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緯33度30分

    五千年中華文明,是我們這個民族基本的歷史和文化概念。為什麼是五千年?❶用文字正式記錄中華歷史的時間,是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距今2861年;❷據《漢書•律曆志》推算,共和元年之前,周、商、夏計1253年;❸據《史記•五帝本紀》推算,堯、舜計147年。合計4251年。❹加上三皇(燧人、伏羲、神農)、五帝(堯舜前面的黃帝、顓頊、帝嚳),大概就是五千年左右了。

    這樣看來,中華文明五千年,是一個基於有名有姓的記錄和古代文獻的大致推算。世界各種文明的起源,無一例外都要依靠考古成果,因為從野蠻過渡到文明的歷史階段,文字僅處於萌芽或還沒有出現。因此,中華文明五千年,而文明的起源則早於五千年。按照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研究,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加以探討。

    第一,金屬的使用。人們知道,商代已經是青銅時代,而且青銅器的製作達到了非常複雜的高度。考古證明,比商代青銅器更早的,是河南偃師二里頭青銅器,它們屬於夏。二里頭青銅器比商代青銅器粗糙簡單一些,但分鑄、接鑄的技巧和工藝的複雜,顯然有更早的根源。其中年代最早的,是1973年,陝西臨潼姜寨一所仰韶文化房子基址發現的半圓形銅殘片和銅管,房子碳素測定年代是公元前4700年。能做成形狀的銅器,說明金屬的鑄造技術還要再上溯。而金屬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顯然更早。

    第二,文字的產生。《荀子》、《呂氏春秋》等古書都說黃帝時倉頡造字,但這一傳說有待考古證明。在很多人的概念中,認為殷墟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漢字。但甲骨文不過是商代後期的文字,而且字的個數超過了四千,所以這是一種相當發展的文字,其演變肯定有一個長期的過程。近幾十年對中國文字起源的探討,主要和年代較早的陶器上的符號有關。而大汶口文化(山東、江蘇背部及河南東部一帶)、良渚文化(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無論陶器還是玉器,都有顏色、花紋不同的符號,有的符號和甲骨文極為相似。這一年代在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最早的碳素測定甚至不晚於公元前5500年。

    第三,城市的出現。殷墟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城市,商代前期的城市有河南偃師屍鄉溝商城、鄭州商城和湖北黃陂的盤龍城,考古說明這些城市規模相當可觀。更早的城址也有不少 ,比如山東章丘城子崖古城、壽光邊線王和河南登封王城崗等龍山文化城址。此外,內蒙古包頭阿善、涼城老虎山發現的石城,年代則更早。這些城市無論是設計規劃、規模大小還是建築技藝,都不可能是一朝一日橫空出現的,我們的先民從原始部落到城市出現,也必然是一個生產力和生產工具相互影響的漫長過程。

    另外,根據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在考古中發現的禮制的形成、墓葬中貧富的分化乃至人和牲畜殉葬現象,都與文明的起源有著深刻的淵源。同時,這些文明因素的產生,也不完全等同於文明時代的出現,因為缺乏充足的材料和證據。

    綜上,過去,國內外學術界認為商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隨著材料的豐富和佔有,中華文明很可能要上溯很多年。正如我們一般界定2019年為5G元年,而這一技術的研究和探索則在多年前就展開了。中華文明和中華文明的起源是不同的概念,這有待中國現代考古工作的不斷探索和發展。

  • 2 # 軒轅小弟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答案,其一、是因為相關事物、情況與今天的時間距離,其二、是由於概念與觀念的問題,比如提問中“文明”的定義是怎樣的,此定義下的“文明”能夠很好地說明歷史嗎?

