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魅力科學君

    假設太陽突然消失一分鐘,隨即恢復,太陽系會有什麼影響?

    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它強大的引力就像是繩子一樣束縛著自己“小弟”們乖乖地圍著自己轉圈,我們用大腳趾來想也可以想到,當太陽消失以後,這根繩子就沒有了,那這幫“小弟”肯定就會撒歡地跑了,具體是怎麼跑的呢?如果牛頓沒有講錯的話,那麼它們應該都是以原有的速度沿著原來公轉軌道的切線做直線運動。

    因為地球是沿著公轉軌道的切線運動,所以如果我們把地球原來的位置、地球一分鐘後所在的位置以及太陽所在的位置這三個點連線起來,就可以畫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樣子(圖畫得不好,比例也嚴重不對,大家湊合一下,明白這個意思就可以了)。

    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地球圍著太陽轉的圈是橢圓的,因此地球在轉圈的過程中,會有一個近日點和一個遠日點,這兩者的差距大概有500萬千米,但事實上,即使是這麼大的距離差,地球受到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我們北半球是夏天的時候,地球卻在遠日點的那一頭。

    但別高興得太早,地球沒事並不代表我們地球人就沒事,平常的時候,人家太陽隨便打個噴嚏我們人類都要緊張半天,要是說太陽直接了消失1分鐘,人類卻啥事沒有,估計誰也不相信。

    引力是一種很奇怪的力,雖然它非常弱小,但是它卻沒有反引力,並且還是長程力,這就意味著引力就可以無限疊加,所以宇宙中的那些質量較大的天體上的物質,都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在巨集觀層面表現為類似流體的性質,當這些物質達到一個流體靜力平衡時,它們就形成一個球體。

    沒錯,在這種情況下地球就會發生震顫,這種震顫體現在大氣圈就是大風,在水圈就是不正常的漲潮和退潮,而在岩石圈就是地震。不過好訊息是太陽離地球非常遠,它的引力對地球自身結構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這雖然會對地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也不至於會威脅到我們地球人的生存。

    另外要說的是,太陽在銀河系中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它隨時都在帶領著一幫“小弟”以大約每秒鐘230千米的速度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狂奔,大概如下所示。

  • 2 # 流浪者1986245

    如果太陽消失一分鐘,整個太陽系將毀滅了,因為太陽系多九大行星失去了和太陽之間的引力,將會飛出軌道飛向銀河系,地球將真正上演逃離太陽的一幕。

  • 3 # 丹羽一葉

    進行這個思想實驗還是挺有意思的。太陽消失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討論,一種是被月亮遮蔽,類似日食,消失的是太陽的光線和熱量;另一種就比較嚴重了,太陽直接消失了,一同消失的不僅是光線和熱量,連同萬有引力一同消失。

    1.日食一分鐘

    如果是日食一分鐘,估計對世界的影響不大,是人類可以適應的情況。

    目前人類對太陽能的直接應用還不算廣泛,一分鐘時間,會對供電系統造成一定的衝擊,但不致命。

    2.太陽消失一分鐘

    太陽系裡,太陽的質量佔99.8%,也就是說所有星體能正常執行,全靠太陽的吸引力。

    如果太陽的吸引力消失一分鐘,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將脫離各自的軌道,形象的說,就像鏈球運動員丟開鎖鏈的瞬間,地球快速的沿著公轉軌道的切線方向遠離,因為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每一點的執行速度有所不同,如果查一下資料結合牛頓力學,可以準確的計算出一分鐘時間地球遠離軌道的距離。

    一分鐘後,太陽重新出現,引力恢復,但是由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已經變長,導致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變弱,(高中的公式已經不能準確記憶和應用了,之後再補課吧)地球的執行速度會變快,但是公轉一週的時間會變長。

    對地球的影響是:

    1.地球溫度下降,如果計算後的溫度下降太多,甚至對人類的生存產生重大影響。

    2.一年的時間變長。

    3.地球可能會迎來一個流星高峰期,就是其他星體侵入地球的高峰,因為太陽的突然消失,造成附近星體的不正常運動,各種碰撞就會接連發生。

    4.太陽電磁作用力的消失,對地球的通訊系統產生重大影響,很有可能會導致地球通訊系統的癱瘓,進而導致整個社會的癱瘓。當然,這個癱瘓相比人類的滅絕還不算嚴重。

  • 4 # 小郭818

    歷史有個特點,一是不假設 二是不從來。

    恐龍消失的根本原因是小行星撞地球。撞的除外。火山灰遮天蔽日,幾天後植物沒了。再過幾天,動物也沒了……

    這就是杞人憂天,不是怕天塌了!怕的是,星墜地崩。

  • 5 # 純淨水加咖啡

    太陽消失一分鐘,估計不會對整個太陽系有任何影響,不過前提這太陽怎麼能消失呢?如果是黑洞吞噬,那麼最先被消滅的應該是太陽系裡的行星!輪到太陽的時候也不會存在太陽系了,更不用說是幾分鐘了,那基本就是徹底消失!太陽消失目前來說就是個偽命題,因為除了黑洞吞噬以外,根本不可能有什麼現象可以讓太陽消失!

  • 6 # 畜寶營養

    太陽消失了,就不會存在太陽系了。

    應該這樣說,有一天麼有Sunny可以的。

    太陽不存在。

    所有的都不存在呀。

    學習一下科學知識呀。

  • 7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假設太陽突然消失一分鐘,隨即恢復,太陽系會有什麼影響?

