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沒有進過宮,最後把她獻給吳三桂的人倒是與宮裡有莫大的關係,是崇禎帝田妃之父田宏遇。
說起陳圓圓,人們很快就能聯想到:“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話。都說吳三桂是因為陳圓圓被李闖王扣押,而引清兵入關,導致明朝覆滅。這只是是故事而已,吳三桂這種將門世家的梟雄,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女子,而做出這等舉足輕重的決定呢。那麼真實的歷史裡,陳圓圓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陳圓圓是江蘇常州人,本姓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後來從養母,應該也是她姨母陳姓,所以叫陳圓圓。陳圓圓被利慾薰心的姨父賣給了蘇州梨園,出落的“容辭閒雅,額秀頤豐”的陳圓圓,每一登場演出,“觀者為之魂斷”,一下就火了。
在當時的社會里,戲子成了明星,卻還是下九流。陳圓圓在當時雖然也是名噪一時,而且女孩子情竇初開,也和幾個家室很不錯的男生有過婚盟。奈何不是正妻兇悍,就是亂世離散,命運將陳圓圓推向了京城。
崇禎十五年(1642)仲春,陳圓圓被外戚田弘遇劫奪入京。陳圓圓入京後,成為田弘遇家樂演員。田弘遇因貴妃去世,日漸失勢。這時候明清兩軍交戰正酣,袁崇煥被殺,崇禎帝啟用吳三桂為平西伯,將所有重兵押在吳三桂身上,吳家一時風頭無倆。田弘也動了心思,把自家的平安富貴前程,都押在了吳三桂身上。
在吳三桂入衛北京短短的時間裡,田弘請吳三桂來到家裡做客,酒過三巡間,“出群姬調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諸美而先眾音,情豔意嬌。”吳三桂心懷盪漾,田弘這種鑽營的人怎麼會看不出來,準備了厚厚的嫁妝,把陳圓圓送入吳府。
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新婚之日沒兩天,就被戰事催著去了山海關。到山海關沒幾天,崇禎帝自盡的訊息就傳過來了。吳三桂這時的心其實是先向著李闖王的,因為大家都是漢人,而且聽說李闖王給以前官位都不如自己的人,都加官進爵了。但最後,吳三桂投了清軍,這裡不得不說吳三桂此人,心思縝密。
不得不說刀筆吏十分厲害,把這國仇寫成了家恨,以至於幾百年人們都還因私情體諒吳三桂。我卻覺得:是吳三桂在李闖王的這些作為裡,看到了他絕不可能笑到最後。
第一,逼死崇禎帝,說明這個團伙簡單暴力,並無有智計者能統籌大局。第二,扣押手握重兵的朝廷大臣家眷,而非安撫招降,說明他們不具備收攏人心的謀略。第三,陳圓圓尚且能被半路擄走,擄掠民間婦女更是家常便飯,說明這夥人根本沒有組織紀律,哪怕打到北京城,也還是一群散兵遊勇,但最後就是僥倖得了天下,也一定從內部土崩瓦解。
吳三桂不再猶豫,他只有一點,倒向勝利的一方,保全性命和富貴。毫不猶豫的選擇引清軍入關,最後,吳三桂得償所願,做了清朝的“平西王”,獨霸雲南。而陳圓圓也跟隨吳三桂南入了平西王府,一度“寵冠王府”。只是隨著吳三桂權勢逾盛,充盈府中美人眾多,陳圓圓年老色衰,又與主母不睦,慢慢的就失寵於吳三桂。遂辭宮入道,布衣禮佛,青燈常伴,了卻殘生。
我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如是,如是我聞,繼往聖絕學,成智慧人生,我將單開文章,用自然語言,易學理論,邏輯思維,理論聯絡實際,連載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和易經在現實生活生產的應用,喜歡就關注吧!感謝!
