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記哥愛讀書
-
2 # 小誠子在
反抗時代性壓迫
梁山好漢雖然標榜都是俠義相投,實際上就是痛恨宋朝社會上被道貌岸然的官儒風氣坑害的一股世道,於是借朝廷內憂外患之時自成一統。落草有三大好處:
1.上待天時以成大業。當時一旦朝廷分崩加上天下大亂很可能改朝換代,只可惜草莽英雄思想準備和組織手段都不夠,畢竟難成大事。
2.下能靠兄弟而自保。江湖行走義氣如親,更何況結交的是天下的英雄。
3.中能隨機應變。反正招安了能混個一官半職,被剿了宋江也是魁首,自己最不濟也可以遠走他鄉。
-
3 # 陽光18486
謝邀回答。我認為108將矛盾重重是符合常理的。因為每個人上梁山的目的不同,每個人的出身,文化層次等各方面不同。在《水滸傳》中108將的人物中有官方排擠出來逼上梁山,有殺人放火逃避官府追殺,有打抱不平被逼上梁山,有劫貪官錢財被逼上梁山等等。有這些不同性格,不同層次的人組成,必然矛盾重重。
但他們期初為什麼能夠團結一致對付朝庭呢?
首先,他們都是被官方追捕所謂有罪人,如果不團結一致對外,必然要滅亡的快。
其次,他們講義氣,靠哥們的江湖義氣,在當時社會大環境影響制約下,獲得了內部暫時妥協和團結。
最後靠宋江,林沖,晁蓋,智多星等一批有勇有謀的智囊團制訂一套水滸規距,一套規章制度,約束不同層次人。
總之108將以江湖義氣作基礎,以對宋朝的同仇敵愾為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來,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為理想,才是他們團結一起抗宋的動力。
-
4 # 更新中123
水滸傳裡面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大多數一些有武藝的,一般人都欺負不了他們。人都是這樣,能力大點想要管的事也就會多一點,並且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工資薪俸除了為朝廷做事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梁山好漢中絕大部分他們不在朝廷編制內,而且冷兵器時代,資訊傳播速度慢,犯事了想抓著也不是那麼容易。久而久之人們思想上就覺得有仇必報殺人放火以後跑路就好了。
水滸108將之間是矛盾很大,林沖與高俅之仇因宋江而放走,林沖吐血落馬,不久身魂異處。林沖看到高俅,而手端紅纓槍大罵“高俅老賊”。因招安而放生高俅致死林沖,這是108將牽扯到殺妻滅家之恨並反對招安的最大矛盾,及人物。盧俊義也因宋江吳用而間接地殺妻滅家。這是僅次於林沖的矛盾。其三矛盾就是招安大計是蠢事。蔡京高俅早有評價一日為賊終身為賊。武松撂了招安酒,魯智深罵罵咧咧地。這是另外一重矛盾。這種矛盾是分裂並毀掉108將的矛盾。 那麼梁山最根本的矛盾是宋江,宋江最不合適宜的是為賊依然抱有儒家功名思想。這是矛盾的本源。 但其在政治上卻一律平等,生活上一團和氣,互相幫助,相互依存。其中的原因是“忠義堂”三個字。忠與義消除了天大的仇恨而聚集了108條好漢,後改為“聚義堂”。三字的前後的變換已經把108將的內部重重矛盾消除殆盡。情真義切與政治上的迷茫,使彼此沒有了或忘卻了矛盾所帶來的痛苦,形成了臭味相投的混沌迷亂的和氣局面,不是封建政治的迷亂,生活質量的提高,那麼會立即打破這種局面的存在。這一點是非常肯定的。因為方臘的存在已經立杆見影、一絲不露地與梁山108將形成鮮明對比。方臘與宋江的戰爭,宋江贏了戰爭卻輸了政治,輸了人生。這一點無人可解,只有用梁山領導人宋江可以解釋得一清二楚。忠義或聚義與宋江無關,實際是實現他滿腹的抱負罷了。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可以說是宋江騙了包括自己在內的108將。忠義堂或聚義堂背後透露的是儒家思想與其身份的不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