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乘九科技
-
2 # 派智專利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問題,沒法細聊
但還是多嘴兩句,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拍了幾張照片後,某個應用跳出一個推送:嗨,你剛拍的幾張照片很贊,上傳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看到這裡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哇,好人性化。
而是應該謹慎,他除了監控到我的照片,還幹了什麼?或者說,還可以幹什麼?
幾乎所有的APP或網站都近乎貪婪的想要獲取使用者更多的資訊,
位置,通訊錄,相機,語音,通話...
他們總能用自家產品的一個功能來“合理”的獲取這些許可權。
但幾乎沒有任何一家是在合理,正確的使用。
但你覺得他能做到嗎?抱歉,人在機器面前只是資料庫而已。
開發者不加以拘束,它壓根不會拿你當“人”。
以相簿許可權為例,現在開啟你的手機相簿,看看裡面有什麼:
1.可能有你的身份證,護照,學生證等私密證件資訊
2.你的個人照片,家人,朋友合照。
使用者畫像的建立離不開這些,機器學習的最佳素材。還可以用通訊錄,IM好友交叉比對出你的個人關係鏈。
3.你的照片上所帶的地理位置,你經常出沒在哪些地方,和哪些人。你所授權的那些APP或網站比你自己更加清楚。
4.你的照片檔案的時間,結合第2,3點,他應該具備隨時出現在你面前的能力。
5.其他,敏感,私密,只屬於個人的照片。太多了。
當一個使用者的畫像越詳細,越精準。這條資訊就越值錢。
一條20歲,女性,家住XX,收入XX,愛好XX,最喜歡吃XX,明天要去XX旅遊的這麼一串資料。擁有者可以推給A公司,或自己來挖掘更多的收入。
甚至有些資訊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好乾什麼用,先收集了再說。
聽筒許可權可能會聽到你日常在說什麼,
通訊錄可以看出你的社交關係鏈,你處在什麼層級
位置可以獲取到你去了哪裡,你每天的出行路線
再將所有的資料結合起來比對分析...
嗯,越說越玄乎了。
是這樣的,現實不會好到哪裡去。
應用和網站應該只在需要的時候獲取最少的資料,目的僅為完成使用者的指令。
對隱私的保護,是目前網際網路時代的腫瘤之一。
部分內容來自weibo:遊戲打折情報
-
3 # 雪漠孤行0901
所謂的繫結手機,主要是為了確認你的身份。表面上說是為了國家安全,落實網路實名制,這點沒有錯。但是很多軟體是醉翁之意不在實名,完全是打法律的擦邊球,進行胡掄。蒐集使用者各種資料,不管你是同意還是不同意,通通給你採集,然後精確推送,精確廣告,精確推銷就來了。
支付寶微信也就算了!為什麼大大小小的出不出名的app,網頁等等,都會叫你驗證身份資訊,手機號啊,身份證啊,銀行卡啊……這對他們有什麼用處?
回覆列表
放在以前,各類APP安裝時需要的許可權其實沒有多少。而現在,哪怕是一款簡簡單單的APP,我們在安裝時會發現它申請的許可權也很多,現在的手機軟體安裝軟體後初次使用都會要求各種各樣的許可權。
這第一個原因其實就是這些軟體的開發廠商們為了收集我們的資源,其實很多時候,APP安裝時提示需要通訊錄許可權,這個許可權可能和它本身的功能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APP服務商為了收集客戶的資料,為後續的營銷助力,所以這些軟體需要我們的手機的一些資訊。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現在國家工信部對於網站和軟體的實名制要求,現在的網站和軟體很因為國家的要求都是需要使用者實名制才能夠進行使用的,這並不是我們國家的特例,在外國的許多軟體之中也是有使用者實名制的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