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克環球
-
2 # 夢紅旅樂美
明明是湖卻叫它海,除了洱海,還有青海、裡海等湖泊也被叫成了海。
所謂湖,就是陸地上聚積的大片水域。
所謂海,就是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
有的大湖或大池也叫海!
比如雲南的洱海洱海位於雲南大理郊區,為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因其形狀像一個耳朵而取名為“洱海”。另一說是因為雲南深居內陸,人們為表達對海的嚮往,所以稱之為“洱海”。洱海是一個有著迤邐風光的優美旅遊景區,是大理著名的“風花雪月”(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四景之一。
還有其它被稱作海的湖青海: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別名西海。《西海情歌》,這是刀郎譜寫的流傳在西海的愛情故事。這首歌無論是降央卓瑪翻唱還是刀郎本人演繹,唱得都是那麼的深情動聽!
-
3 # 貴YOUNG
草海
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西南面,世界十大觀鳥基地、中國Ⅰ級重要溼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著名三大高原湖泊之一、貴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並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草海水域面積46.5平方公里,是一個完整、典型的高原溼地生態系統。其核心區主要包括簸箕灣、胡葉林等地,集中分佈有淺水沼澤、莎草溼地等珍稀瀕危水禽棲息地、覓食區。
這裡是黑頸鶴等228種鳥類的重要越冬地和遷徙中轉站。草海平均水深僅約2米,水質清澈無汙染,有水生植物有43種142屬,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最佳選擇地。
草海屬長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橫江的格澤河的上源湖泊。草海的水源補給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其次是地下水補給。
草海湖集雨面積120平方千米,年匯水量約800~900萬m³,水資源極為豐富,是貴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匯入草海的河流有卯家海子河、東山河、白馬河和大中河等小河流,它們大多數是發源於泉水的短小河溪,其流量隨降水的季節變化而變動。
-
4 # 七禾頁話
呼倫湖,又名呼倫池、達賚湖、達賚諾爾,與互為姊妹湖。蒙古語意為“海一樣的湖”。
坐落在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黃金家族鐵木真家族的發祥地,也是眾多少數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比如鮮卑、匈奴、室韋(現在還有一個室韋小鎮,很美麗)、突厥、回紇、契丹、女真等等。
呼倫湖呈不規則斜長方形,長軸為西南至東北方向,湖長93公里,最大寬度41公里,平均寬32公里,湖周長447公里,面積233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為8米,平均水深為5.7米,蓄水量138.5億立方米。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東北地區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亞洲中部乾旱地區最大淡水湖,為構造成因的礦化度受環境影響較大的淡水湖。
作為內蒙最大的淡水湖,是“草原明珠”、“草原之腎”。
而對於蒙古族來說,其如同海一樣的存在,所以退守外蒙的蒙古族才設立了內陸國家的海軍,于謙於老師的父親任海軍司令,只要找到海,就立馬上任,這個海就是達賚,也就是呼倫湖。
現在看呼倫湖,風平浪靜一灣水,一旦蒙古海軍入住,必然是風起雲湧,對世界海軍格局,是啥影響也沒有的。
-
5 # 熱心島民阿峰
從樓主的問題可以看出,樓主想要了解出了樓主所說的地方外還有沒有其他把湖叫成海的?以及這樣叫的原因是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細細說出來。
一、除了樓主所說的地方外還有哪些把湖叫成海的?
北京:剎那海、後海;
內蒙:烏樑素海、居延海;
新疆:可可托海、福海;
四川:牛奶海、五色海、邛海;
雲南:程海、拉市海等等
從上可以看出來把湖叫成海的省份或直轄市有:北京、內蒙古、青海、雲南、新疆、四川、山西、甘肅等等地區。
二、為什麼會把湖叫成海?
目前大家比較公認信服的兩個說法:
1、歷史遺留問題。
1.1在蒙古人佔領中原成立元朝後把首都定在了北京,並且大興土木,開鑿挖掘了一系列的人工湖,並把這些人工湖命名為海。
1.2由於蒙古人長期居住在內地,特別嚮往大海,且長期缺水對湖泊特別重視,所以把部分較大水域湖泊命名為海。這些湖泊經過長期歷史變遷後,這一稱謂也就直沿襲下來。
2、距離海太遠並對大海心生嚮往但缺乏認知。
居住在內地遠離海洋的一些人們因對大海心生嚮往,但由於古代交通的不發達,導致了他們窮極一生都有可能無法見到大海,所以把對大海的美好向往附加到周圍的一些大型湖泊上,命名為海,這些稱謂後人們也就一代代的沿襲下來了。
上述的這兩種說法是目前大眾比較認可的,當然不排除一些其他說法,這得辛苦麻煩考古學家們去考慮取證。
-
6 # 聊越南
一,湖叫做海的原因有:
1,海,起源於蒙古語,意思是湖泊水潭。元朝時期,今北京、四川、內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的湖泊,多以海命名。
2,在雲南省,彝族的彝語裡,“湖”“水塘”叫海子;麗江納西族語中“湖泊”和“海”的說法都是一樣的,納西族語言中都把“湖泊”和“海”稱為“鶴”(納西語的諧音)。
3,另外一個民間說法,這些地區身處內陸,百姓嚮往大海,便把湖稱為“海子”,意思是大海的兒子。
二,各地叫海的湖,分別為:
(一)北京:
1,市區裡紫禁城旁邊的西海、後海、前海組成了什剎海,又稱“後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又稱“前三海”。
2,圓明園裡最大的湖:福海,還有後海。
(二)雲南:
1,昆明:陽宗海;其實滇池古稱滇海。
2,大理:洱海。
3,麗江:拉市海、文海;永勝縣境內:程海。
4,紅河州:箇舊、開遠、蒙自之間的大屯海、長橋海、三角海,被稱作海子三兄弟。