    太陽系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正是因為在其形成過程中吸聚了如此眾多的物質,它所提供的引力對整個太陽系的形成和穩定執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保證了系內眾多行星、小行星沿著既有軌道有條不紊地運動。那麼,假如太陽突然消失1分鐘,對於整體太陽系來說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從我們人類最直觀的感受來看,太陽突然消失1分鐘,對於地球來說,在太陽消失後的8.3分鐘至9.3分鐘後太陽又重新出現,這1分鐘內地球面向太陽的一面,將會面臨著1分鐘的黑暗,就像經歷了1分鐘的日全食一樣。從溫度方面來看,雖然在這1分鐘以內地球再也無法接受到來自太陽的輻射,但由於地球擁有濃密的大氣層,從地表向外散發的紅外輻射,絕大部分仍然會被大氣層所吸收和反射,另外地球還擁有比熱容較大的大面積海洋,這些都可以保證在短期內地球的溫度不至於因太陽的消失而迅速降溫。據測算,只有當太陽消失達到5-7天之後,地球的整體溫度才會出現明顯的降低,因此1分鐘對於地球來說,溫度的下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下面再來看一下因太陽消失同步而來的引力消失問題。剛才提到了,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太陽與各大行星和小行星等系內其它星體之間,保持著一種以太陽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牽引”作用,其它星體“乖乖”地圍繞太陽作規律性運動。那麼,如果太陽消失1分鐘,太陽系是否會亂成一團呢?

    從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物理原理來看,在行星基本呈現勻速圓周運動的情況下,它們與太陽之間的萬有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其在單位時間內,沿著運動切向方向行進的空間距離,與因萬有引力產生的向質心處“跌落”形成的空間距離正好一致,因此確保了能夠沿著一定的軌道穩定地圍繞著太陽公轉。假如行星運轉速度加快,或者太陽的引力變小,那麼行星在原有執行速度條件下,其在切向方向上遠離太陽的空間距離就會大於因引力“跌落”產生的距離,綜合起來就會產生逐漸離太陽越來越遠的趨勢,直至被甩出太陽系。而如果行星執行速度變慢,或者太陽引力變大,則情況正好相反,行星就有被拉進並最終墜落太陽的趨勢。這也是在通常情況下,為什麼距離太陽距離越近,其公轉速度越快的原因,也是我們常說的第一、二、三宇宙速度計算的主要依據。

    那麼,在太陽消失1分鐘的情況下,從地球來看,其受到太陽的引力,與光線一樣,也會在8.3分鐘以後的1分鐘內消失。那麼,按照牛頓力學定律,地球會在慣性的作用下,沿著公轉切線方向直線執行1分鐘,這1分鐘時間內地球會按照現有的公轉線速度30公里/秒,向前行進1800公里,我們按照勾股定理,能夠比較容易計算出1分鐘之後太陽重新出現後,地球距離太陽的新距離為:L’=sqrt(L^2+1800*1800),其中L為日地距離,我們取平均值1.5公公里,那麼計算結果為L’=150000000.0108公里,從這個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與太陽消失之間,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增加了0.0108公里,也就是10.8米。這個距離與原有的日地平均距離相比,即使與近日點和遠日點的距離差500萬公里相比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數量,不會對地球的執行以及由此引發的地球溫度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拿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來說,其在太陽消失1分鐘以後,與太陽的平均距離也僅增加了71.6米,與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5790萬公里來說也不值一提。那些距離太陽更遠的氣態行星,其受到的影響就更加微弱了,因此太陽消失1分鐘,對於太陽系的各大行星來說,根本不會對整體的執行產生明顯影響。而對大家非常關心的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海王星軌道外側的柯伊伯帶的小型天體來說,它們會不會發生混亂呢?

    我們從太陽系的模擬影象上,雖然看到的是這兩個區域小型天體非常密集,但那只是一種想象的影象,沒有考慮到星體之間的真實距離,拿小行星帶來說,其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軌道空間非常寬闊,達到2億多公里,實際這裡的小行星之間的平均距離,能夠達到上百萬公里,比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離還要遠上好多倍,而且它們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遠很多,圍繞太陽執行的線速度較低,在太陽消失後與太陽拉開的距離僅能增加幾米甚至更少,因此它們之間在太陽引力消失會,所增加的碰撞機率會非常微小。

    柯伊伯帶的小型天體的運動變化就更可以忽略不計了,因為它們距離太陽更加遙遠、線速度更小、而且星體分佈密度更低,上千萬公里方能見到一顆。所以,從小行星來以及柯伊伯帶過來的“逃逸”小行星,並不會因為太陽引力消失1分鐘而明顯增加撞向地球的機率。

    最後再來看一下太陽對地球潮汐力變化帶來的影響。地球所受到的太陽潮汐力,主要是由於地球自轉速度快於公轉速度,使得海水在較快自轉帶動以及太陽引力的拖拽下,與海底岩層之間存在著較強烈的摩擦作用,從而有使地球自轉速度變慢的趨勢,並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海水的週期性漲落,形成潮汐。地球在受到太陽潮汐力的同時,還會受到月球潮汐引力的影響,雖然月球質量較小,但與地球的距離相對於太陽來說非常近,因此它對地球潮汐的影響作用,要比太陽更為顯著,據測算,由月球產生的地球潮汐作用是太陽提供的6倍左右。

    因此,太陽消失1分鐘,由於月球仍然會按照原有軌道圍繞地球公轉,因此,地球所受到的潮汐力,即使在原有的太陽、月亮引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極大潮情況下,也僅僅會減弱1/6,而且在減弱期,並不會產生什麼海嘯、地震之類的地質災難,因為作用效果減弱了。而值得關注的將是太陽又突然出現之後的情況,這個時候地球上的海水剛剛適應了一點潮汐力減弱的環境,引力的突然又加大,勢必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漲潮和落潮的強度,但是由於引力消失時間極短,再加上月球引發的潮汐力佔主導因素,因此地球也不會發生災難性的海嘯以及地震、火山噴發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基本農田建養殖場算違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