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沐茗

    曹丕有五路大軍,諸葛亮有五條妙計,因而羽扇輕搖,絲毫不懼。

    五路大軍雖然來勢洶洶,但是卻擰不成一股力量,只是一盤散沙,諸葛亮針對每一路的弱點,對症下藥,釜底抽薪,從而輕鬆化解,盡顯運籌帷幄之姿。

    第一路:嚇唬你

    番王軻比能,引軍進犯西平關,諸葛亮隨即使出了他們的天敵——神威天將軍馬超。

    馬超此人在他們眼裡可是天神的存在,據守西平關,番人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再加上埋伏四路騎兵,每日輪換,頭腦簡單的番人更是止步不前了,此一路化解。

    第二路:迷惑你

    蠻王孟獲受大魏誘惑,兵犯四郡,只可惜他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諸葛亮派魏延領一軍左出右入,右出左入,為疑兵之計。蠻兵打仗只靠勇力,其心多疑,看到疑兵,一定止步不前,此一路又化解。

    第三路:忽悠你

    曹魏遊說東吳,欲與東吳同分蜀國,奈何東吳往往反覆無常,不會坐看任何一家獨大,其餘四路勝,會出兵,其餘四路敗,則推脫不前,只要派口才好的人遊說一番即可。

    於是諸葛亮派遣鄧芝遊說東吳,此一路又化解。

    第四路:打動你

    蜀漢降將孟達欲領上庸之兵進犯漢中,可是孟達素來與蜀漢大臣李嚴交好,只要讓李嚴修書一封,孟達必推脫不出。此一路又化解。

    第五路:擋住你

    大將曹真領軍十萬進犯陽平關,諸葛亮使趙雲堅守關隘,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曹真久攻不下,必然退軍。最後一路也化解。

    以備不時之需

    除此五條妙計,諸葛亮為備不時之需,又密調關興,張苞二將各引兵三萬,屯於緊要之處,為各路救應。這兩路調遣,都不經過成都,所以無人知覺。

    總結

    諸葛亮不愧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五路大軍輕鬆化解,絲毫不慌,不管是格局還是心態都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 2 # 曹老師xixi

    諸葛亮為何不具備,因為曹丕五路伐蜀,被羅貫中安排的妥妥的,曹丕按照小說要求,必定是無功而返,諸葛亮按照小說要求,精彩的安排了一場安居平五路的精彩戰役,又一次凸顯了諸葛亮的“決勝千里之外運籌帷幄之中”的超群謀略。

    安居平五路是《三國演義》小說中虛構的一場戰役,在正史中並未記載。曹丕執政七年之中,在軍事上,有內有平定了青徐;對少數民族有北擊羌胡、收復西域;對東吳有三路伐吳;對蜀漢有攻打上庸三郡。就是沒有五路伐蜀。唯一一場對蜀漢的上庸之戰,也是劉備還沒去世的時候,曹丕命夏侯尚、徐晃進攻上庸三郡,孟達頭像,劉封戰敗,上庸三郡僅歸曹魏。

    按照《三國演義》的情節,劉備白帝城駕崩,曹丕迅速商議伐蜀大計,司馬懿獻計五路伐蜀之謀,分別是羌兵十萬、南蠻王孟獲十萬,孫權十萬,孟達十萬,曹魏大將軍曹真十萬,共計五十萬。頓時蜀漢集團人心惶惶,只有諸葛亮不慌不慢,安做成都,只許揮扇數下,五十萬大軍全退。依靠馬超威望退羌兵,依靠魏延勇武退孟獲,依靠李嚴感情牌退孟達,依靠外交退東吳,依靠趙雲退曹真。

    看似毫無破綻,其實按照正史來看其實問題很多,首先羌兵是否聽命曹魏,孟獲遠在天邊如何溝通,孫權和曹丕面和心不和必然不會出兵,孟達所在上庸有兵十萬?曹真十萬是唯一說的過去的,但趙雲有獨立帶兵團作戰的能力嗎?

    所以小說就是小說,按照小說情節,曹丕就是十路伐蜀也是必敗無疑,而諸葛亮的絲毫不懼主要還是體現諸葛亮的臨危不亂,智謀超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有什麼深刻的寓意?說明的深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