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光之意
-
2 # 史海尋蹤
確實,印度是被英國“拼湊”起來的國家,在這個國家的歷史上,長期被異族統治或是處於多個土邦分立的狀態。
印度國內的矛盾主要來自於宗教,比如在獨立伊始,崇信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就建立了各自的國家,這算是英屬印度的第一次劃分。
印度本就是民族和宗教結構較為複雜的國家,有獨立呼聲很正常,根據各邦情況不同,獨立呼聲大小有別。這和美國加州鬧獨立一個意思,民主國家允許發出不同聲音,但也僅限於發聲,搞真格的不行。
印度共有100多個民族,主體民族是印度斯坦族,佔比46%,然而印度信奉印度教的民眾佔比80%以上,說是印度教維繫著這個國家不為過。
而且印度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宣揚世襲等級制度。(種姓制度是核心)二、堅信輪迴轉世。
輪迴轉世則令底層民眾在忍受生活煎熬的同時,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到來生,這使他們養成了逆來順受、很少反抗的性格。對英中國人這樣,對高種姓這樣,對印度行政機構當然也會這樣。
-
3 # 靜夜細語
由於印度的民族多樣性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因而印度面臨地方分離主義的危險也大於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是印度共和國自建國以來各界政府必須謹慎和強硬處理的高難度問題。
/*按照中國領土主張的正確印度地圖。下文中出現的印度地圖,以印方資料為主,其中領土主張和中國不一致的,請以中國主張的正確地圖為準。*/
這些邦包括人口最多的北方邦(世界第一大地方行政區,同時也是世界貧困人口最多的地方行政區)、中央邦(更窮)、比哈爾邦(每年恆河的所在地,唐朝玄奘留學時印度的中心),首都新德里以及首都周邊的哈利亞納邦(類似於把北京周圍的天津廊坊保定唐山單獨拉出來組一個省),其主流語言是印地語(儘管存在的少數民族語言,但地位無法和印地語相比),可以理解為印度的“漢族”地區。儘管它們存在各自的社會問題,但沒有獨立分離的可能。
此外,馬哈拉施特拉邦(經濟最領先,孟買所在的邦)等雖然和北方恆哥流域在語言(本地語言是馬哈拉蒂語而非印地語)文化(本地文化v.恆哥流域文化)經濟(比北方恆哥流域那些又窮人口又多的邦強一大截)有很大差異,但由於其印度“長三角”的地位,本地分裂主義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在印度南方、西北邊境和東北部,卻存在不容忽視的分離傾向。
安得拉邦:地方主要政治勢力忌諱言及分離主義,但仍遭中央警惕
安得拉邦自二戰以來就一直存在各種政治騷動。該邦為曾屬於海德拉巴部分土邦王公的南印度的泰盧固語地區和部分英國馬德拉斯管轄區的多語言混合區合併而成。
60年代末曾爆發特蘭伽納分離運動—只不過運動的主張是成立一個新的邦,而不是從印度獨立(自知之明)。1983年,地方政黨泰盧固之鄉擊敗國民黨成為地方的執政黨,新德里很快將泰盧固政治家拉瑪•拉奧視為對手,儘管拉瑪本人小心地避免分離主義的言辭,但新德里部分國大黨領導人依然將其視為有分裂危險的“賣國賊”。
泰米爾納德邦:唯一一個出現將分離主義列為主要政治議題的大邦
泰米爾納德邦是南印度大邦。該邦語言文化和北方印度主體有著巨大不同。屬於達羅毗荼語系的泰米爾語和屬於印歐語系的印地語差異巨大。
