍵。

    另外,我覺得閱讀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如果孩子能很愉快的看書,並積極主動交流,說明他已經很投入了,至於到底學到了什麼,父母最好不要過問太多,否則父母一直的不停追問會讓這個讀書的過程太過壓抑,引起孩子的反感。我們要相信對書,對自然的感受力!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想法,共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城杜鵑花門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