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ortune
-
2 # 月隱千山照暮雪
因為中華民族傳統和儒學思想千年傳承的影響,我們從骨子裡就認為和認同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說法。一致認為,年輕人如果不趁著年輕努力一把,年老時更無精力和能力取得成功。所以焦慮和他們就戀戀不休,相伴而生了。即使自己不去關注,整天被身邊的人(長輩唸叨,媒體渲染,輿論倡導,同輩比較)潛移默化,能不如芒在背?回到問題本身,其實如果環境氛圍不改變,我們必定無法改變。如今,別說年輕人了,競爭已經提前到了幼兒園,甚至已經到了出生。我們幼時的口號從知識改變命運,變成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不得不說,是社會的程序,只是莫名有種無法言喻的悲哀。
-
3 # 心理諮詢師陳麗華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焦慮?也許是身邊朋友的一句話,你可能就會覺得我受到了傷害;也許只是回到家發現沒有帶鑰匙,或者文稿打了一半,突然掉線了;或者和要好的朋友吵架了;或者是睡了一覺,臉上多了個痘痘等等。
焦慮是人類在與環境作鬥爭及生存適應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基本人類情緒,焦慮並不意味著都是有臨床意義的病理情緒,在應激面前適度的焦慮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可以充分的調動身體,生氣的技能,適度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簡潔性,只有具備某些病理性特徵,同時對正常的社會功能造成影響時,才成為病理性焦慮。加利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只有當一個人出現焦慮,煩躁,食慾不振,達到30天時,我們才能判斷這個人一是患上了焦慮症。
負面情緒的產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所以說,焦慮不只是和年輕人“戀戀不休”。焦慮跟小孩子也會“戀戀不休”,;焦慮跟中年人也會“戀戀不休”,焦慮同樣跟老年人也會“戀戀不休”。
現代社會的發展節奏,產生焦慮是不可避免的,保持適度的焦慮還能增強人對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影響程度,使人對自身生存與發展問題經常加以分析和思考,並使自己從焦慮中走出來,不斷克服困難。如果焦慮程度過低,就會產生迷茫,容易喪失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如果焦慮程度過高,則容易引起過度緊張,恐慌,狂躁等一系列心理問題。而情緒緊張的時候,人們往往容易生病,原因何在?這就是植物神經系統影響免疫系統的表現,當焦慮症出現時,植物神經系統就會混亂,進了免疫系統的功能就會混亂,從而出現各種頑固性疾病。
因此我們要辨別是焦慮程度。過度焦慮的程度,氣體常常會出現,如肌肉可能緊緊的胸口悶悶的,流汗心跳加快,顫抖,頭暈,胃不舒服,等反應,長期的地下人變得容易發脾氣,坐立難安,睡眠也受到影響,擔心,害怕等情緒。當過度的焦慮時,我們要學會焦慮情緒的調節方法。
學習肌肉放鬆訓練法,學習如何利用自我暗示;經常靜坐,懂得調節呼吸;學會覺知當下。當然也可以利用催眠進行調節。
回覆列表
焦慮的根源是想得到的與能得到的相去甚遠 就是求而不得 年輕人思維活躍 也願意嘗試 所以是各種社交軟體的主力軍 看到別人的各種炫 炫富 秀恩愛 炫到處旅遊打卡 好像同齡人生活在天堂 而再看看自己 朝九晚五的上班 收入單薄 孤單一個人 所有節日都只能一個人過 日復一日的重複昨天 一比較 難免心理失衡 想過別人炫的那種日子 卻苦於沒有門路 久而久之 難免焦慮 但其實完全沒必要 現代科技讓 眼見為實 變得越來越讓人質疑 很多在朋友圈或別的媒體上釋出在世界各地打卡 享用美食的人 可能正窩在逼仄的出租房裡吃最便宜的泡麵 那些發各種美照的誘人妹子 可能是摳腳大漢 所以 與其圍觀別人過度美化的生活 不如實實在在的提升自己 你若精彩 清風自來 等你擁有了大多數人求而不得的東西時 自然活得自在灑脫 不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