陳圓圓沒有進過宮,最後把她獻給吳三桂的人倒是與宮裡有莫大的關係,是崇禎帝田妃之父田宏遇。
說起陳圓圓,人們很快就能聯想到:“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話。都說吳三桂是因為陳圓圓被李闖王扣押,而引清兵入關,導致明朝覆滅。這只是是故事而已,吳三桂這種將門世家的梟雄,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女子,而做出這等舉足輕重的決定呢。那麼真實的歷史裡,陳圓圓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陳圓圓是江蘇常州人,本姓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後來從養母,應該也是她姨母陳姓,所以叫陳圓圓。陳圓圓被利慾薰心的姨父賣給了蘇州梨園,出落的“容辭閒雅,額秀頤豐”的陳圓圓,每一登場演出,“觀者為之魂斷”,一下就火了。
在當時的社會里,戲子成了明星,卻還是下九流。陳圓圓在當時雖然也是名噪一時,而且女孩子情竇初開,也和幾個家室很不錯的男生有過婚盟。奈何不是正妻兇悍,就是亂世離散,命運將陳圓圓推向了京城。
崇禎十五年(1642)仲春,陳圓圓被外戚田弘遇劫奪入京。陳圓圓入京後,成為田弘遇家樂演員。田弘遇因貴妃去世,日漸失勢。這時候明清兩軍交戰正酣,袁崇煥被殺,崇禎帝啟用吳三桂為平西伯,將所有重兵押在吳三桂身上,吳家一時風頭無倆。田弘也動了心思,把自家的平安富貴前程,都押在了吳三桂身上。
在吳三桂入衛北京短短的時間裡,田弘請吳三桂來到家裡做客,酒過三巡間,“出群姬調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諸美而先眾音,情豔意嬌。”吳三桂心懷盪漾,田弘這種鑽營的人怎麼會看不出來,準備了厚厚的嫁妝,把陳圓圓送入吳府。
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新婚之日沒兩天,就被戰事催著去了山海關。到山海關沒幾天,崇禎帝自盡的訊息就傳過來了。吳三桂這時的心其實是先向著李闖王的,因為大家都是漢人,而且聽說李闖王給以前官位都不如自己的人,都加官進爵了。但最後,吳三桂投了清軍,這裡不得不說吳三桂此人,心思縝密。
《明史·流寇》稱:“初,三桂奉詔入援至山海關,京師陷,猶豫不進。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自成怒,親部賊十餘萬,執吳襄于軍,東攻山海關,以別將從一片石越關外。三桂懼,乞降於我。”不得不說刀筆吏十分厲害,把這國仇寫成了家恨,以至於幾百年人們都還因私情體諒吳三桂。我卻覺得:是吳三桂在李闖王的這些作為裡,看到了他絕不可能笑到最後。
第一,逼死崇禎帝,說明這個團伙簡單暴力,並無有智計者能統籌大局。第二,扣押手握重兵的朝廷大臣家眷,而非安撫招降,說明他們不具備收攏人心的謀略。第三,陳圓圓尚且能被半路擄走,擄掠民間婦女更是家常便飯,說明這夥人根本沒有組織紀律,哪怕打到北京城,也還是一群散兵遊勇,但最後就是僥倖得了天下,也一定從內部土崩瓦解。
吳三桂不再猶豫,他只有一點,倒向勝利的一方,保全性命和富貴。毫不猶豫的選擇引清軍入關,最後,吳三桂得償所願,做了清朝的“平西王”,獨霸雲南。而陳圓圓也跟隨吳三桂南入了平西王府,一度“寵冠王府”。只是隨著吳三桂權勢逾盛,充盈府中美人眾多,陳圓圓年老色衰,又與主母不睦,慢慢的就失寵於吳三桂。遂辭宮入道,布衣禮佛,青燈常伴,了卻殘生。
我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如是,如是我聞,繼往聖絕學,成智慧人生,我將單開文章,用自然語言,易學理論,邏輯思維,理論聯絡實際,連載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和易經在現實生活生產的應用,喜歡就關注吧!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