    如果把歷史當作科學,那麼“三皇五帝”這類被斥為“傳說”的東西,因未經科學手段得以驗證,難道我們就敢說那不是歷史?無法驗證,卻能堅信的,這是信仰。如果“三皇五帝”只是祖先崇拜,那又如何解釋這些“傳說”中對人類進步的描述?世界其他一些文明可是有史詩的。 如果把“文明”視為國家的同義詞,同時又堅信夏以前沒有國家,那麼,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必然以夏的建立為塹壕而形成割裂;如果“文明”即“國家”,那麼“中華文明”的概念又如何安放那些並列的政權、伸縮的疆域、複雜的民族關係等等? 不同的認知目標、不同的研究方式、不同的研究物件,就會有不同的概念。西方的“文明”概念可能並不適合於認識人類歷史。

    而我相信,瞭解以下內容,對題主的問題而言,是必要的: 1、先有農業,然後有定居。所發現的最早的種植水稻的遺蹟是14000年前的,但大規模種植水稻的痕跡現只追溯到6000年前,但人類文明史只說“五千年”。從文明要素的出現,到國家出現,中間有漫長的時間,那麼究竟是什麼促成了古人在那個時間跨入今天所說的“文明”的界線?想要回答起源,必須解說動因。 2、《史記》上有,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東周列國爭霸、兼併,至秦實現一統。所以,中國是“百國之合”。之後的王朝時代,周邊時有並立的民族政權,如漢時匈奴,唐時突厥、吐蕃,宋時遼、金、西夏,最後竟漸趨熔融一爐,至上世紀初以清代之繼承、西方之理念建起“五族共和”的民國,(五族實五域),而至49年才真正實現統一的現代國家。中國的歷史是一條融合之路。黃帝監“萬國”,堯詢問“四嶽”,禹定“九州”之貢而劃定“五服”,南匈奴的“內附”,“天可汗”的威望,西南的土司,東北的羈縻,內屬與外藩,覲見與朝貢……這些都是與今天的國內政治及現代國家關係所明顯不同的。(今之中國是一個國家,古之中國是文明的秩序和程序) 3、鏟形門齒這一體質特徵,在今天中中國人口中的比例在80%以上,在標記為漢族的人口中更超出九成,而在歐洲人、黑人、澳洲土著中比例都極其低。此一特徵在中國古人類化石中沒有不顯現的。(血緣之穩定超出文明史) 4、中國發現的石器,按西方分類標準,長期處於第一模式,只在數萬年前的個別地方有第二或第三模式,這完全不同於歐洲、西亞的換代。(文化之穩定超出文明史) 5、考古所反映出各地對後世中國文化的貢獻,表明了文化的多元融合。如紅山文化的玉豬龍,良渚文明的玉琮,石峁的石城。 6、考古所反映的同時代各地在文化上的聯絡。比如新石器時代青藏高原與中原地區在陶器器形上所反映的關係。

    如果把歷史當作科學,那麼“三皇五帝”這類被斥為“傳說”的東西,因未經科學手段得以驗證,難道我們就敢說那不是歷史?無法驗證,卻能堅信的,這是信仰。如果“三皇五帝”只是祖先崇拜,那又如何解釋這些“傳說”中對人類進步的描述?世界其他一些文明可是有史詩的。

    如果把“文明”視為國家的同義詞,同時又堅信夏以前沒有國家,那麼,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必然以夏的建立為塹壕而形成割裂;如果“文明”即“國家”,那麼“中華文明”的概念又如何安放那些並列的政權、伸縮的疆域、複雜的民族關係等等?

    不同的認知目標、不同的研究方式、不同的研究物件,就會有不同的概念。西方的“文明”概念可能並不適合於認識人類歷史。

    而我相信,瞭解以下內容,對題主的問題而言,是必要的:

    1、先有農業,然後有定居。所發現的最早的種植水稻的遺蹟是14000年前的,但大規模種植水稻的痕跡現只追溯到6000年前,但人類文明史只說“五千年”。從文明要素的出現,到國家出現,中間有漫長的時間,那麼究竟是什麼促成了古人在那個時間跨入今天所說的“文明”的界線?想要回答起源,必須解說動因。

    2、《史記》上有,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東周列國爭霸、兼併,至秦實現一統。所以,中國是“百國之合”。之後的王朝時代,周邊時有並立的民族政權,如漢時匈奴,唐時突厥、吐蕃,宋時遼、金、西夏,最後竟漸趨熔融一爐,至上世紀初以清代之繼承、西方之理念建起“五族共和”的民國,(五族實五域),而至49年才真正實現統一的現代國家。中國的歷史是一條融合之路。黃帝監“萬國”,堯詢問“四嶽”,禹定“九州”之貢而劃定“五服”,南匈奴的“內附”,“天可汗”的威望,西南的土司,東北的羈縻,內屬與外藩,覲見與朝貢……這些都是與今天的國內政治及現代國家關係所明顯不同的。(今之中國是一個國家,古之中國是文明的秩序和程序)