早在印度獨立前的1937年,“達羅毗荼運動”就抗議該學校將印地語作為必修課,稱這是“對泰米爾人的征服”。印度獨立時,泰米爾民族主義政治家E.V.拉馬斯瓦米.奈克爾支援巴基斯坦的訴求,試圖以巴基斯坦的方式建立“達羅毗荼斯坦/達羅毗荼納德”國。
1957年,達羅毗荼進步聯盟在邦議會選舉中將“一個獨立的泰米爾納德”作為其核心主張。
不過出於政治現實,達羅毗荼進步聯盟放棄了獨立訴求。1965年,該邦又發生反印地語的政治運動,不過分裂獨立的訴求已沒有主要政治勢力提及。
新德里一直試圖在南部強行普及印地語,然而總是遭到激烈反對。儘管今天,印度已經完成了印地語的普及工作,但泰米爾語依然是本邦的絕對的強勢語言。
連2011年火爆的印地語電影《三傻》也要出泰米爾語版本的Nanban
旁遮普邦:宗教衝突導致的暴力分離主義
印巴分治前,旁遮普邦印度教徒、穆斯林、錫克教徒等並無明顯東西分佈。然而印度獨立後宗教衝突激烈,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對對方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為了保命,大批印度一側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一側的印度教徒逃至對方國境內。此次衝突使得旁遮普地區形成西穆斯林、東印度教徒的分佈。在這場衝突中,“聖雄”甘地因反對大屠殺被印度教激進分子刺殺。
70年代末,宗教衝突再次在旁遮普大地上引燃暴力。1978年,在反錫克教的浪潮中,國大黨扶持錫克教激進政治家賓德蘭瓦勒成立政黨,去反對另一個錫克教政黨阿卡利黨,避免後者在旁遮普執政(這操作,以毒攻毒嗎???)。國大黨政府公開發表白皮書,指責賓德蘭瓦勒的政黨以“成立獨立的錫克教國家”為公開目的,不過雙方依然由於存在共同的敵人而沒有撕破臉。1980年大選中,賓德蘭瓦勒積極幫助甘地夫人重新掌權。
英迪拉•甘地掌權後,這個昔日盟友、但卻主張在印度境內分裂出一個錫克教主權國家的政治勢力成為了一個必須被處理的問題。為此,她先任命溫和世俗的錫克教徒達巴拉•辛格為旁遮普首席部長(地方一把手)。辛格上任後,對錫克教和印度教雙方的極端分子都採取強硬立場,力圖平息局勢。然而雙方的極端分子越發不受控制,賓德蘭瓦勒集團的極端分子不斷實施暴力行為。
作為旁遮普邦的一把手,達巴拉·辛格逮捕了在本邦煽動暴力襲擊的賓德蘭瓦勒,然而這導致了更多的暴力活動。錫克教激進分子——現在應該叫恐怖分子,開始破壞鐵路以使火車出軌,劫持民航客機。由於沒有足夠證據,也是為了平息事態,英迪拉·甘地釋放賓德蘭瓦勒。
然而這並沒有使賓德蘭瓦勒放棄暴力活動。1982年,賓德蘭瓦勒本人到阿姆利則的錫克教聖地黃金寺中避難,但卻沒有停止策劃暴力行為。1983年,受他控制的軍隊肆意屠殺印度教徒,破壞印度教寺廟。1984年5月,甘地夫人停止了和賓德蘭瓦勒理性溝通控制事態的嘗試。6月,印度軍隊進攻黃金寺,局勢徹底無法收拾,越來越多錫克教徒加入暴動、兵變和恐怖襲擊。最終,10月31日,兩名錫克教徒以人體炸彈答方式刺殺英迪拉·甘地,一代政治強人命喪於恐怖襲擊。
英迪拉·甘地的死導致了反錫克暴亂。僅在首都德里,至少3000名錫克教徒被殺。國大黨官員為暴民提供錫克教徒的住址,部分武德充沛的國大黨議員帶著煤油支援暴動,醫院拒絕接受錫克教受害者,警察也拒絕阻止印度教徒的暴行。
錫克教恐怖主義的反抗則擴大到了全球範圍,其最知名的恐怖襲擊,是1985年6月23日的印航182航班炸彈襲擊。錫克教恐怖分子將定時炸彈藏在行李中,導致一架波音747在大西洋上空爆炸。同樣的襲擊還導致了東京機場的地勤人員被炸死——因為航班延誤,本該在空中爆炸的炸彈在轉機機場的地勤處爆炸。
錫克教暴亂的不良後果直到今日依然存在。但對於激進的印度教徒來說,他們認為這存在正面後果:一來他們給那些包頭巾的傢伙(指錫克教徒)“好好上了一課”;二是旁遮普儘管還存在著不滿的異教政治勢力,但無論對方是錫克教徒還是穆斯林,都被印度教勢力的“鐵拳”壓得死死的。
