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牧童的杏花酒

    如果當初,劉備沒有伐吳,蜀國的命運會怎樣,三國的結局又會如何?

    其實,就夷陵之戰來說,沒發生之前,誰也無法預料輸贏;從我們後世的角度來看,劉備的夷陵之戰,確實錯了,因為他敗了;但如果劉備贏了,結局有可能就大不一樣了;而且,夷陵之戰劉備是有可能贏的;劉備為什麼急於發動夷陵之戰?原因很簡單,自己年齡大了,蹦躂不了幾年了,急於求成的表現。

    關羽失荊州後,蜀國國力微弱,漢中、益州又常年處在戰火之中;蜀國徵調來的賦稅,不足以支付北伐開支;劉備想在短時間內取得收益,只能在東吳做文章;不打東吳,就只能修養身息;顯然劉備等不了。所以不打東吳,接下來的“三國”,最有可能就是各自休養生息;幾年下來之後,魏國會越來越強,吳、蜀兩國相比之下,劣勢更大;想要統一天下的話,非常難,比蜀道還難;

    要知道真正勸說劉備,極力阻止其攻打東吳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常山趙子龍;趙雲曾極力勸阻過劉備,他把整個局勢的利弊關係,統統給劉備分析了一遍,但劉備聽後,並沒有採納;而且趙雲的此番勸諫,似乎把劉備給得罪了;因為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趙雲就在成都,但是劉備並沒有帶上趙雲,而是帶了幾位不知名的將領,加上一位老將黃忠。

    夷陵之戰,劉備兵敗身死,給蜀國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國力衰退,軍費開支嚴重,老百姓入不敷出,苦不堪言;朝堂之上,三大派系爭權奪勢,進一步拉跨了蜀國的國力;諸葛亮用了五年的時間,才把蜀國的經濟給拉扯起來;

    勝者為王敗者寇,倘若劉備沒有打東吳,只能在經濟上被兩個國家慢慢趕超。

  • 2 # 隱龍說史

    劉備即便不伐東吳,也很難改變三國分立的局面

    諸葛亮的戰略計劃中,若想北伐恢復中原成功,有兩個前提,一是曹魏內部出現動亂,二是東吳只願意保境安民。第二個條件特別重要,因為荊州地處長江上游,對東吳的威脅非常大,當初曹操佔據荊州後順江東下,孫權的首席謀士張昭甚至以此為理由,作出投降的建議;後來劉備東伐孫權時,也是順江東下的態勢,逼得孫權違心向曹魏稱臣求和。這就足以說明荊州,特別是長江上游地區對東吳的戰略安全影響巨大。

    可孫權偏偏不是類似劉表那樣的閉關自守之人,從關羽北伐開始,孫權就積極謀劃出兵襲擊荊州之舉來看,蜀漢一旦在荊州有任何軍事行動,孫權立即警覺並開始行動,隨時準備對荊州採取軍事突襲。試想在這種情況下,駐守荊州之軍又怎麼可能抽調更多兵力北伐而有所作為呢?

    另外,三國爭霸中,彼此各方對相互間的均勢平衡非常敏感。關羽北伐造成威震中願的聲勢,對孫權是極為不利的,一旦蜀漢北伐稍有成果,曹魏與東吳兩國都不會坐觀彼此滅亡,反而會積極聯合起來對付蜀漢。孫權向曹操稱臣,以及曹魏謀士預測孫權即將採取行動,這些也全都在意料之中了,魏吳聯合對關羽的圍剿,就是三國爭霸戰中對均勢平衡態勢的一種預演,而下一次預演則是當劉備大敗後,東吳軍隊試圖追擊時,曹魏不願東吳獨吞戰果,迅速出兵壓向江東,很快又讓局勢恢復了均勢格局。

    最後,單從戰術上看,就算蜀漢採取荊州與益州兩軍出擊的方案,同時襲擊南陽與關中,也會由於東西兩軍相距遙遠,而無法及時相互策應,這在古代通訊條件不發達年代,對軍事行動的制約是很關鍵的。兩軍同時出擊,在漢武帝征伐匈奴時就曾經用過,無論是河西之戰,還是漠北之戰,都出現了兩軍情報互動不及時,因而中途改變行動計劃的結果。而蜀漢益州之軍面對的關中地區又是山險重重,一旦出現魏蜀兩軍相持之局,就很難與荊州之軍展示有效協同作戰,結果也是不容樂觀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刮油水"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