    3、鏟形門齒這一體質特徵,在今天中中國人口中的比例在80%以上,在標記為漢族的人口中更超出九成,而在歐洲人、黑人、澳洲土著中比例都極其低。此一特徵在中國古人類化石中沒有不顯現的。(血緣之穩定超出文明史)

    4、中國發現的石器,按西方分類標準,長期處於第一模式,只在數萬年前的個別地方有第二或第三模式,這完全不同於歐洲、西亞的換代。(文化之穩定超出文明史)

    5、考古所反映出各地對後世中國文化的貢獻,表明了文化的多元融合。如紅山文化的玉豬龍,良渚文明的玉琮,石峁的石城。

    6、考古所反映的同時代各地在文化上的聯絡。比如新石器時代青藏高原與中原地區在陶器器形上所反映的關係。

  • 3 # 環球新媒

    中華文明可以指古今中中國人所創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包括物質和精神成果,其中中華人是中華文明的主體。本文所談的中華文明僅指古今中國(含非大一統中國和大一統中國)國家歷史,包括口傳歷史(即所謂史前史)和文傳歷史,這涉及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國家性質(也可以說是形制)的演變。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生命力最頑強的人類文明之一,中華文明還是從古至今唯一延續不斷的、古老又年輕的文明。探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演變,對於我們堅定文化與文明自信及理論與道路自信,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中華黃帝帝國開國始祖軒轅黃帝一、中華文明起源於中華上古時代中華文明即中國歷史,起源於中華上古時代,即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距今有五千多年到一萬年左右的歷史了,其中九千年以前的歷史,也可以歸之於遠古時代。從中文字元(漢字)“或”即“國”的本字之本義可以推知,原始國家含義和構成並不複雜:原始國家就是指有軍隊武裝保衛的人口所組成的區域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成國家的其它要素,如政權中樞和政治核心及國號特徵、國都所在、人口的多少和部族與民族的構成、國界乃至疆域的大小、財富的多寡、社會發展水平的高低等等,都是構成國家文明的重要因素和發展進步因素,但都不是最初要素。西方主流學界之所以不承認中華文明中夏朝的存在,更不承認中華黃帝帝國的存在,主要理由是迄今沒有提供相關的文字歷史和國都、宗廟遺址、大型青銅器等予以證明。我認為這是對人類文明史探源的誤導,是把成熟國家的標準強加在原始國家頭上,是對人類原始國家文明的忽視。中華上古時代文明是中華人類篳路藍縷,艱難開拓,從遠古野蠻時代經跨越式發展而開創的嶄新時代文明,是在亞歐大陸東部(以東亞、中亞、北亞、南亞各一部共同構成)廣闊的大陸和半島中發生和發展起來的東方東部文明。中華上古原始文明是隨著第四紀冰川時代和大洪水氾濫期的基本結束而逐漸出現的,這和古印度河文明、古西亞兩河文明、古埃及尼羅河文明等產生的地理背景都有相似之處(後來的古希臘海洋、海島與城堡文明,波斯、蒙古等遊牧文明,都是強大的次生文明)。中華上古文明作為人類原生態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它的起源不可能從商代才開始,應該繼續追根溯源。隨著原始農、牧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大量增加,隨著氏族公社、部落或村落及部落聯盟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主要是調節部落聯盟之間關係的社會工具——原始國家,相繼出現了。從高原到山地,從江河流域平原到近海半島和沿海低地,為了保衛人口和爭奪生存與發展空間,建立在部落或部落聯盟基礎上的原始國家,在中華大地星羅棋佈地湧現了。中華原始國家可能出現於上古三皇時期。三皇時期是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漫長時期,距今大約九千年到五千年。三皇時期基本上不是中華文明大一統時期,只是中華文明大一統的萌芽期。三皇也不應該確切指三位人皇,其代表人物有伏羲氏皇、女媧氏皇、神農氏皇,此外,還有遂人氏皇、祝融氏皇及很多不為人知或沒有流傳下名號的先皇。這也說明,分佈各地的中華原始民主制國家文明中,政治核心人物的作用並不比後世奴隸制國家的重要。二、中華上古文明產生的基本條件中華上古文明包括三皇時代文明和五帝時代文明,是在第二次農業革命(農業2.0)時代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古老文明。第一次農業革命時代是舊石器農業革命時代。第二次農業革命時代是新石器革命和定居的普及化。上古文明的邊緣地帶狩獵部族進化為遊牧部族並發展為原始遊牧國家的時間,要遠遠晚於先進的農業文明國家,所以遊牧文明往往是後發達次生文明。新石器農牧革命的第一個高峰,是中華文明第一次大一統帝國——黃帝帝國的出現。隨著奴隸制夏帝國的出現,新石器時代文明逐步讓位於青銅器器時代,第三次農業革命——金(銅)石並用時代來臨了,中華上古文明進入了中古奴隸制文明時代。除了土地、水源、Sunny,中華上古國家文明產生的器具條件是新石器和木器。無論是生產器具還是戰爭武器,石器和木器(包括竹器等)都是主要的器具。成語“揭竿而起”表明,木棒不僅是燃料和生產(狩獵農耕)工具,也是最為原始、普遍的戰鬥武器。同理,取之不盡的石塊,當然也是原始生產和武裝器具。木製武器很難長時間儲存下來,甚至竹木弓箭武器也難以留存,這些原始武器也隨著大量的原始部落和原始國家的消亡而消亡。原始國家的消亡,既有和平方式,也有戰敗被迫融入更強大文明的方式,總之,無論是強大進步文明,還是弱小落後文明,都為中華文明的發展繁榮做出了貢獻。中華上古國家文明的主要標誌之一是石制兵器。石制兵器(新石器的代表之一)以石戈為主,還有石鉞、石鏃、石矛等。其中石鉞很少見,它也是權力的象徵。總之,初步發達的新石器農業文明包括石制、木製武器的運用,是原始民主制國家產生的物質條件;部落聯盟之間的征戰,是原始國家產生的社會條件。在部落聯盟和原始國家之間戰亂頻發的混亂時期,炎黃部落聯盟國家的新首領軒轅黃帝,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意願,以戰止戰,打敗了蚩尤等對手,又採取明德教化等方式,實現了中華文明的第一次大一統,公孫軒轅首次稱帝,中華黃帝原始民主制帝國創立。黃帝帝國實行原始中央集權與區域邦國部落民主自治相結合的國家體制,中華文明進入了上古五帝時代。