查謨與克什米爾:不斷利用各種機會加強控制
但從加強中央權力的角度看,新德里試圖加強對地位特殊的克什米爾的控制是有效的。最近的一次舉措是莫迪總理在今年夏天趁著國際社會注意力在別處時做出的,其手段之強硬足以和”鐵娘子“英迪拉·甘地相比。總的來說,儘管克什米爾的分裂勢力有當地群眾基礎,有鄰國支援,但基本是在印度中央的強大實力下”被摁著頭打“。
東北部七邦:最零碎、最複雜
與其他有分裂問題的邦不同(安得拉邦、泰米爾納德是印度經濟領先的南部;旁遮普自古以來就是印度的核心),東北部七邦既不是印度主體民族歷史上長期控制的核心領土,而且經濟狀況非常差(雖然個別地區在識字率等發展議題上做的還不錯)。這一地區部落複雜,不同部落構成擁有共同認同的“族群(一個不同於民族的概念)”,作為一個整體的“族群”排外。這使得“東北七姐妹”遠遠比其他邦更加割裂——泰盧固人、泰米爾人那裡還有一個統一的民族意識,錫克教少數群體、穆斯林至少能有一個宗教認同,然而阿薩姆、曼尼普爾這裡連形成一個邦層面的認同都做不到。
比如在東北部地區,洛哈爾人、安加米那加人的本民族生產方式依然是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只不過是在自己固定的耕地上刀耕火種;而鳩摩人則更原始——他們不僅刀耕火種,還是那種沒有固定耕地的刀耕火種。相比之下,遷移入當地的孟加拉人,在文化水平和生產方式上領先一大截,控制了過多的經濟命脈。
面對“卑鄙的外鄉人”,各個土著族群團結起來一致排外的——就像它們之前排斥彼此一樣。在巴基斯坦分裂(1971年孟加拉國獨立)前,印度一直向當地移民孟加拉人,數量多達數百萬。這一度引發阿薩姆各族群激烈的排外活動。而新成立的孟加拉國拒絕重新接納這些孟加拉人(理由是他們主要是從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移過去的,而非孟加拉國)。排外運動在1979年開始進入高潮期,持續數年,最終導致印度1984年在印孟邊境樹立鐵絲網、激化和孟加拉國的關係。1985年,拉吉夫·甘地不得不親自和阿薩姆人達成一個勉勉強強的協議,雖然並未解決移民問題,但結束了和孟加拉國的衝突。
/*然而當地的排外以及與中央的矛盾並不會消失。在2019年12月的《公民身份修正案》通過後,由於擔心孟加拉國印度教徒湧入當地,以阿薩姆邦為首的東北部地區開始了示威遊行,並最終發展成暴動*/
不過,中文網路上很多對這一地區的描述是不準確的。很多關於印度東北部的謠言和事實相去甚遠,光我見過的就有“六星紅旗”、中華後裔等暴論。但事實上僅僅部分東北部土著(主要在曼尼普爾)在長相上和東亞人更接近,語言也屬於漢藏語系。
而M派也並非印X的主流——印X是合法註冊的政黨,1957年通過大選成為喀拉拉邦執政黨(該邦也是全印度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但兩年後被新德里中央政府強行接管政權。1964年,印X分裂,剩餘的組織改名叫“印度XXX(M克SZY)”(以下簡稱印XM),一部分分出去的成員則沿用了原來印度XX黨的名稱。1977年,印XM成為西孟加拉邦和Tripura(也是東北部七邦之一,上圖中最下面紫色的那個)執政黨,並在西孟加拉邦進行土改。土改使得西孟加拉邦80年代糧食產量增加超過印度平均水平。但由於大部分土地貧下中農自己手中(中國則是農村集體所有),在新世紀,當地因招商引資、建工業園區或修建大型基礎設施時,遇到了比印度其他地方(比如經濟最強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和莫迪曾經執政的古吉拉特邦)更大的阻力.....
