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民俗與文化

    作為上海原生的,獨特的劇種,滬劇在當代應得到更多的珍惜、更大的呵護、更好的發展,因為它承載著上海的方言、民俗、藝術乃至上海人的感情與精神,並將繼續以戲劇、以藝術、以文化的形式記載上海的未來。

    當上海還是一個阡陌縱橫、稻麥青黃的濱海鄉村之時,浦江兩岸便流傳著眾多的田頭山歌和鄉間俚曲。這些小曲小唱雖然沒有劇情、沒有人物,卻以顯然是零碎的、似乎是無意的歌聲,為滬劇的登場亮相唱響了序曲。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浦東、浦西的鄉村和集鎮裡開始出現由這種小曲小唱發展而來的小戲,其中二人演出的戲叫作“對子戲”,二人以上演出的戲叫作“小同場戲”“大同場戲”。這些戲剛問世時,雖只有兩三個演員和一面銅鑼、一隻鼓,但畢竟構成了戲劇的雛形。這種戲被人們通稱為花鼓戲。根據流行地域不同,曲調和演出形式也稍有不同。浦東川沙、南匯一帶的花鼓戲被稱為“東鄉調”,演出藝人被稱為“東頭先生”;浦西松江、青浦、奉賢和金山一帶的花鼓戲被稱為“西鄉調”,演出藝人被稱為“西頭先生”;北面寶山一帶的花鼓戲藝人則被叫作“北頭先生”。 關於滬劇成戲的大致年份,除了老藝人和老觀眾的說法外,還能在刊刻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諸聯所著《明齋小識》中找到依據。書中,這位青浦文人提到“花鼓戲傳未三十年”。按此向前推算30年,應為乾隆四十八年(1783)。如此,滬劇的歷史應有230年左右。

    滬劇的呱呱墜地,是當時上海特有的地域、時代、文化共同孕育的結果。上海位於江南富庶地帶,氣候溼潤,物產豐富,又臨東海之濱,河汊縱橫,交通便捷。早在清代中期,上海已是一個農耕文明發達的地方,農民生活普遍比較富裕,勞作之餘,必然產生追求文化娛樂的心理;小曲小唱已不能滿足需求,小戲小劇即登場。單純的音樂和曲藝漸漸融合起來,演變為有人物、有情節、有矛盾衝突、有主題思想的戲劇。每當工餘農閒、節慶祭祀時節,村民們便自發組織起來,你唱我說,自娛自樂,熱鬧非凡。滬劇早期的經典劇目《庵堂相會》,對當時上海鄉村農民帶有戲劇色彩的山歌對唱,作了生動鮮明的演繹。 100多年後,上海成為全國戲劇的重鎮、海派戲劇的發源地,舉凡徽劇、崑曲、京劇、越劇、淮劇、揚劇、錫劇、甬劇、婺劇、粵劇等在此各顯神通,各擅勝場。這些劇種從各地而來,都能在這裡找到立足之地、獲得發展。作為土生土長的劇種,滬劇是上海觀眾的一顆掌上珠、一塊心頭肉,是上海的“親生女兒”。

    在孤島時期,滬劇的劇目漸漸從傳統的彈詞戲為主,轉變為以時裝戲或曰西裝旗袍戲為主,滬劇舞臺表現形式也就相伴隨著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而在時裝戲的編演過程中,當時上海各話劇團通常運用的表現形式成為各劇團爭相模仿的物件,演出的佈景、燈光、服裝、化妝等方面,都開始向著話劇學習,上海滬劇社把這一風氣發展到了極致。在這一時期,各滬劇團演出時所用的舞臺裝置,先後都漸漸由軟片改變為立體佈景,燈光開始在單純的照明用光基礎上,加上五彩燈和聚光燈;至於戲劇人物的服裝,當然需要添置大量的西裝、旗袍、古裝、清裝,道具因追求寫實而迅速增加,誠然,較以前也更為考究;而樂隊也擴大了,除原有的樂器外,先後增加了揚琴、秦琴、小提琴等,除了為演員伴奏外,還開始運用於氣氛音樂。這些或大或小的變化,使得經歷抗戰年代的滬劇,幾乎完全改變了面貌。

    滬劇是屬於上海和海派文化的藝術;滬劇是屬於社會和人民大眾的藝術;滬劇是屬於歷史、現在和未來的藝術。

  • 2 # 趙涵智爺爺

    發源地是浦東川沙 一帶,由浦東灘簧逐漸形成現在的滬劇。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楊飛飛,她的劇本曲目,基本上帶有濃郁浦東聲腔特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曹操的真實死因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