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水南雁

    而今天,一年一度新春佳節來臨,正是弘揚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習俗,在人們佳節慶祝生活中,最為精采呈現。春聯就是這深厚親切文化傳統中首冠前茅。

    在大門口又怎樣張貼布局呢?我以自已體會,略談幾句。

    首先,貼對聯,最佳時間,大年三十早上六時到十二點鐘。去除舊聯,張貼新聯,表述自已對過去一年的懷念,而更憧憬新的一年,龍騰虎躍,事業有成,健康吉祥。

    怎樣分貼左右方位順序,稱上、下聯。這就看兩聯尾字的平仄聲。底下尾字為漢字拼音三、四聲,為仄韻,即上聯,張貼在門的右側。漢字拼音一、二聲,即平韻,為下聯,張貼大門左側。正中的門額,有的喜歡張貼橫披,或者福字、春字等。

    選春聯,注意選字數為單。中國傳統文化中,單數為“陽”,吉祥向上,充滿活力。雙數為“陰”。

    當然,隨著時代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儘可以按自已的理解,愛好,去展現五彩繽紛的生活一面,讓世界更加莊美燦爛。

  • 2 # 老刀嘚不嘚

    春節期間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習俗,它源自於古代的掛桃符習俗。王安石有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人們過年掛桃符的盛況了。

    最早的桃符是桃木所制,因為傳聞桃木辟邪,上面刻畫的也是擅長捉鬼的神荼、鬱壘兩位大神。後來出現了簡化版,不用那麼費勁雕刻人物了,只是把神荼、鬱壘的名字刻或寫上就好。

    再後來,大約到了五代時期,有人想在傳統習俗裡玩出些個性化來,就不再寫神荼、鬱壘的名字,而是寫一些吉祥話兒。有點文化的人就開始把這些吉祥話寫得對仗,相傳後蜀的皇帝孟昶寫在他家宮殿門口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就是中國第一副真正意義的春聯了。

    另外一些堅持掛畫像的人家也發生了演變,不再畫神荼鬱壘,而是畫唐朝著名的猛人尉遲敬德和秦瓊,這就是年畫的由來。

    至於春聯怎麼貼的問題,正確的方式是從右往左貼。為什麼呢?因為古人書寫漢字的習慣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從左到右為一行,寫滿到下面另起一行,他們是從上到下為一行,寫滿到左邊另起一行。這麼說就明白了,春聯是豎著寫的,就應該把第一句貼在右邊,第二句貼左。

    那麼有看官要問了,對聯咋分上下句呢?關於這個老刀我就簡單分享一下,古人做詩詞不僅是用來搖頭晃腦唸的,還會弄一批小姑娘在酒樓呀青樓裡唱的。所以他們做詩詞就會提前考慮唱出來好不好聽,並形成了一定的規則,這個就叫格律(律詩的律字就這個意思)。對聯是詩詞的一種藝術手法,也可以看作從詩詞中發展出來的小分支,它也同樣遵守格律的規定。

    格律有這麼一規則,叫“平起仄收”。意思是上聯結尾的字必須是平聲字,下聯結尾的字是仄聲字。

    平聲仄聲要詳細說就好複雜,簡單可以粗略理解為一聲二聲(陽平陰平)是平聲,三聲四聲是仄聲(去入)。

    好了,我們磕磕絆絆地複習著小學一年級的拼音課程終於把春聯分出上下了,似乎貼完收功就可以去放炮了。且慢,還有一個小工作沒完成——橫批。這個似乎簡單,就剩一小短條了,只要不把字貼得頭朝下就不會貼錯。其實不然,咱得先觀察橫批的書寫順序,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從右到左,但也會有些棒槌寫成從左到右。如果橫批從右到左的,您就按我剛才說的一二聲結尾的貼右邊,三四聲結尾的貼左邊就得了,放您的炮仗去吧。

    如果橫批是從左到右的,那對聯咱也新事新辦,也貼個從左到右。啥不都有個演變不是,都抱著老規矩不變,那我們現在還掛神荼和鬱壘老哥倆呢。

    反正啊,就記住一點,別把對聯和橫批貼擰著。

    快過年了,老刀祝各位新年大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迅與錢穆文化水平相比,你認為誰的貢獻比較大?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