扯遠了......為解決東北部複雜的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印度的確實施了許多成功的政策,比如大手筆地經濟補助來提升東北部的人均收入,來減少當地土著人對分離主義的支援。儘管當地分離主義問題沒有被徹底解決,但大多數曼尼普爾人已經擁有足夠強大的國家意識。曼尼普爾人以驕傲的印度人的身份,參與了印度的各行各業。
-
4 # 人生自由路
印度是有鬧獨立的,只不過鬧獨立的時候總是被鎮壓下來,幾乎每個月都會有鬧獨立的事情發生,但並沒有鬧到國際上來讓大家所知曉。印度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它有各自的語言,各自信仰的宗教,對於跟自己不是同一方的人更是很反感。他們想要獨立的原因無外乎有兩種,要麼是為了想要獨自建國的,要麼就是想要獨自建邦的。但就目前來說,很少有真正能夠獨立成功的。鬧獨立不鬧得那麼大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印度是一個強勢中央的國家。
印度這個國家是個包容性非常強的國家,曾經這個國家有容納過上百個小國家,哪怕是最少的時候也依舊有幾十個。這些分散的小國家其實都沒有多大權力,想要真正鬧獨立的話,只會被印度政府給打壓,單憑印度政府的實力是完全可以壓制住其他的小國家想要獨立的想法。哪怕是他們已經做出了獨立的動作,印度政府依舊能夠及時給鎮壓下來。
二、不斷的去給人洗腦,讓他們接受現狀。
印度這個國家是有種姓制度的,不同種姓的人的人生是完全不同的。那些想要鬧獨立的人大多都是低種姓的一些人,他們並不希望自己一輩子都這樣。印度政府抓住了這個致命弱點後便給他們洗腦說這輩子你是低種姓的人,下輩子你就有可能成為高種姓的人!那些底層的人教育程度不高,所接受的信心都不全面,這樣被洗腦的下場就是放棄掙扎,等到下輩子的逆風翻盤。
還有一個最現實的原因就是因為現在國際環境它不允許啊,哪怕你真的想獨立,最後的下場都會是被不了了之。
-
5 # 陳健4396
印度有六個以上的邦不服印度中央政府,經常鬧獨立。
印度有十三億人口,一百多個民眾,幾百種語言,很多種宗教,彼此之間矛盾重重,隔閡很深。印度28個邦裡,就有六個以上要鬧獨立。
1.阿薩姆邦
2.曼尼普爾邦
這個邦裡的人種和印度其他邦不一樣,他們很像中中國人。據歷史記載,他們是中亞公主和中國皇室通婚的後代。他們端午節也吃粽子,也賽龍舟。他們的旗幟就是六星紅旗。
4.特里普拉邦
5.安得拉邦
6.喀拉拉邦
7.卡納塔克邦
8.旁遮普邦
這個邦的人,主要是錫克人,所以一直要求獨立建國。
-
6 # 平和淡定的對待人間凡
印度各邦之間各自都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基本屬於民不聊生的窘地,基本生活都保證不了,怎麼談“獨立”?有了聯邦制的國家才能實現人員,貨物等等之間的流通,才能換取基本的生活物質,各邦哪有那份膽量鬧獨立,簡直是天方夜譚,異想天開!
回覆列表
只是國際關注比較少而已,實際上印度想要獨立的邦也不少。
一、印度自獨立以來,一直擁有一個相對不錯的國際環境,減少了國際曝光率。
在美蘇爭霸早期,印度進行不結盟運動,使得印度不需要在蘇美之間直接站隊,並且在特殊時期還可以得到兩大國的支援,比如中印邊界戰爭時期。
之後,蘇聯解體,我們崛起,這又給了印度一個更好的時期,即使之成為美國拉攏制衡我們的最佳國家。
而與此同時,印度又是俄羅斯的重要軍售物件,金主,也是歐洲重要的軍火銷售地。
所以當前對國際環境對於印度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時候,絕大部分的國家都對其沒有太大的敵意,尤其是域外國家。
這樣一來,對於印度內部的一些矛盾,也就沒有太多的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的關注了,也就讓人感覺印度沒有這些獨立的鬥爭。
二、印度複雜的國內社會制度,使得其他大國對印度也不看好,至少沒有看成為威脅,沒有進行遏制的必要。
印度的獨立沒有經過戰火的洗禮,沒有經過大量徹底的破碎,使得印度許多強大的保守社會制度得到了遺留,無法根除,從而嚴重影響了印度社會的發展,比如種姓制度。
大量的底層人員無法得到相對公平的待遇,也沒有足夠對機遇上升到社會高層,因為印度社會無法激發大量人口的活力,無法促進這些人口的發展的需求,從而導致印度經濟發展無法得到最大動力的推動。
所以國際社會雖然對印度短期經濟的發展看好,但是對於印度長期發展成為國際最重要的大國之一不看好,尤其是美國。
而對於一個不會成為對手的國家,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沒有進行遏制的必要了。
雖然國際社會對印度關注不多,但印度一些邦的獨立鬥爭還是不少的。
其中以印度東北部各邦的獨立傾向最大,比如曼尼普爾邦,阿薩姆邦,特里普拉邦等等,還有廓爾喀人,盧泰固人,圖盧人,錫克人等等,還有各種宗教的分離組織。
印度的分離獨立勢力並不少,只是我們沒有去關注,更加沒有去利用而已,雖然印度一直在利用我們的分裂勢力。
而其他國際大國也沒有把印度作為一個對手來對待,所以其國內的獨立分裂勢力得不到國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