  • 4 # 萊恩校尉

    宇宙本源衍生出來的本源世界裡的人來過這裡,人類是土著,是人類宇宙衍生出來的土著,宇宙本源世界裡的人來做過開化工作,上古那些傳說中的人物十有八九是真的。中華文明的起源源頭就是那裡。有記載的最明確的是有巢氏部落,有巢氏又衍生出來有衣氏和隧人氏和華胥氏,隧人氏和華胥氏又衍生出來了伏羲氏和女媧氏,伏羲氏和女媧氏又衍生出來了軒轅氏的黃帝和神農氏的炎帝,這些氏族不斷演變遍地開花也就有了中華民族的各個分支民族。

    漢民族居於中原地區,水草豐美良田眾多,後來發展成了最有實力也最有文化的主體,中華民族的起源大抵就是如此。

    至於歷史的真相,關於重要人物的都不大好說很可能是假的,因為後世的皇帝會篡改。

  • 5 # 借事鑑己

    到目前為止,夏朝都是傳說沒有歷史可以考證,而商朝有三點考證,一是殷都舊址及附近發現的甲骨文;二是婦好墓以及出土的文物;三是司戊母鼎,這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現存國家博物館。

    所以,可考歷史最遠可以追溯到商朝早期。

  • 6 # 博聞天下高

    自我感覺,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因為沒有文字記載,好多文明因為戰爭,洪災,旱災,地震等自然災害,而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聽的國風電子音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