5,迪慶州:納帕海、碧塔海、屬都海。
(三)四川:
1,涼山州:西昌市區邛海;冕寧縣的彝海;木裡縣的寸冬海子。
邛海
2,阿壩州:九寨溝內長海、五花海、鏡海等114個海子;茂縣境內:疊溪海子。
3,甘孜州:康定木格措景區裡七色海、荷花海;九龍縣伍須海;德格縣新路海;稻城亞丁的牛奶海。
牛奶海
(四)內蒙古:
烏樑素海、岱海、居延海、黃旗海、哈素海等等。
烏樑素海
(五)西藏:
湖基本上都叫“錯”。
(六)青海:
青海湖也叫卑禾羌海。
海西州:尕海。
(七)新疆:
博斯騰湖古稱西海;賽里木湖古稱淨海;此外有福海、可可托海。
此外,河北、山西、甘肅等地,也有習慣稱湖叫海。
綜上,全國至少10個省區,把湖叫海,實在是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以上,只是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
-
7 # 星球拾趣
我是一個旅遊愛好者,同時對地理知識也比較感興趣,在這裡可以再幫你多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青海首先肯定是青海,它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位於青海省,藏語名為“措溫布”,意思就是“青色的海”。
北京什剎海位於北京西城區,是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福海又稱東湖,是圓明園遺址中最大的湖。
程海位於雲南省永勝縣金沙江流域。
拉市海位於麗江西面10公里處,是雲南著名的自然保護區,你肯定聽說過,只是沒洱海那麼有名。
牛奶海在四川的亞丁自然保護區,傳說是能治聾啞怪病的聖湖。
五色海同樣位於亞丁保護區,因為四周都是雪山,雪山倒映在湖面上,讓湖水呈現除奇幻的色彩。
之所以把湖叫海,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蒙古人對海很嚮往,他們佔領中原後就大興土木,就把很多湖就叫作為海。第二種是常年生活在內陸的人對海的嚮往和對海認知上的缺乏,一方面非常的嚮往大海,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大海到底是啥樣,覺得水比較多的話就能叫海。當然兩種說法都很難去考證。
-
8 # 愛暴走的老科
其實題主說的這種情況還是挺多的,比如裡海和鹹海。
裡海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是裡海擁有和海洋一樣或相似的生態系統,海運業發達。裡海的水面低於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約180米。裡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北部一般深4~6米;中部水深170~790米;南部最深,最大深度可達1025米。裡海有島嶼約50個,面積約350平方公里。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1940~1970年,平均每年流入的淡水量286.4立方萬公里,其中伏爾加、烏拉爾和捷列克河約佔90%以上。
鹹海是中亞的一個內流鹹水湖,位於哈薩克共和國和烏茲別克共和國的交界處。其水源主要來自阿姆河和錫爾河。鹹海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之一,但是,由於蘇聯人將大量的鹹海海水用於農業灌溉專案,進入20世紀後半葉,鹹海開始呈現戲劇性的快速萎縮。到21世紀初,鹹海萎縮的程序仍在繼續。隨著水位的下降,鹹海自然分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片水域,而其中南鹹海部分又進一步分成了東、西兩部分。北鹹海上的大壩起到了保持水位的作用,但是南鹹海上同樣的大壩卻導致了水位的持續下降。
(圖一:裡海風光,拍攝於哈薩克阿克套;圖二:飛機上看鹹海)
-
9 # 在路上旅行顧問
北京的什剎海也是比較有名的景點了。
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則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讚美什剎海的神韻。什剎海景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隨著遊客的增多,這裡逐漸出現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
10 # 聰遊bing
1.雲南因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多彩的民族風情,產生了很多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特別風俗,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外地的旅人們來到雲南,訝異於這裡的風土人情,總結出了很多當地的奇趣軼聞。這些奇趣通常被冠以怪字,因而就有了雲南十八怪的說法。十八怪中的其中一怪,就是“湖泊稱作海”,意思是說雲南多把湖泊叫做海。據說這是因為雲南深居內陸,當地人非常向往大海的緣故。
2.比如麗江的拉市海,也叫 海 。
回覆列表
快速瀏覽了所有的回答。
綜合了所有回答,大家基本上都說清楚了。
比如雲南的洱海,按照現代地理課本里面的定義,它其實就是一個湖泊。
對於把“湖”稱作“海”,其實是因為古人的認知有限,許多面積很大的湖泊,也是一眼難以看到盡頭、它們在惡劣天氣掀起的風浪也是洶湧。
這些名稱,世代傳承,因此,許多在現代人認知裡面嚴格來說是湖泊的水域,被稱作“海”。
另外,需要補充一下,在西藏,許多的湖泊,也被稱作“海”,比如西藏的三大聖湖:納木錯、羊卓雍錯、瑪旁雍措。
這些名稱當中的“措”(有翻譯做“錯”)在藏語裡面,就是海、大海的意思。
藏民世代的傳統當中,有“羊年轉湖、馬年轉山”,其中,“山”,指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的神山岡仁波齊;“湖”,指羊卓雍錯,也就是藏民意念當中的海。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即使有些湖,現代定義也叫做“湖”,但是當地居民依然叫它們“海”,比如,這個月初去了撫仙湖,在一個岔路口迷路了,問路邊的居民,他們說,這裡離海不遠,大概一公里就到了~
可見,許多的理念,其實存在於人們對它的認知裡,也就是,深深的腦海裡。
這就如同“只要心中有沙,哪裡都是馬爾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