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仁藝上

    寫作品時有一種激情和衝動一鼓作風寫好作品的動力,這樣在寫作時感覺越寫越來勁,從中獲得了快樂感,這種快樂使人有了自信心,發揮到最佳狀態,寫的過程是認為好的。

    寫作完成後再回頭看時,寫作者的心態是想著那有不足和問題,自然就是越看越有不足,

    其次是當寫好一個作品的過程本身即是自身提升能力的過程,正如人們常說的看光高了發現問題就會多。

    總之,寫作也是“實踐一認識一再實踐一再提升認識…”的過程。

  • 2 # 空庭春欲晚1

    要想寫出一篇完美的好文章來,必須審稿。

    第一遍是草稿,寫出主題,趁著激情一氣呵成,當然有病錯句或缺或重複的現象啦,第二遍再細心檢查、編排、修正,然後才能定稿,發表。由於本人才疏學淺,平時就是這樣做的。有些有經驗、輕車熟路的老手也許能一遍成功。

  • 3 # 白鉛華

    我們應該都有一個文學夢,時不時地想來寫幾段自我感覺很棒棒的句子,越看越有滋味。可往往在寫過之後,又覺得不甚完美,甚至於毛病百出。我也平常也喜歡寫幾句,也會遇到這種疑惑,後來慢慢也理解了。我來分析一下。

    或許當時環境的代入感很強烈。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寫東西,往往都是由景生情的,都是周邊環境影響了我們。我們才會有感而發,寫一些東西來留念。由此,在當時寫作的時候,自己的感情佔絕對上風,文字也透出著和思想相同的“場”,於是,我們往往會難以自拔,所以就越看越有滋味。就比如很飢餓的時候,吃什麼都很香,越吃越想吃,但過後不餓的時候,再去看這食物,就會覺得也就那樣,沒有當初那種滋味了。

    或許是當時思想的自我限定。

    這點和上邊那點類似,思想強烈地帶入,會致使我們鑽牛角尖,甚至形成一種定勢。我記得,當時我的語文老師說過:在感覺來的時候,自己覺得寫得很得勁兒的句子,往往都是病句。這就是由於思想的限定,讓我們寫作時觸景生情,而不能自拔。記得我寫第一部小說的時候,常常自己把自己感動了,一邊哭一邊寫。過後看來,覺得一般化,並沒有那種讓人悲痛欲絕的滋味。

    或許寫作當時有“大音希聲”的緣故。

    所謂“大音希聲”,就是越美妙的音樂越寂靜無聲。我們寫作的時候,應該也有這種可能。我自己牽強附會一個詞就是“情深意簡”,就是說,在用情至深的時候,表達出來的言辭往往很簡單,但是包羅永珍,內涵豐富。比如,我們罵人“滾”,結合情景,這個“滾”字不僅僅包括字面意思吧。

    或許是經歷多了,就成熟了。

    這個原因或許是最好的解釋了。寫作時思想還幼稚,不久之後,或許就有了提高。可我們肯定還存在另一種感覺,以前很隨便寫的文字,後來讀過,感覺寫得十分美妙,很有感觸,很難相信這句子是出於自己之手。我的解釋是,這得根據當時的具體感情來決定。

    我的解釋可能很牽強,只是這種感覺無法精確地去表達,得自我感觸,才能理解透徹。

  • 4 # 多嘴怪物

    剛剛相反,我寫的散文詩歌,一開始總覺得不好,甚至寫至一半時會有山窮水盡的感覺,而不得不東拼西湊勉強的完成。而後一段時間或更長時間後重新翻閱,卻覺異常地合情合理,更甚者會懷疑自己竟能寫出如此適合心境的美文。

    因何如此?或許剛開始寫時,我們已擬好一定的行文方向,而當文至半途,卻發現現有的知識閱歷儲蓄量不夠,未能寫出想要的東西。但寫作者或許都有強迫證,行文難捨半途而廢,強硬的拼湊勉強完文後,意境多與動筆前構思有異。而過後再閱,心境處境已不同,便多覺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有什麼送給孩子的禮物推薦?