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技大師詩書畫
-
2 # 張偉評論
唐代書法是魏晉以後的又一個高峰,這個說法是有肯定的。既然是高峰,簡單來說有兩個指標,一個是書法大家眾多,一個是高水平經典作品多。唐朝(618年—907年),是經過南北朝動亂,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書法、繪畫、詩詞、散文等中華文化得以繁榮發展。就書法而言,張旭的狂草為大唐三絕之一,顏真卿的《祭侄稿》為天下第二行書,虞、歐、褚、薛、顏、柳等人將楷書推到極致,懷素、李邕、孫過庭、陸柬之、賀知章、鍾紹京,甚至李世民、李白、杜牧都有精彩的書法作品傳世。
唐朝的書法繼承自魏晉,楷書大多脫胎於王羲之,風格嚴謹雄健,法度森嚴;草書則飛動飄逸,神采飛揚;行書雖不如草書和楷書繁盛,但僅僅一個《祭侄稿》就以足以讓後世仰視千年。
唐代書法精彩紛呈,高潮迭起,但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唐以後的朝代並沒有簡單重複唐代書法的道路,宋代尚意書風的形成,又再一次將書法推向了另一座高峰,在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最終成就了書法在中華文化裡的核心地位。
-
3 # 懷志書院
因為,唐代是的楷書繼承了魏晉時期鍾繇,王羲之家族為代表的筆法的小楷書寫特點。又開啟了以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為代表的大楷。為後來的書法大字奠定了基礎。例如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的《勤禮碑》《多寶塔碑》柳公權的《神策將軍碑》等等。
首先,為什麼說唐代的楷書繼承了魏晉時期鍾繇,王羲之時代的筆法,字法特點呢?我們從書法譜系圖知道,唐代的書法家都是師承一脈,屬於魏晉筆法的傳承人。雖然各書法家因為自身對書法理解有些不同字型有所差別。但基本的筆法是相同或非常類似,如智永《真草千字文》。
其次,因為唐初的大一統為中國經濟,科技,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貞觀之治後百年時間(到安史之亂)是文化空前繁榮時期。文化的繁榮必定帶動書法藝術的繁榮與發展,人民在這一時期可以安心發展,不用再因戰爭而流離失所。所以,為書法的繁榮奠定了物質和環境基礎。
唐代傑出的書法家有:
初唐主要代表是: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虞秘監集》,褚遂良《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薛稷《信行禪師碑》,另外還有歐陽詢,歐陽通父子合稱“大小歐陽”還有唐太宗李世民等。
(上圖為《九成宮醴泉銘》節選)
(上圖為《九成宮醴泉銘》節選)
盛唐主要代表是:篆書李陽冰《三墳記》《謙卦銘》,草書張旭《古詩四首》《肚痛帖》,懷素《自敘帖》《聖母帖》, 大楷代表顏真卿《勤禮碑》《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等作品。
(上圖為《勤禮碑》節選)
(上兩圖為《多寶塔碑》節選)
中唐主要代表:柳公權《神策將軍碑》《玄秘塔碑》等
當然,唐代還有許多大書法家如孫過庭,陸柬之,唐玄宗李隆基等等。
在此不能一一舉例希望大家諒解。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中國書法,從秦篆到漢隸,特別是漢隸的到來,然後經過三國兩晉和南北朝,三國之鐘鯀,晉朝的二王,南北朝時的魏碑,使得南北文明出現了大融匯,特別是唐朝的強盛,經濟的發展,也大大促進了歷史文明的進步,其中,作為文明載體的文字書法,也獲得了空前的繁榮,出現了唐楷時代驕人業績,例如唐初的褚遂良虞世南歐陽詢,以及後來的顏真卿柳公權等,特別是顏真卿的橫空出世,出現了自王羲之之後另一個書法大家,歐體,顏體,柳體等唐楷諸體,完成了中國書法走向完善規範的道路,所以我們可以說,唐朝的唐楷,是繼魏晉之後,中國書法的另高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